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018-06-30 06:54冯超
学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冯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40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受传统教学“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什么自己学什么的思维模式。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总是遵循教师讲课的侧重点和教师所讲习题的答案去学习,从来不思考自己在哪方面有欠缺,也不去思考同一道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个别学生对答案提出质疑是没事找事,不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把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扼杀在摇篮里。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放弃了独立思考问题的念头。教师只重视考试成绩的好坏,从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十分不利,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独立思考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的益处,继而导致许多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家长和学校教育观念的影响

小学生处于启蒙学习阶段,他们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意志力薄弱,对事物的判断缺乏独立思考意识。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对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在的许多教师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考试内容上面,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总觉得只要学生考试成绩提高了就是对家长最满意的答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把期望都放在孩子能考一个重点学校上,所以潜意识中对孩子的教育只重视考试成绩,给孩子灌输上课学习要注意听讲,因为教师讲的都是对考试对升学有帮助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知识的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的前提,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首先应该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占有主动地位,教师起引导与辅助作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要根据实际课程的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并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放在考试成绩及升学上面,课后给孩子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要复习的内容,引导他们自己总结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去上课后辅导班。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应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教学导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不要机械地让学生去背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可以给学生讲解为什么“二四得八”,给他们讲一下口诀的规律,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玩接龙游戏,比如:第一个学生说一只兔子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第二个学生接两只兔子两张嘴四只耳朵八条腿,第三个学生接三只兔子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在接龙时,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教师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肯定比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口诀掌握得更快。这种在游戏的过程中授课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是教师开门见山地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被动地去听。教师很少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锻炼过程。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一定时间去独立思考教师讲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计量单位吨、千克、克的换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假如芹菜单价3.5元一千克,如果买两千克就是3.5×2=7元。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数学学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时拿出一千克馒头和一千克土豆让学生来观察,让他们理解同一重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是不一样的。这样结合实际地去讲解数学知识更容易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慢慢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三、结语

小学数学看似枯燥无味,实际上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是学习各个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从而实现素质教育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荷花.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析[J].祖国,2016(22).

[2] 辛巧燕.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5).

[3] 戴海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26).

[4] 郭俊.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9).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