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萍
【摘要】“学·导·用”教学模式是扎根于我县规模宏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深入全县各所学校的各个学科领域,对我县基础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学·导·用”教学模式下打造我们的优质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尝试与思考的话题.本文结合适合教育和生本教育理论,在“学·导·用”教学模式下,就打造愉快课堂、生活课堂、创造课堂等一系列优质课堂,进行初步的尝试与思考,旨在引发大家对优质课堂的关注与重视,并在数学课堂实施中获得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优质课堂;愉快课堂;生活课堂;创造课堂
多年来,我县在适合教育、生本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实际,着重推出了适合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学·导·用”教学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全力推广与实践,在我县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提升我县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首轮实验教师,笔者力图通过课堂实践的尝试与思考,打造出愉快课堂、生活课堂、创造课堂等一系列优质的数学课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实践,探讨一下如何打造这样一个优质的数学课堂.
一、打造愉快的数学课堂
愉快的数学课堂是充满趣味性、竞争性、互助合作性的一个动态系统.
(一)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创设幽默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抑制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特别是以趣引思,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积极思维状态,这也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第一节课时,选用引例:“小兔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回家的途中遇到了小猴,小猴问他:小兔,你们买了什么菜啊?小兔不假思索地说:买了三只鱼鸡!小猴哈哈大笑.同学们,你知道小猴为什么笑吗?”这时学生马上会回答:“鸡和鱼是不一样的东西,不能合在一起说.”于是,我就自然地导入:“相同的东西才可以放在一起,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
(二)让数学课堂具有竞争性
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如果光教师讲学生做,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乏味.如果采取比赛的形式并以积分的方式记录,哪组积分高哪组就赢并有奖励,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我首先出10题口算题,以抢答的形式记录积分,接着每个组派一名同等水平的学生上台板书做题,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做对的就加分.然后每一组互相出题做,你问我答.一堂课在充满竞争中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掌握了知识.
(三)让数学课堂充满互助合作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的互助合作活动,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能讓学生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如,在教学镶嵌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些工具,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剪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等,拼出很多种镶嵌图形,并从中领会要镶嵌图形,中心角就要为360度.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学得开心.
二、打造生活的数学课堂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导入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展示班级学生植树照片)在本次植树活动中,我班有5名同学和余老师共需植树16棵,设学生每人植树x棵,余老师植树y棵,则列等式为.
例题讲解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例题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可创设一个买卖的情境,一名学生扮演买笔的小朋友,另一名学生扮演卖笔的阿姨,其他学生算出买笔要用的钱数,同组学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生活模拟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数学试题生活化.在试题中有意识地命制些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的真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还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切实考查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生活实际中的能力.
例如,在“五·四”青年节,全校举办了文艺汇演活动.小丽和小芳都想当节目主持人,但现在只有一个名额.小丽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将一个转盘(均质的)均分成6份,如图所示.游戏规定:随意转动转盘,若指针指到3,则小丽去;若指针指到2,则小芳去.若你是小芳,会同意这个办法吗?为什么?平时测试,教师也应有意识地自己命制生活真题,此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为背景来考查概率的知识,远比纯理论的求概率效果要好得多.
三、打造创造的数学课堂
创造,意味着多种可能性,意味着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因此,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条件和结论开放等方式来打造创造的数学课堂.
1.一题多解
初中数学本身具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特优势.在数学学习中,有许多的题目可以一题多解,而一题多解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如图所示,△ABC中,AB=AC.求证:∠B=∠C.
注:等腰三角形规范写法为,△ABC中,AB=AC,以示这两边为等腰.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看出纸板展开后,折痕AD与两腰成等角,即折痕是顶角平分线(也是BC边上的中线和高),且折痕两侧是全等形,故可探得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生可探索出三种不同的添辅助线的证明方法:
方法1:作∠A的平分线AD,则用SAS证全等.
方法2:作AD⊥BC于D,则用HL证全等.
方法3:作BC边中线AD,则用SSS证全等.
2.一题多变
通过对习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换而对同一问题多个角度研究,这种训练可增强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例如,已知AE=CF,AD=BC,BE=DF,问:∠A=∠C吗?
变式一:已知AD=CB,∠A=∠C,AE=CF,问:EB∥DF吗?说明理由.
变式二:已知BE∥DF,AD∥BC,AE=CF,问:AD=BC吗?
变式三:已知∠B=∠D,BE∥DF,AD=CB,问:AE=CF吗?
3.设计条件开放题.让学生思考哪些条件可以得出该题的结论.
例如,如图所示,已知∠CAB=∠DBA,要使△ABC≌△BAD,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
4.设计结论开放题.如,写出一个以x=-1,y=2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根据解编写一个符合要求的二元一次方程或方程组很常见.不知是不是因为简单,学生放松了警惕性,導致这类题目经常看错要求或看错数字.
再如,写出图像经过点(1,-1)的一个函数关系式.
本题以小见大,考查函数知识.经过点(1,-1)的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也可以是二次函数,还可以是反比例函数.这种题目很多,又如,根据函数增减性或所过象限写出一个k值等.
5.条件和结论都开放题
例如,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AB上,BD=BE.
(1)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A≌△BDC,并说明理由,你添加的条件是;理由是.
(2)根据你添加的条件,再写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只要求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不必说明理由)
“学·导·用”教学模式下打造优质数学课堂,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特别是中考高考的压力下,会有很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但是,至少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尝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坚守,如果我们能在走进课堂前的每时每刻都思考,如何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优质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定会越来越精彩,会有更多更好的愉快课堂、生活课堂、创造课堂呈现在学生的视野中,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