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研究

2018-06-12 01:00宋佳音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游戏性角色游戏

宋佳音

摘 要: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充分了解认识学龄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给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健康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对幼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怎么给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此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具代表性的游戏类型。研究者把研究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的表现情况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幼儿游戏性表现的不同,找出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策略建议。期望这些建议将会对我们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提供一些指导作用。

关键词:角色游戏 游戏性 表现特征 策略建议

游戏,可以说作为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贯穿了孩子整个幼儿期的生活,甚至成年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教育更是和游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教育者对于幼儿游戏性发展的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忽略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幼儿的社会交往、性格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幼儿在游戏里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创设一个自由、科学的游戏环境?怎么培养、规范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这是本文所研究的方向。作为幼儿游戏类型里最常见的游戏,研究角色游戏对研究幼儿整体的游戏性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对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研究,希望了解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整体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角色游戏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独立地、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它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厨师、警察办案、买菜等,也被称为角色扮演游戏。但也有国外的学者把角色游戏定义的更详细,认为角色游戏包括“角色扮演游戏”和“戏剧性游戏”,但大部分学者和研究者认为的角色游戏就是指角色扮演游戏。艾里康宁这样给角色游戏定义的:它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一种游戏,在这个人为创造的环境里,孩子们通过扮演大人的角色或职能,象征性地反映出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也是目前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一种,本研究也采用了这种观点。一般情况下,在角色游戏里都有两个或超过两个的角色,角色之间有较多的联系和互动,孩子们正是通过这种互动,完成了角色游戏基本的“程序”。

(2)特点

在分析搜索的资料后,研究者总结出角色游戏具有三个特点,自主性: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主动性很强,基本上从选择角色、开展游戏、使用工具等都是幼儿自主决定的,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的。经验性:游戏的主题、角色、物品通常是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参与角色游戏就是对现实生活反映的一种活动,它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想象性: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是充满幼儿想象创造的过程,从角色的设定、角色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还有人为赋予某个具体的物体生命力,这些都具有想象的特点。

二、游戏性的概念

不同的人往往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游戏性”的概念也是如此,其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例如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性可以作为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游戏活动的依据。而利伯曼(Lieberman,1965)认为游戏性不仅可以作为判断一个活动是否为游戏活动的客观属性,还可以把游戏性看做一种个体的个性特征。而大部分学者认为游戏性既可以判断一个活动是否为游戏活动,也可以作为个体的一种个性特征。本研究选择利伯曼的观点,认为游戏性作为个体的个性特征,对个体而言,具有稳定性,但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具有一定差异的。游戏性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一是,明显的愉悦性。包括微笑嬉笑、表情专注积极、表情夸张(扮鬼脸等)、又说又唱手舞足蹈、兴奋(无明显夸张动作、表情)这五个方面。二是,社会自发性。包括对别人的接近友好、能与他人一起发起游戏、主动与他人一起合作、在游戏中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与他人分享玩物这五个方面。三是,认知自发性包括儿童创编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担任不同特征的角色、在游戏中变换活动、使用有创意的物品这四个方面。四是,身体自发性。包括运动能很好地协调、在游戏中行为很活跃这两个方面。五是,幽默感。包括喜欢主动逗笑别人、听到幽默语言后发笑这两个方面。各个维度包含的具体项目是借鉴巴尼特(Barnett,1911)编制的《儿童游戏性量表》(Childrenplayfulness scale)修订而成的。其中明显的愉悦性(manifest joy)表示幼儿对当时的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和乐意,脸上充满笑容;社会自发性(social spontaneity)指幼儿与团队里的人相处非常愉悦;认知自发性(cognitivespontanrity)指的是幼儿具有创造力、思维活跃的特点,给人感受很机敏;身体自发性(physical spontaneity)指的是幼儿很活跃,身体协调性较好,动作自然流畅;幽默感(sense of humor)指的是幼儿喜欢关注一些搞笑的事情,会开玩笑,懂得幽默的语言。

三、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征分析

(1)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征概括

1.幼儿在“明显的愉悦性”项目上的表现处于较低水平

经过实习观察研究发现,在幼儿“明显的愉悦性”项目上的表现中,“表情专注积极”的表现占比更大。“微笑嬉笑”的表现较少,“表情夸张”和“又说又唱”更是极少,甚至“兴奋”一次都没出现过。这说明幼儿大部分都能表现的很专注但不代表心情愉悦,因为面带微笑的幼儿和表达愉悦的频次都很少,从“兴奋”从未出现这一现象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结论,这可能跟老师过分追求“规则”的运用有關系。

