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梅 郭学萍
一、谈话导入,引出鹬蚌
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特别爱读书,最近,我看了这几本书,跟大家分享一下:《伊索寓言》 《拉封丹寓言》 《莱辛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师:发现这四本书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都是寓言故事。
师(板书:寓言):以前读过寓言吗?寓言一般有什么特点?
生1:寓言都是一個个短小的故事。
生2:寓言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说得真好,寓言都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大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跟两个动物有关。(看图)你认识它们吗?
生1:鹬是一种鸟,它的嘴巴很长很尖。
生2:它的腿也很长,常在水边啄食鱼虾。
师:对蚌,你了解多少?
生1:蚌有两片硬壳,遇到危险就会合上壳保护自己。
生2:河蚌还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呢!
师:故事就发生在这两者之间,这则寓言的名字叫《鹬蚌相争》。(齐读课题)
【点评】通过观察鹬和蚌的图片,了解两种动物的外形特点,交流课外资料,了解鹬和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直观感性的体验,读书时就能带着这样的形象走进故事中去,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基于学情,学讲故事
师:有没有谁之前就知道这个故事,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从故事书中看到的。
生2:我是听幼儿园老师讲的。
生3:我是从电视上看动画片知道的。
师:看书、看电视、听故事等,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既然这么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了,那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呢?我们就一起来学讲故事吧。
1. 第一步:读通故事
师:要讲好这个故事,第一步要读通故事(板书:读)。来,把书打开,昨天已经预习过了,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读好了吗?谁来试试。
生1:我最喜欢第一自然段。(生读)
师:“壳儿”这个词,儿化音读得多准啊,舌尖轻轻一卷,就让我们感受到河蚌的悠闲自在。这里有一个字“夹”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读第一声。(教师分别展开左手和右手,进行“夹”的动作演示)你们看,河蚌有两片硬壳,左边一片,右边一片,把鹬狠狠夹住。大家一起来试试。(生边做动作,边读“夹”)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生读第4自然段)
师:你读到后面为什么笑了?
生2:因为我就把自己当成那个渔夫了。文中说渔夫“不禁喜笑颜开”,所以我就笑了。
师:看来你真正读懂了这个词。“喜笑颜开”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非常开心。
师:可不是吗?看看课文139页上的插图,谁来说一说渔夫的样子?
生3:渔夫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师:这就是课文里“喜笑颜开”这个词的意思。在读书时,不仅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插图哦!
【点评】把故事读通顺读流利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 第二步:记住故事
师:听同学们读了两个小节,我知道你们已经读通这个故事了。但要讲好这个故事,仅仅读通还不行,还要记住这个故事(板书:记)。要记住这个故事,大家有没有好办法?
生1:我的方法就是多读读,熟读成诵。
生2:我是先理清故事的脉络,根据脉络记忆。
生3:我喜欢画思维导图,根据画的图来进行背诵。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这些方法都很好。刚才有同学们说要理清故事的脉络,我们只要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的脉络就清晰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1:故事的起因是一只河蚌在河滩上晒太阳,鹬看见了想啄河蚌的肉,河蚌不让就夹住了鹬的嘴。
师:能说得再简洁些吗?
生2:鹬想啄河蚌的肉,蚌夹住了鹬的嘴。(板书:啄 夹)
师:经过呢?像刚才一样简洁地说说。
生1:鹬和蚌就争吵起来了。鹬说要干死蚌,蚌说要饿死鹬。
生2:鹬就开始威胁蚌,蚌毫不示弱。(板书:威胁 毫不示弱)
师: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啊?大家把词儿放到句子里去读一读,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威胁就是吓唬。
生2:威胁就是恐吓。
师:都可以,那毫不示弱呢?这个词很有趣,里面有两个字都跟毛有关。(出示古字“毫”“弱”)你看弱的下面像什么?
生1:有点像羽毛。
师:摸过羽毛吗?什么感觉?
生2:很柔软。
生3:摸上去很舒服。
师:弱就是像羽毛一样的柔软、柔弱。
生4:不示弱就表示不软弱
师:是的,再加上“毫”,毫的下面也是个毛,毫指的就是毫毛(让学生看看自己手背上的毫毛)这里就是一点儿的意思。
生5:毫不示弱就是一点也不软弱。
师:故事的经过是鹬威胁蚌,蚌毫不示弱。结果怎么样了?
