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菜”:致敬先师的礼仪

2018-06-20 16:23彭晓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先师尊师重道野菜

彭晓宁

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曾受困于陈国(今河南淮阳)、蔡国(今河南新蔡)之间,七天没有饭吃,只能靠煮野菜为食,可他每天仍于室内抚琴作乐。随行弟子子路、子贡认为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只有颜回仍每天“释菜于户外”,也就是每天从野外采摘回野菜,在孔子住所的门口向老师行礼致敬,以表示尽管老师的处境极端困苦,自己仍然坚持做人的原则,跟随老师学艺。颜回此举,体现了他尊师的风尚。释菜礼虽被古人称为“礼之轻者”,但礼轻情意重。它所表达的,是尊师重道的礼节,也是一心向学的志向。

一、何为释菜礼

“释菜”始見于《周礼·春官·宗伯》:“春入学,舍采合舞。”古代学子入学需要学习礼乐和舞蹈,以使动作整齐而符合音乐节奏。“合舞”之前要进行“舍采”之礼,即释菜礼。郑司农注云,“舍采谓舞者皆持芬香之采”,并认为“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蘩之属”(《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卷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53页)。新入学的学子手持芬芳的蘩野菜,在音乐的伴奏下,合舞以向先师行礼,表达敬意。此时学校既是进行学习活动的空间场域,也是浸润着礼乐教化的场所。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人的饮食结构谷多肉少,因此野菜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野菜四时有、处处有,营养美味;且生长于野外,生命力顽强,自有一种清高与孤傲,明代屠本畯在《野菜笺》中赞其气质:“纨绔膏粱遇而不顾,钟鸣鼎食摒而不录也。”因此,野菜在日常食用之外,也以祭品的角色登上大雅之堂,“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隐公三年》)。《诗经》中的《关雎》《采蘩》《采》《泮水》等篇均有采集野菜以供祭祀之用的描写;其中《鲁颂·泮水》应当是泮宫落成典礼时所作,虽未明确说明释菜之礼,但反复提到采摘野菜,又有“鲁侯戾止,在泮饮酒”,说明其时鲁僖公也参加了泮宫的落成典礼和入学仪式,并在那里举行了释菜礼。

二、释菜礼的历史流变

1.先秦时期的释菜礼

释菜礼在先秦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祭祀仪式,在当时的文献中,“释菜”一词(或同义)曾多次出现,三礼均有记载。除上文提到的《周礼·春官·宗伯》,以及《仪礼·士丧礼》作“释采”出现一次外,《礼记》中出现五次:仲春之月,是周代官学开学之时,“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礼记·月令》)。《礼记·文王世子》:“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可见,先秦时期在学校落成之际,天子和诸侯子弟需先行释奠礼,以牲血衅器,以币告先师,之后还要进行释菜之礼。作“祭菜”出现一次:“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礼记·学记》)大学开学时,学子着皮弁,用菜祭祀先圣、先师以示敬道,此处“祭菜”应当与《文王世子》篇中的“释菜”形式相同。此外,释菜在这一时期还兼具祭祀功能,国君到大夫家吊丧,释菜以祭门神,“大夫之丧……巫止于门外。君释菜”,“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君释菜于门内”(《礼记·丧大记》)。《四部丛刊续编·礼记要义》认为释菜之礼有三:

释菜有三:春入学释菜,合舞,一也;衅器释菜,二也;《学记》皮弁祭菜,三也。秋颁学合声无释菜之文,则不释菜也。

也就是说,根据周礼以季节祭祀的规律与方式,举行释菜礼:一在仲春之月,亦为学子入学之际,与礼乐、舞蹈一同进行,自此从师学艺;二在学校落成时,用牲血涂抹已制成的礼乐器,用币祭祀先圣先师,报告礼乐器做成并可以使用;三在大学新生入学之际,佩戴皮弁,以示敬意。

释菜所用祭品为“蘩之属”。《诗经·鲁颂·泮水》有“薄采其芹”“薄采其藻”“薄采其茆”,采摘水生野菜以供祭祀之用;《诗经·小雅·信南山》有“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水草之菹”即腌菜(《礼记·祭统》),《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七菹:韭、菁、茆、葵、芹、箈、笋。

