◎翁婷
引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实现更高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因为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方面。初中数学本身存在局限性,单一、固化的内容使得其教学形式多数只能采用传统方式。因此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凭借当前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引进相关辅助工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弱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这种教育形式无疑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较弱,使得学生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开展缺乏灵活性,形成“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教师一股脑的将知识派发给学生,并不能实际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学生在短期内很难消化大量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弱化。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 我国在教育方面,应试教育较为明显,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本身的能动性。[1]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学生很容易成为分数的奴隶——为得分而学习。这种现象会使得原本僵化的教学体制的弊端完全展现。尽管教育部为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平衡教学资源”、“考试不排名”等,但都收效甚微。学校之间进行着“升学率”的竞争,家长、老师也仍然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与差的唯一标准。
1.加强师生交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让同学们产生亲切感,使得学生可以从内心上接受老师,这是推进教学进程的第一步。亲切感主要表现在,教师要适当放下身段,最好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降低防备心理,从心理上使学生认可老师。其次就是在与同学交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不要一股脑的把知识抛给同学,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交流,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要素,一旦对数学学习形成兴趣,学生更多的会将数学当成一个伙伴,而不再是与自己处于对立的状态。[2]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将不再困难。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变,引入一些辅助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通过影音、PPT等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目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心态的转变,在课上,要多鼓励学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采用不同方案进行题目讲解,提高授课的灵活性,也有助有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1.根据同学对题目的不同解法,激发同学们讨论热情 在数学课堂上,虽然很多问题都需要依靠公式进行处理,但是数学的学习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解答数学知识时,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一些关于人口的应用题和几何问题,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法。比如:在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先根据总的脚数去求兔子的数量和鸡的数量,也可以先求兔子的总的只数,计算出鸡兔共有多少只,进而用总只数减去兔子只数就是鸡的只数。总之,不管应用哪一种方法,最后所求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计算这种问题时,不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公式,而是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首先就要求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这种个性化的思路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梳理解题思路,也能够保证解题的准确性。
2.探究规律,引入教学内容
找出(2x-3)2(x+y)2(m+2n)2(2x-y)2存在的规律解:(2x-3)2=4x2-12x+9(x+y)2=x2+2xy+y2(m+2n)2=m2+4mn+4n2(2xy)2=4x2-4xy+y2由此题规律出发得出完全平方式:(a+b)2=a2+2ab+b2
3.运用不同解法解题,开发数学思维 比如:有两个高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它们的顶点重合,底边重合,求证:大的等腰三角形左底边上的点到小的等腰三角形左底边上的点的距离与右边顶点的距离对应相等。
解答方法一:从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出发,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重要性质,便得出三种方法,即过顶点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其通法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使问题得证。
解答方法二: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这一角度出发,用叠合法可证。
4.通过推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公式:S=根号下{1/4[m2乘 n2-(m2+n2-z2/2)2]}
求推导:S=根号下 A(P-m)(A-n)(A-z),其中 A=m=n=z/2
证明:
由平方差公式得: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得:
所以原式成立
不可否认,数学学科无疑是初中教学阶段较为困难的学科,因为它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因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较大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都要进行创新,采用引导式教学,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身也要培养数学自信心,不再恐惧数学,迎难而上。教与学的紧密结合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1]王世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J].基础教育,2013,(362):155.
[2]张永红.初探新时期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J].教改新探,2016,(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