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胜柱
摘 要:对于物理教师,要出色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除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育思想,运用针对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技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质的提高,本文着重从以下8个环节加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9-01
0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概念规律、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4个方面构成,融合在物理教学各个环节。对于物理教师,要出色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除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育思想,运用针对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技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质的提高,本文着重从以下8个环节加以探讨:
一、中学物理教学目的
以实践为基础,运用自已教学技能和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锻炼思维力,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启发思维和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加强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急需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格人才。
二、中学物理教学规律(具有客观性,属于认识论范畴)
1.感知规律:听觉、视觉方面。如初二注意力集中时间在15-20分钟,初三在3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在学生注意集中时间间隙中要调节学生轻松活泼一下或进行另一个教学方式,如改成讨论、谈话和自学等。
2.传输规律:要求尽量减少不昨于教学的干扰,如外部环境、教室内部的杂音、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状态等。
3.渐进规律:强调目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较高有潜力的发展水平。
4.积累规律:强调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容易获得新知识。
5.巩固规律:暫留记忆约0.5秒,短时记忆约几秒,长时记忆约8分,所以要重复外界刺激,而且要及时。
三、中学物理教学原则(具有主观性,属于方法论范畴)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具体和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巩固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讲究循序渐进;
6.同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四、教育思想
主要包括启发式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成功教育思想,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在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要平等、互相尊重,而且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和自豪感,从中获得快乐,达到愉悦教育,以及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等。要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教学方法
1.按内容分:(1)物理学方法(如质点、重心、核式模型、理想方程等);(2)数学方法(如图象、函数、不等式、配方法);(3)逻辑方法(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4)哲学方法(如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律)。
2.按形式分:观察法、实验法、自学法、讲授法(讲解、讲述)、谈话法、讨论法、探索法、练习法等。
3.按物理知识分:(1)概念课教法,概念课一般采用“学导式”,就是引导学生以自觉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环节为“学、导、议、练、评”。(2)规律课教法,规律课一般采用探究式,主要形式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基本环节“阅读、实验、讨论、练习、讲解”。(3)复习课教法,复习课一般采用“迁移式”,讲究新旧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和认识网络。
六、教学手段
1.传统教学手段有语言、实物、教科书、参考书、板书、板画、挂图和模型等。
2.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幻灯、录音、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家校通、远程教育等。
七、智能结构(知识、智力、能力)
1.知识:主要指物理概念(定义、性质、内涵及外延)、物理规律(定律、原理等)。
2.智力:认识客观事物交作出适当反应的心理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从内容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3.能力:是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技能
(一)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试行、评价、修改的过程,它以学习论、教学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课堂的教学技能:
1.物理概念的教法技能: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理性认识第一步,是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概念定义可分为:内涵直接定义法(物理量),外延的本质特征定义法(如能“能”、“温度”,)。具有定性与定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矢量和标量三种形式。
2.物理规律的教法技能
物理规律是物埋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发现不创造。
3.物理实验的教法技能。
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物理概念,探索和验证物理规律,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物理实验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做实验以及课外小实验。
总之,物理教学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以升学为目标的体系,改变统得过死,学得过死的现状。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并培养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有理想、道德、有文化、情操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急需人才。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