2.汉魏至唐宋时期的释菜礼

之后,作为一种官方祭祀仪式的释菜礼一度遭受冷遇。汉代虽然将儒家思想确定为国家指导思想,但史料中却没有释菜礼的相关记载,郑玄在注疏中所列举的几种解说,也多半是其时人们对先秦古礼的猜测。直到东晋升平二年(358)豫章王开馆立学,正史中才出现了“释菜礼”。南齐永明三年(485)尚书令王俭云:“中朝以来,释菜礼废,今之所行,释奠而已。金石俎豆,皆无明文。”(《南齐书·礼志上》)可知释菜礼中断已久,所行唯释奠而已。唐代佛教兴盛,儒学本处于劣势,且释菜礼废弛已久,以至《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将释菜与释奠混为一谈。但有唐诗描写了当时太学开学仪式之盛况,令狐峘《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五册,黄山书社,1999,1894页)从中还可一窥释奠礼(包含释菜)的恢弘气象。

宋代规定在四孟月(即每季度第一个月)举行释菜礼。熙宁七年(1074)制定了四孟释菜仪,大观元年(1107)规定每岁贡士入学辟雍,元日行释菜礼。(参《宋史·礼志八》,《宋史·礼志十七》)作为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朱熹以一己之力做出了恢复释菜礼的尝试。淳熙五年(1178),朱熹奏请修复白鹿洞书院;建成后率宾佐、合师生一起恭修释菜之礼以告先圣。仪式虽仪程简洁,但大体与释奠相同,简洁的原因大约是朱熹对释奠仪的岁时祠祭、神位名号、祭品陈设等存疑。(参《宋史·朱熹传》)绍熙五年(1194),朱熹沧州精舍落成,率诸生行释菜礼以为私人书院的祭祀活动。朱子门人叶贺孙记载:“新书院告成,明日欲祀先圣先师,古有释菜之礼,约而可行,遂检《五礼新仪》,令具其要者以呈。”(《朱子语类》)朱熹在当时释奠从祀对象存疑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老师李侗与孔、颜相比,来确立自己作为道统继承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也说明释菜虽作为官方尊师、祭祀仪式废弛日久,但其精神内核仍然被后人继承下来,并能够穿越千年发挥功用。

3.明清时期的释菜礼

相比于元代对祀孔礼仪的漠视,明朝的尊孔趋势格外突出,尤其在洪武年间,释菜礼在皇家的权威命令下得以恢复。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规定曲阜孔庙春秋行释奠礼、地方各级学校行释菜礼以祭孔子。以《东林书院志》所记释菜仪为例,祭者俱着吉服(释菜礼属于吉礼,以之为与鬼神沟通祈福),前三日斋戒,前一日宿院中。先师前设爵三,旁二爵酌酒,中爵待献;笾豆各二,盛菁菹、兔醢与枣栗。仪式在通赞、引赞的引导中进行,其命令称为“唱”。通赞唱“就位”“拜”“兴”“行献礼”,引赞则引导祭者盥洗、举幂、酌酒等具體的仪节,严整庄重。洪武十五年(1382),新建太学落成,朱元璋亲诣孔子神位,诏令天下通祀孔子,为历代皇帝祭祀先师的空前之举。十七年(1384),敕每月朔望祭酒以下行释菜礼,郡县长以下诣学行香。洪武年间,孔子地位的提高,符合广大士人群体对儒学复兴、报功崇德的迫切渴望,也将释菜礼从岌岌可危的窘境提升至官方尊孔仪式的高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一仪式的传承。

清代延续了这一趋势,释菜礼不仅继续活跃在地方书院中,也仍旧作为官方祀孔仪式发挥着功用,甚至更加日常化。《嵩阳书院志》记录了地方书院行释菜礼:“每春秋二仲朔日(即春秋两季第二个月的初一日)做古释菜之礼,用诸果品菜蔬十二器祀先圣。书院山长率肄业诸生行礼。”《大清通礼》中记载了国子监释菜礼和直省府州县的释菜礼仪程,比先秦“舍菜合舞”的简洁仪程复杂许多。释菜礼在每月朔日举行,参加人员除正献外,分献包括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肄业诸生则负责司香、司爵、引赞、通赞,洒扫庙户内外,摆好神案与祭品:

