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绍云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再采用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基于此,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就重点提出了四点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有效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一种利用微型教学视频为学生呈现知识的方法,通过微课教师既可以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针对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微课具有实效性高、内容精细、展现形式新颖等优势,有助于学生通过碎片化学习方式与在线学习方式学习更多知识,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利用微课进行高中语文课堂导入
导入环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开展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为了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让高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关系并配合教师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认识到微课在导入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找到本节课教学重点与核心,进而使得微课可以更真实地呈现出高中语文课堂知识。
例如为高中学生讲授《故都的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制作出一个集动态图像、声音与文字于一体的微课,让学生可以借助微课了解到故都秋天时的具体情境,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融入微课所呈现的场景中后,学习到相关语文知识,对本节课所呈现出的知识产生更深刻理解。
二、利用微课创设高中语文课堂情境
合理的高中语文课堂情境能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在产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上更透彻地理解语文教学所呈现出的内容,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就应该借助该种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科学、合情合理的课堂情境。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详细分析本节课中所展示的内容,并基于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对本节课的理解,从作者角度探究文章感情色彩,进而找出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朝向哪方面发展;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与互联网技术收集与课堂情境有关的内容,并利用微课制作软件制出精彩的微课,保证后期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授《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课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古人所创作的诗词,因而难以从情感上与文章所呈现的元素上理解本诗词含义,此时学生对本节课古诗词理解效果并不理想。而当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放映相对凄凉的歌曲,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离别场景时,学生则会融入本首词所呈现的场景中,对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使得高中生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三、利用微课体现高中语文重点内容
只有高中学生能够透彻理解重点内容、扎实记忆重点内容,学生语文水平才会得到有效提升,其语文学习效果才会更加理想。因此,笔者建议更多教师不仅应基于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为学生讲授基础的语文知识,更需要基于學生发展与教学重点为学生呈现出高中语文重点内容。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对重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就应该采用更为鲜艳的颜色呈现出高中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增加重点内容在微课中呈现的次数,强化学生记忆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也应该提高重点内容清晰程度与规范性,让学生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将知识印到自己的脑海中,保证知识在脑海中的清晰程度。
四、利用微课拓展语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较为基础,且由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有限,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想使得学生在课内学习的知识能够得到延伸与补充,就应该利用互联网收集更多与本节课教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并将其纳入微课课程之中,以更为直观、新颖的方式为学生丰富语文课堂知识,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拥有更高的语文素养水平。但是在利用微课拓展语文内容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一应引导学生思考语文教材知识与拓展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文学习网络,强化语文学习效果;其二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语文知识融合到一起并合理运用语文知识,让学生不论是在抒发自身对语文内容的感想上,还是在作文写作、阅读分析过程中,都能够运用到相应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在认识到微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高中语文知识,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促使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刘馨阳.“微课”及其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9).
[2]冯尚财.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
[3]齐兵.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与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