2.幼儿在“认知自发性”和“幽默感”项目上表现很差

“认知自发性”和“幽默感”的有效百分比很低,在实际观察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而“在游戏中变换活动”和“喜欢逗笑别人”出现次数极少,“创编自己的游戏”和“听到幽默语言后发笑”则从未出现,在几个项目里得分处于最低,所以说表现的很不如人意。

3.幼儿在“身体自发性”和“社会自发性”项目上表现较差

在此项目上,通过实习观察发现幼儿“主动与他人发起游戏”出现次数较少,“与他人合作”和“与他人分享玩物”表现更是少之又少,而“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则一次都没有出现。由此可见,“社会自发性”发展水平也较低,但与“认知自发性”“幽默感”相比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可能这与教师教育以“认知”教育为主忽略幼儿的社会性和体育教育有关系,教育重心偏离。

(2)原因分析

1.教师的“规則和纪律”意识过于强烈

在幼儿园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游戏课相比其它课更难管理孩子,在孩子安静有规则学习和孩子有更好的游戏体验两个选择中,教师选择了前者。为了管理的更好更“有效”,或者说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孩子的“乖”,教师忽略了孩子游戏的本质,而是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成果。这样一来孩子既丢失了童趣,也丢失了发展的机会。孩子的天性被压制,失去了个性,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更无从谈起幼儿的“游戏性”发展的如何。

2.游戏总量不够

在研究者平时的观察中和本次研究期间,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太少,大部分都是知识类的课。当幼儿看到正在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时,大部分幼儿会表现的非常兴奋,甚至会“跃跃欲试”,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游戏时间太少,孩子的游戏心理得不到满足。孩子被“困”在教室,那么幼儿的个性、社会性、语言等方面怎么发展和培养呢?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给予幼儿足够的游戏时间。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现在的幼儿教师很多的通病就是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幼儿老师应该按照“保教合一”的目标去对待幼儿,而不是在每次开展游戏时,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去“管”孩子。有时候就是要放开,让孩子自由的玩一会。幼儿老师要和幼儿达成合作的关系进行游戏,在过程中互帮互助,保证幼儿的安全就行。俗话说“做得多,错的多”,老师要合理的介入游戏中去,不然只是起反作用,

四、教育建议

(1)对幼儿的管理要“收”“放”合理

教师在一线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思考如何把握管理的“力度”,一方面不能过于放纵幼儿让他们随心所欲,也不能管理的太严厉、太死板。幼儿园建立的规则、规范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习惯的幼儿,不是为了让幼儿“听话”,这不是最终目的。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自由和爱”应该是我们心里该有的概念。如何运用规则培养具有良好习惯的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掂量的。

(2)幼儿老师要培养科学教育理念,认识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为了满足领导或者家长的一切要求,过于注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是幼儿各种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虽然学会了一些数学、拼音等知识,但其实幼儿的知、情、意能力发展的水平不完善。对于教师这种不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幼教相关人员要培养科学的教育理念,了解各个时期幼儿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间,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不能忽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任何一个领域。

作为幼儿游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老师、家长要了解学习角色游戏的作用,了解它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与幼儿建立游戏伙伴关系,用正确的游戏态度去对待幼儿,把幼儿的人格发展放在心上,一定不能过分追求知识学习的程度,否则就会因小失大。

(3)教师要安排合理的游戏给幼儿参与

教师要充分考虑安排的游戏是否适合幼儿参与,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与幼儿的沟通,发现游戏课的不足之处。要认识不同阶段的幼儿适合什么水平的游戏。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去网上查阅资料,从理论知识的角度丰富自己。如果盲目的给幼儿安排游戏,只会带来反作用,使得幼儿厌倦游戏,严重的还会阻碍幼儿的游戏性发展。教师要培养科学的游戏观,做好幼儿教育的每一个部分,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盖秀灵.角色游戏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和教师介入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黄佩珊.浅谈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J].新课程·教师,2014,06.

[3]杨兴国.艾里康宁游戏理论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76-80.

[4]田甜.浅析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特点[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6

[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7.

[6]Efthimios Trevias,VAsilios Grammatiko,Nikolaos Tsigilis&Evridiki Zacho Poulou.Evaluating Playfulness: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hildren`Playfulness scale,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VOL.31,NO.1 Fall 2003:33-39.

[7]高洁.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8]Lieberman,J.N.Playfulness and divergent thinking: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relationship at the kindergarten Level,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965:219-224.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游戏性角色游戏
游戏性练习法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回归儿童本性 让音乐课更有情怀——小学音乐游戏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中职语文游戏性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