生: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住了。
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看,我们一起合作,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一说。
生:河蚌在河滩上晒太阳,鹬想啄食河蚌的肉,河蚌不肯,夹住了鹬的嘴。鹬就威胁河蚌,但河蚌毫不示弱,两人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最后一起被渔夫捉住了。
【点评】记住故事的梗概是讲好故事的第二步,让学生自己去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以关键词为抓手,既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又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3. 第三步:演好故事
师:任何故事最精彩的都是故事的经过。同桌两人一人当鹬一人当蚌,试着读一读鹬和蚌相争的过程。(同桌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蚌的话,一人读鹬的话)
师:这两个同学好像不太好意思,争吵的时候还这么客气。来,关注下面这段话中的提示语,再请一对同桌来试试。(第二组同桌朗讀)
师:怎么样?大家来评价一下。
生:比刚才那一组有争吵的感觉了。
师:都吵得不可开交了,肯定还会加上一些动作吧,威胁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
生1:我们可以叉着腰,恶狠狠地盯着对方。
生2:我们还可以跺跺脚,斜着眼睛。
生3:还可以用手指着对方。
师:能不能带上动作,带上合适的表情演一演?(第三组同桌表演读)
师:看看鹬和蚌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鹬怎么说蚌,蚌就怎么说鹬。
师:对,鹬怎么说蚌,蚌就怎么还击它。所以鹬和蚌的话是对应起来的,这就叫“针锋相对”。看你们演得这么好,我也想演了。能给我这个机会吗?(生异口同声:好!)
师:那我演鹬,你们都是小河蚌。老师指向谁,谁就跟老师针锋相对。(师生合作演故事)
师: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干死你!
生1: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饿死你!
师:干死你!
生2:饿死你!
师:哼,跟我斗,倒霉的是你!
生3:哼,跟我斗,倒霉的是你!
师:我是不会认输的!
生4:我也是不会认输的!
师:那我们走着瞧!
生5:我们走着瞧!
师:看,讲故事时,加上动作、表情,故事就表演得更加精彩了。(板书:演)
三、揭示寓意,联系生活
师:鹬和蚌就这样争个没完,斗个没了,这就叫“相持”。也就是课题中的—“相争”。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生齐读。)
师:渔夫看到了针锋相对的鹬和蚌,喜笑颜开,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渔夫心里肯定会想:哎呀,今天真是撞大运了,晚上可以饱餐一顿喽!
生2:这个鹬和蚌真傻啊,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让我捡了个大便宜。
师:可不是吗?这鹬和蚌真的好傻,渔夫心里想的话,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他们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利。
【点评】通过推测渔夫心里所想揭示出寓意,水到渠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四、整体回溯,讲好故事
师:刚才我们读通了故事,记住了故事的脉络,并演绎了故事的经过。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讲一讲整个故事。可以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如果能加上合适的动作、神态当然更好。下面就先请一位同学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其他同学既是听众也是评委。(指名生讲故事,讲后同学评议)
生1:他很大方,也把书中的语言和自己的话结合起来了。
生2:他在讲鹬威胁蚌时加上了自己的动作,特别精彩。
师:请同学们都自己先讲讲,然后讲给同桌同学听听,互相提提意见。(生讲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讲故事,通过读读,记记,演演,这样故事就讲得更加精彩了。课后,请同学们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读,讲一讲,想一想。
【总评】
确立学习起点,找准言语训练“创新点”
《鹬蚌相争》是出自《战国策》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被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下第八单元。这个单元共4篇课文,都是通过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第一次试上时,熊梅老师本着求“稳”的原则:学习生字,理解寓意,拓展阅读。课后,我问了她两个问题:
第一: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
第二:这节课,你的创新点体现在何处?
前者,是关于怎样“学”的;后者是关于如何“教”的。任何一节语文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首先,更应关注学生的“学”。
我的话引起熊老师的反思:《鹬蚌相争》是一篇在无数观摩课、赛课中经常出现的课文。在百度上一搜,和它相关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不计其数。熊老师第一次试上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出处。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一个“杂色拼盘”,没有她本人对这篇课文的独立思考,更谈不上有什么理论的支撑。于是,我推荐她看了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先生的一篇文章《语文教学已经支离破碎》。在文中,作者大声疾呼:
语文的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4个方面,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两个能力上,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用自己的口头语言,清楚、合理、幽默地表达思想。
我还让她重读了《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中,中年段“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与内容。
我提醒熊老师注意:“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是中年段一个非常重要的言语训练目标。而这项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完全可以和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寓言故事,恰恰是进行这方面言语训练的最佳蓝本。
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讲好《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呢?
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要了解这个故事。在试教之前,我让熊老师对学校现有的三年级六个班进行调查,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
超过60%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不到40%的学生没有读过这个故事。于是,预习时,对全班学生提出分层要求。
我让熊梅老师做这些,就是落实我当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基于这样的起点,熊老师最终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在以下三个字上,即:“读、记、演”。
1. 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纠正易错字音、书写生字;
2. 记。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随文释义,顺势而为;
3. 演。结合生活经验,辅以体态语言,把故事演绎生动。
当然,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新问题的地方,令我欣慰的是,在江苏省“杏坛杯”初赛的教学现场,熊梅老师把这番思考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看到孩子们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了。
(熊梅,“郭学萍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南京市鼓楼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郭学萍: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