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绍霞 岳辉
摘 要:小学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特征,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很多数学知识点是晦涩难懂的,学生不易理解。而思维导图,能够借助于图形和联想对知识点进行处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较难数学知识点实现准确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描述与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 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由一个点发散开来,将文字与图像结合,将切合主题的各条线索运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利用不同粗细的线条和颜色将主题关键词、图像构建成网络状链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知识以简便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下面,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对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这一主题进行相关说明和阐述。
一、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概念知识教学中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其以理论内容为主,其难度较大,对于年纪尚小、理解能力偏低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实现准确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则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概念知识的高效化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学生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对相关概念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学生看到的是文字、图像结合的网络状链接,能够保障概念知识教学的有效可靠,提高学生对较难概念知识的理解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数量大约为500,这些概念是他们以后形成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越高,他们日后的数学知识也会更为顺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忽视基本概念知识、对基本概念无法形成知识网络、不能对概念之间联系市县深刻理解等问题,这时,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以及所学概念的延伸进行明确,实现数学概念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概念知识学习效率。
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解决问题教学中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的过程。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爱好来对思維导图进行设计。在绘制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思考,从而不断迸出新的想法,对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问题解决,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对于数学学科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解决问题教学也是数学新课标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处理好这一教学难点,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目的自然也无法达到。而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把握,使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教学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数学复习教学中
复习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且具有时间紧、密度高、容量大等特点。在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整合和运用整体学习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思维受限,难以达到预期的整体效果,在整合知识的过程中,也十分容易出现偏差遗漏等现象。而且,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一个单元中包含着诸多小的知识点,且分散在不同的课时,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难以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体系。而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笔记进行整理,将自己的思维准确且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时,我们要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即,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有动手和思维的机会。由于思维导图具有个性化、发散性特点,所以学生在绘制时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绘制出符合自身个性的思维导图,如树形图、知识树、伞状图等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在图中添加图形以及文字说明,也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如“四边形”这一中心词,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可谓是形态各异,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也充分享受到了发散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愉悦感,同时也有效梳理了自己的知识盲点。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具备学习工具强大的好处和优势,同时十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面对这门令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数学学科,应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樊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48-49.
[2]王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