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地教,多样地练,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018-06-12 12:44李永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口算能力运算能力深度学习

李永祥

【内容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领域展开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近两年在全国各地呈蓬勃之势。2015年,仁和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在全面调研了全区前一轮课程改革改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职能以及教育局的工作重心开展了全域性省级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域内多元化教学研究”。2017年4月下旬,仁和区以教研室牵头,号召全区教师接触了教学改革的新名词——深度学习之学法指导,并邀请了来自上海的知名学者项恩炜(大象老师)、梅香老师、王宏老师,为全区老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法指导培训。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把这种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灵活地教 多样地练 口算能力 深度学习 运算能力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尤其是基本口算(主要是20以内的加减和表内乘除)是其他口算和任何笔算、估算不可或缺的运算反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估算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加强计算教学,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一年级乃至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口算教学能否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数学运算能力的形成。而深度学习所提倡的学生能力培养,同样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么怎样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口算教学和训练呢?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为例,我谈谈在教学中我做的以下尝试。

一、灵活地“教”,即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初步培养建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口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1)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要让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有清晰明确的概念,可以采用简单直观的教具学具(如:小棒)来进行训练。

【片段1】11的认识。

师:请孩子们用小棒摆11,看谁摆得又对又简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

生1:11根小棒摆成一排。

生2:10根摆一堆,1根摆一堆。

生3:10根捆起再摆1根。

生4:5根摆一堆,摆2堆加上1根。

师:一捆有10根就是一个十,一根就是一个一,因此11里面就有1个十和1个一。

(2)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

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再用手指进行训练达到熟练。

【片段2】例如:“9+4”,先让学生摆小棒,要求摆出的数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一般的孩子都会把4根里拿一根给9凑成10,捆成一捆,还剩3根,因此是13。在学生用小棒摆出并明确算理后,老师要指导学生用手指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行专项训练。即先让学生用手指伸出小数,看大数差几满十,小数里就拿几给大数凑成一个十,小数剩几就和十合起来得十几。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想加算减”和“破十法”。

【片段3】例如:14-9=( ),可以看14,想:9加(5)得14,14-9=5;也可以把14分成10和4,10减9得1,1加4得5,所以14-9=5。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方法,不做统一规定,但值得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由慢到快,由形象到抽象地进行训练。特别要忌讳背诵加减法口算表。背诵只是机械的记忆,到了以后计算错误率特别高,原因是思维得不到训练。

二、多样地“练”,即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初步培养加固定型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其达到正确熟练,除了在“教”上下功夫,还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实现。课堂上学了,课后一定要进行训练,这是每天课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可以让学生结成对子,也可以让学生和好朋友一起相互出题,即用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来进行训练。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不长,喜欢新鲜的事物等,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时,练习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法指导理念,通常,我是按照以下几点进行训练的:

(1)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孩子在家里,最主要还是要靠家长用和老师一致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这里就要求老师定期把自己的教学进度,采取的教学方法给家长做汇报,以便家长在家里进行对口训练。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数学口算应用进行巩固。

(2)合理利用课前5分钟。课堂上每天上新课前用5分钟进行听算练习是很有效的。例如:老师口头念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并算出得数,然后让学生口头对答案,其余学生批改自己的算式的同时,还要注意听和判断同学的是否正确。

(3)进行简单数量关系应用题的口算也至关重要。即老师口头念题,学生听题后列式计算,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灵活地“教”,多样地“练”,将深度学习学法指导新理念合理地渗透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慣,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为计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猜你喜欢
口算能力运算能力深度学习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