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万海
摘 要:迫于生活当中的压力,很多农村的人为了工作也都纷纷的迁移到城市,甚至还会去很远的地方,一年到头几乎不回家,这样虽然解决了生活所需,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孩子怎么办,只能让他们待在农村里,这样就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和影响。一方面在教育上跟不上其他孩子们的进度,在奶奶爷爷的身边,自觉性自然就下降了很多,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之间的心理就间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不管是教育还是心理上都带给孩子一些不健康成长的因素存在,这样的一帮孩子也被称為是“留守儿童”,那么既然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国家也有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提供孩子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教育对策
引言
留守儿童是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人群,有时候从小带来的阴影,变成了长大后抹不去的记忆,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因素所在,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一个关注。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活中去了解并且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和现象。
一、看看留守儿童的现状
1.独立但缺乏亲情
孩子如果没有了父母帮助,有些只能在奶奶爷爷身边长大的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的任性,甚至是为所欲为,奶奶爷爷又管不住,而且还会过分的宠爱,事情也不会叫他们做,所以就导致了孩子过分的傲气,变得个性的“独立”,不愿意去听别人的话,同时也对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不亲切甚至还会避而远之,缺乏亲情感。原本孩子的独立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缺乏父母关爱后的产生的独立就反而会变成是一种逆成长的状态。如果有些孩子在自己的亲戚家里生活的话,有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的糟糕,孩子心理的阴影也会长久的埋藏后果不堪设想。
2.自卑有逆反心理
很多在学校里的孩子被同学取笑,都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多孩子不是去忍耐,而是宁愿和被人打架,甚至争得头破血流,因为长久父母的不在身边,孩子的取笑也会让他们感觉极度的自卑感,甚至不容许别人多说什么,产生逆反心理,心里压抑的就会爆发。如果这样的环境一直不利下去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了,自卑与之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状态。
3.成绩不好关系下降
简单来说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是一种很重要的提升,但是相反而言,对于这些农村的留守孩童本身而言一方面其农村的教育就相对城市差一些了,但是另外一方面这样的家庭带给孩子们的心理阴影,带来成绩往往就很难进行提高,同时又因为缺少了父母的亲身陪伴,就养成了他们心理的长时间的压抑,变得不活泼,所以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就比较难去处理好。
综上而言,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其心理的阴影,环境给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巨大的,而且小时候的这样的情况会一步步的影响未来他们的发展,所以因此要进行相应的对策才是重中之重了[1]。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策略
1.父母的关心与帮助
留守儿童之所以有这样的心里阴影,第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来源于父母的关系,虽然为了生活,父母可能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孩子们在一起,但是父母还是可以付出关心,不管距离有多远,但是可以多多向孩子表达你们爱他们的心,这样他们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同时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们的老师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就更能了解到自己的孩子的日常,更好的给予他们相应的需要。比如:给他们经常打打电话,问一下他们需要一些什么,虽然要注重孩子们的学习,但是当他们成绩不太好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不要灰心气馁,只要他们尽力就好。
2.老师的慰问与监督
当儿童在学校里,老师就成了很重要的监护人,所以老师需要加强监督的相关力度,对孩子进行生活当中更多的交流和探讨,同时周末的时间还可以定期的探访,同时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组织去别的孩子家或者是比较需要的家庭当中一起去探访,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能感受到一份关爱,并且这样孩子们也会更加的喜爱学校的生活,师生间的关系就可以拉近了,同时老师也可以建立与家长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向他们反应孩子们的情况,并且两者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2]。
3.学生的组织与交流
对于孩子们而言,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老师有时候只是一部分的教导,真正的交流起来还是学生们自己比较了解一些的,就是因为陪伴着一起成长和学习的,所以因此孩子们自己之间的交流相当的重要,因此学校老师都可以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比如让几个孩子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应的任务和角色的分配,而且还需要大家一起才能完成的活动,就运动中的接力棒有时候就还挺不错的,不仅仅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活力,还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进行更好的成长。
结语
看到留守儿童的不便,看到他们的需求,也同时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就应该带给孩子们更好的一个环境,就要各方的配合,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同学们自己都需要有相应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环境,带给他们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玲.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及教育对策[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28).
[2]晏登芳,张吉英,郭红梅,等.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J].情感读本,2016(35):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