神案每案陈菜、枣、栗各一豆,炉一,镫二。设案一于殿内之东,陈香盘七,尊一,每位爵一。又设案于东西两庑之南,各陈香盘三,尊一,每位爵一。(《大清通礼》卷五十)

祭酒着朝服,诸生着吉服,由引赞带领,自大成门左侧门入,各人就位,通赞赞曰:“跪!”“叩!”“兴!”祭酒以下行三跪九叩礼(《大清通礼》卷五十)。

赞引祭酒诣阶东盥手,升东阶,入殿左门,诣先师位前,司香奉香盘从。引赞赞:跪!祭酒跪,俯伏。通赞赞:上香。司香跪奉香,祭酒三上香,俯伏,兴,退。

上香后包括注酒、献爵等仪程,分献官也要俯伏、上香、献爵,复位;之后祭酒率属及诸生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各退。在清代,带领国子监生至大成殿拜祭先师孔子、主持祭孔仪式,是国子监祭酒的教务活动之一。道光十五年(1835),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翁心存在其日记中写道:“四月朔……即诣文庙,偕善溥泉行释菜礼,入署治事。”可见释菜礼已经成为国子监的日常活动之一。

释菜礼作为尊师(后世演变为祀孔)仪式,在先秦时期是贵族子弟入学之礼,秦汉之后一度废弛,正史中记载寥寥;宋代朱熹曾尝试恢复,却由于个人力量弱小等因素仍止于私人书院的祀典;明清时期释菜礼再次成为官方仪典且比先秦时期更加日常化,甚至成为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的日常教务活动。这一演变过程实际上与封建王朝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趋势一脉相承,统治者在尊孔追封的同时,更是借助孔子至圣先师的形象作为外表,以皇家权威内核不断加强着对士人思想的控制。

三、释菜礼的功能

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一个群体的价值,表达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参〔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仪式是一种作用于精神层面的传播手段,通过在其外的神圣氛围与在其内的亲身体验,参与者在生动的场景中感受着先师的人格品性及其修身处世之道,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了仪式所传达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书院是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儒学教育观念的空间。释菜礼将尊师重道与立志向学的精神内涵结合在同一祭祀仪式中,体现了古代学校对学子在文化教育之外的道德教育功能。

《荀子·礼论》有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用以维系统治、区分社会阶层的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古人将师与君相提并论,且以二者为“治之本”,可见师者地位之尊荣,师道之传承也就成为了传统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价值目标。释菜礼的师道教育并不是固化师生关系的刻板规定,而是一种指导行为的仪节秩序和道德规范。先秦以蘩献师,取其清高以示学子求学不渝;明清以枣栗献师,取其坚忍以示学子谦虚敬畏,祭品虽然有所变化,但尊师重道的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四、释菜礼的当代启示

古人虽将释菜礼称为“礼之轻者”,但礼轻情意重。尊敬师长,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基本的礼节。古人在学校举行释菜礼,目的在于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尊师教育,让学子习得这一身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并感念、铭记老师的教育之恩。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有意识地继承并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释菜礼——这一源于西周的悠久祭祀古礼在当代不仅没有失掉生命力,反而被作为一种改良后的仪式体验,以生动的、实践的而非传统说教的方式释放出新的活力。

继承释菜礼仪,本质上是继承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功在千秋。对学生而言,这既是仪式,更是一种体验:在复古又典雅的氛围中,一来能够感知古礼中所蕴含的尊师重道之义,二来能够借助祭品所象征的含义,树立敬畏之心与勤学之志。对学校而言,这既是新鲜的教学方式,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机,各级学校都能够尝试将释菜礼的讲解与体验融入课堂,探索道德礼仪教化的多种有效途径。对社会而言,这既是集体记忆,更是一种具有黏合剂功能的文化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的处事态度与行为方式。

综上,以致敬先师、重道立志为主题的释菜礼,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价值。如今释菜礼仍有继承的必要,在对古礼改良与创新的基础上,最重要的还是继承其尊师重道的道德教育之精神内核。

(选自《文史知识》)

猜你喜欢
先师尊师重道野菜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云南文庙介绍
——保山县学官先师殿
先师(外三首)
挖野菜
魏昭尊师重道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野菜的盘中艺术
程门立雪
顾诚门下问学记
《西谛题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