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治疗患者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

2018-06-29 08:31张俊蒙张宇晨郭德天梁卓尹毅张猛何继强姜腾勇
关键词:肥厚型新发左房

张俊蒙 张宇晨 郭德天 梁卓 尹毅 张猛 何继强 姜腾勇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人群发病率约0.2%[1]。根据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HCM。心房颤动(AF)是HCM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20%,AF 在HCM发病率是同龄普通人群的4~6倍[1]。HCM合并AF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2]。系统回顾性研究发现HCM患者AF与左房(LA)直径相关[3],Guttmann等[4]回顾性分析发现HCM患者新发AF与左房内径(LAD)、年龄、女性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相关。但目前,国内外有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新发AF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尚不多见。

笔者长期随访无AF病史HOCM患者,研究新发AF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进一步HOCM患者新发AF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选的HOCM患者。入选标准:① 男女不限,年龄18~80岁;② 临床上有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症状;③ 心脏超声间隔舒张期厚度≥15 mm,SAM征阳性,④ 连续多普勒检测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30 mmHg和/或激发状态≥50 mmHg; ⑤ 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 有AF病史者;②行肥厚室间隔消融/外科手术者;③ 不能完成随访或资料不全者;④ 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感染等。按随访期间是否新发AF,分为AF组和无AF组。

1.2研究方法

1.2.1信息记录及随访方式 所有入选患者记录性别、年龄、家族史、并存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AF)、临床症状(心绞痛、心悸、晕厥史)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治疗情况。制定随访记录表,主要随访内容为生存状态、是否新发AF等。随访时间间隔为3~6个月。所有患者通过门诊及电话联系获取资料。

1.2.2研究终点 随访期间新发AF。新发AF的诊断标准:入选时无AF病史,在随访期间12导联心电图和/或24(或48)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AF。

1.3统计方法

2 结果

2.1一般临床资料

147例HOCM患者入选,入选时一般临床特征:男78例(53.1%),年龄(54.3±14.4)岁,体重指数(BMI)(25.5±3.7)kg/cm2;左室射血分数(LVEF)0.69±0.10, 左房内径(LAD)(39.6±7.0)mm,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43.1±5.3)mm, 室间隔厚度(IVSPT)(20.6±5.3)mm;收缩压(SBP)(124.1±17.3)mmHg, 舒张压(DBP)(75.8±10.3)mmHg; 合并高血压62例(42.9%),合并冠心病5例(3.4%),合并糖尿病2例(1.3%)。通过(4.5±3.3)年、最长达13年随访,新发AF患者27例,占18.4%。

2.2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与无AF组比较, AF组LAD明显大,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LVEF、IVSPT、DBP、SBP、性别,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及临床用药等无差异(P均>0.05)。见表1。

2.3LAD对新发AF的影响

为进一步明确LAD对HOCM患者新发AF的影响,根据LAD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LAD>45 mm组和对照组(LAD≤45 mm)[5],LAD>45 mm组23例(15.6%),对照组124例(84.4%);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AD>45 mm组患者累积新发AF率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28.00,P=0.000, 图1)。

3讨论

HCM患者中AF发病率显著升高[1],后者可增加HCM患者心力衰竭恶化和缺血性卒中风险,所以HCM患者新发AF的发病与机制研究倍受关注。本研究所纳入147例HOCM患者,均无AF病史,仅接受规律药物治疗。在平均(4.5±3.3)年,最长达13年的随访中发现新发AF率为18.4%,与Guttmann等[4]纳入7个中心4 248例HCM患者17.4%的新发AF率相似;而普通人群中年龄小于65岁AF发病率仅为1%[6]。

本研究发现: 新发AF患者LAD显著大,这一结果与已报道结果一致[3, 7]。尽管研究显示HCM患者AF与年龄相关[7],而且新近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是新发AF危险因子 [相对危险度(HR),1.23][4];但本研究显示新发AF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无差异。分析可能原因: Olivotto 等[7]的研究对象是以社区人群为基础连续纳入的HCM患者,而本研究对象选择更为严格(均无AF病史,仅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除此以外,可能还存在入院率偏倚。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BMI=体重指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LAD=左房内径;LVEDD=左心室舒末内径;IVSPT=室间隔厚度; SBP=收缩压;DBP=舒张压;CCB=钙通道阻断剂

LAD=左房内径;HOCM=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

Olivotto 等[7]发现LAD> 45 mm与新发AF风险相关,欧洲心脏病协会指南[5]明确提出对于LAD>45 mm的HCM患者每6~12个月行48 h动态心电图监测。 为了进一步明确LAD对新发AF的影响,我们取LAD是否大于45 mm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随访结果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AD>45 mm组患者累积新发AF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本研究显示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其LAD增大是新发AF的危险因素。HOCM患者由于左室心肌肥厚、流出道梗阻、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二尖瓣返流等因素,使LAD增加;同时,左房纤维化进一步加重LAD增加和功能损害;进而导致左房结构和电重塑,最终导致AF。

1 Macintyre C, Lakdawala NK.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Circulation,2016,133(19):1 901

2 宋月洁,韩智红. 肥厚型心肌病与心房颤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06):765

3 Guttmann OP, Rahman MS, O′Mahony C,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systematic review[J]. Heart,2014,100(6):465

4 Guttmann OP, Pavlou M, O′Mahony C, et al.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Heart,2017,103(9):672

5 Elliott PM, Anastasakis A, Borger MA, et al. 2014 ESC Guideline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 Eur Heart J,2014,35(39):2 733

6 January CT, Wann LS, Alpert JS, et al.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J Am Coll Cardiol,2014,64(21):e1

7 Olivotto I, Cecchi F, Casey SA, et al. Impac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Circulation,2001,104(21):2 517

猜你喜欢
肥厚型新发左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形态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价值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兽蛋批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