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亮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通过实践探索,我认为应改变学生的被动局面,课堂教学就要从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学生从静听变为口、耳、手、嘴、脑并用。
一、把握心理,因势利导
每位学生总是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的,积极的如喜欢、愉快、满意,消极的如紧张、烦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该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况。
去年夏天,教室外面突然狂风大作,顷刻间暴雨如注。教室里的同学情绪变了,都悄悄的向外面看,我没有批评他们,想到孩子们的心理,我顺势宣布:"咱们欣赏雨景吧!"同学们高声欢呼,齐聚窗前。回家后,同学们写了观察作文,这次作文质量明显提高。
因势利导,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心态,陪学生快乐的学习。
二、让位于生,时间保证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课堂教学中, 我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我在教《科学怪人》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怪人他倒底怪不怪?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问完,马上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此时,如果马上叫学生,学生思考往往不够全面,或不够深。于是,我微笑着说:“有的同学反应敏捷,真捧!你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考虑得更周到些吗?”我这样对举手的同学说,既保全了他们的自尊心,又鼓励全体同学继续思考。过了一会儿,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跃跃欲试,我先让一名中等生回答,说得较全面,语言组织得通顺,说明刚才是在认真考虑,再叫几人,都说得挺好。
三、鼓励质疑,拓展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我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质疑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同时,我还指点发问的途径,告诉学生提问可抓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等。
如教学《峨眉山月歌》时,在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我就問:“既然诗人深爱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还要离开家乡?引导学生学着提出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新的疑问。
刚开始学生提问的数量多,但真正有价值的提问少,这都是正常的。我并不批评他们,而是诱导、鼓励,对于他们敢于提问的积极性给予大力表扬、肯定。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思维深度大有提高,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引发大家思考了。
四、五官并用,争做主人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让学生由静听,转变为多感官并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争做课堂的小主人。在实践中,以下几种课堂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1、演一演。充分利用学生喜爱自我表现的心理,鼓励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表演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变成求知乐园。如教学《云雀的心愿》教学时,请同学充分准备再来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
2、画一画。利用同学们好动手的天性,把学到的内容画下来,如学习古诗《望洞庭》时,在学生理解了全诗歌后,我请同学自己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并把它画下来。学生画完后,我把大家的画贴在教室里,并给予表扬。
3、议一议。利用学生好强的心理,组织学生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如在教学《科学怪人》时,我让同学就“科学怪人到底怪不怪”这一问题展开辩论,俗话说:“理越辩越明”,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怪人不怪”的理解。
叶老曾说:“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以在课堂中,我时时处处把学生作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的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我想,那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