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8-06-17 14:20张成忠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改善对策职业倦怠高校

张成忠

摘要: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全面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概念,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人员 职业倦怠 问题 改善对策

近几年,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高校呈现出不断扩招的发展态势,虽然这增加了中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降低了中国文盲率,但是在扩招工作顺利开展的当下,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导致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学生工作中花费了较多时间。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范畴,向着更加系统、复杂的工作性质转变,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岗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心态会影响高校的工作效率,他们不仅是高校教学信息的传递者,还是沟通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纽带。可以说,教务管理人员良好的教学心态能够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当前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呈现出的身心疲劳、工作积极性差等状况。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概念的是弗鲁顿伯格,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人们在长期工作中,难以激发工作热情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拉池将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厌倦情绪称之为职业倦怠综合征。一般而言,职业倦怠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为长时间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的工作理念及个人工作成就感的降低。从上述三个方面对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可以使职业倦怠概念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由此可见,职业倦怠不仅仅是身体倦怠的表现,因为身体劳累并不能导致个人工作成就感降低,关键是心理上的疲劳导致人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高校教育,这大大增加了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尤其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往往因为工作任务量大、上升空间小等因素,出现职业倦怠情绪。在工作中,他们常常表现出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执行力差、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低、对教师服务浮于表面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在高校发展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形成的原因也呈现多元化。为了分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该从不同侧面了解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以便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认清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本质特征。

1.日常工作量大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作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执行者,其工作范围广,工作量较大。一方面,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内容涉及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整理高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参与学校高层领导之间的讨论,分析高校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且参与高校相关对策的制订与执行工作,可以说,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始终;另一方面,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参与学校的课程安排,定期制订考试计划,并且承担一定的教务工作责任。通过上述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繁重,他们必须认真负责,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因为稍有疏忽,便会降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精神壓力较大,容易形成倦怠、焦躁的工作心态。

2.职业认同感低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往往因为过度重视科研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教务管理工作,误认为教务管理工作比较轻松,只需认真执行领导的工作决策,督促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即可,与科研工作相比简单容易,所以在工资待遇上及队伍建设上,教务管理人员都比不上科研工作者,这导致很多教务管理人员尽管平时工作较为努力,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工作成绩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严重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容易出现浮躁的心态,使得教务管理人员个人职业认同感低,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上升空间小

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有助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调动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坚决执行激励机制,使得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自主意识不足。

除此之外,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上升空间小,与学科教师相比,没有晋升的平台,难以量化的工作给他们的晋升带来了较大的难题。久而久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了整体工作水平。

三、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改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高校的高层领导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调整他们的工作心态,有效防治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改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增强人文关怀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之所以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与当前高校缺失人文关怀相关。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对他们复杂、烦琐的工作多一些理解与关爱,少一分苛刻与抱怨,营造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这样,既能够调节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教学心态,又能够拉近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同感,进而激发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转变思想观念

多年来,中国高校一直比较重视科研工作,轻视教务管理工作,导致很多教务管理人员缺少职业认同感。科研工作虽然对高校的学术发展和高校等级晋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务管理工作在维持高校秩序方面同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高校的领导阶层要认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找到科研工作与教务管理工作的平衡点,转变思想观念,充分给予教务管理工作一定的肯定,并且通过制订相关政策,有效保障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挖掘他们工作中的亮点,给予他们一定的信任与支持,增强他们工作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为高校做出更多的贡献。

3.完善奖励机制

合理的奖励机制对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激励机制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绩效考核、评定职称、福利待遇等,这些激励机制能有效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教务管理工作,并根据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制订相应的晋升机制,完善绩效工作的各项措施,克服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倦怠感,提高教务管理岗位的待遇,增强教务管理岗位的吸引力,从而吸引大量有能力的人才从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在本质上,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心理属于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改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多举办一些心理疏导活动,如心理讲座、座谈会等,用轻松的环境指引教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类似的活动,能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认识到这一工作的价值,从而转变工作理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四、结语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已经成为客观现实,表现出性格暴躁、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等特征。之所以出现工作倦怠感,与教师职业认可度低息息相关,包括日常工作量大、职业认同感低与上升空间小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造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出现心理问题,还威胁着高校的师生关系,甚至造成高校教务管理体系的崩溃。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应该结合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特点,增强人文关怀,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奖励机制,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有效解决他们职业倦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文军,余光颖,黄慧芬,许克祥.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徐艳.高校教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谢万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探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4).

(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改善对策职业倦怠高校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