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军
摘 要: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已经严重威胁到高校武术教育的存亡为了寻找解决当前高校武术教学诸多困扰的方法,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武术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期刊资料,也走访了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和武术教师,并向一些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讨教、寻求帮助,最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武术教学的经验完成此文。笔者认为,困扰高校武术教学的因素固然很多,比如:学生武术基础差、西方外来体育项目的竞争、武术教材选取的不合理、武术课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等等,但解决的办法也还是有的。笔者认为通过打造高校武术课堂完全体武术,直接重塑高校武术课堂就是其中一条简单可行之法;笔者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能和高校武术教育界的同行们互相交流武术教育教学经验,为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尽一份力。
关键词:高校 完全体武术 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85-02
所谓完全体武术,它包含两层意思。完,是完美的意思,用来描述武术教学的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匹配程度和武德从形式到行动转化的程度;全,是完整无缺的意思,用来描述武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具体来说,完全体武术就是在一个授课周期内(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武术教学内容上包含有武术理论知识、武德教育、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攻防演练、擂台武术技术(散打)这六大板块,同时,关于武术理论和武术礼仪的教学和考核,绝不流于形式仅仅写在教案或其他教学材料上,必须要具体化,量化,在考核时能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在六大板块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选取与教学对象最匹配的内容充实到各板块中,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堪称完美,是为完全体。
1 完全体武术在高校武术课堂的实施构想
1.1 按照完全体武术的构架制作学期武术课教学计划
首先要在武术学期教学计划上保证完全体武术六大板块都有自己的教学课时,确保武术课六大板块的完整性,这才是完全体武术该有的样子。
1.2 武术理论课教材的选择要配合学校的育人方向,深入历史,有针对性,具现实意义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伴随着古代各种思想哲学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了很多技击思想和武术流派,这些要全部讲清楚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我们在选取理论教材的时候就要注意取舍。比如,医学类高校可以重点选择武术与中医文化,传统保健,穴位经络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开展;美术类高校可以重点选择武术与传统审美,武术动作命名的语言美,武术动作的形式美等相关的知识来开展。武术还与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思想有关联,只要根据本高校的特点,深入历史有针对性的选择武术理论知识的教材,这样就能配合学校育人的大方向,显的个性又有现实意义。
1.3 武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止于抱拳礼,而要落实到每堂课中,能够量化考核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
一提到武德,大家都会想到跆拳道的鞠躬礼,简直是不厌其烦又无可奈何。中国武术也有抱拳礼,那么是不是对老师或对同学不厌其烦的行抱拳礼就算是有武德了呢?当然不是,真这样做的话,也是流于形式了,中国人讲究的是察其言观其行,在于心而不在于形。武术课的武德中,抱拳礼的礼仪自然不能少,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上课表现归为武德考查的范围。比如,上课是否按时,服装是否规范,言行是否谦恭,对老师的要求是否认真对待,有没有旷课,早退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武德考核的内容,每次课做好记录,规定好每个项目的分值,到学期末作为加分或扣分的依据,从而将武德考核量化,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德行修养的作用。
武术理论和武德可以视为武术的灵魂,没有它们武术就剩下肢体动作了。
1.4 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和武术攻防演练三大部分的教材选择一定要科学,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大学生的武术基础普遍薄弱,很多都没有接触过武术,对于这群已经18,9岁的青年人,如果还像对待小学的小朋友那样去从马步开始,大量的进行各种步形、桩法、拳法、韧带拉伸等基本功练习,期待打好武术基础后再进行后面的教学,那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就是教师也失望,学生也失望。学生要学的,恰恰是教师想在学生基本功打牢之后才教的,不过学生在基本功和套路的反复大量练习的阶段已经对武术失去兴趣,上课消极怠工,懒懒散散,这也导致教师的教学计划完不成,最后,武术课在武术基本功和套路的教学阶段就走到了尽头,师生以失望的状态离场。长此以往,教师会觉得武术课只要教基本功和套路就好了,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能把这些学会就不错了,而学生觉得武术太累,太单调了,总是练基本功和套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笔者认为,既然小学初中阶段武术课已经严重缺位,那么高校武术的教学就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套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因为教学课时数太短,教学对象已经成年且武术基础太弱,而教学目标主要是强身健体,防身自衛,那么教师就没必要在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阶段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了。教师只需在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结束以后,正常进入武术防身自卫攻防演练阶段的学习,无论学生的基本功和套路学习是否能让教师满意,都不必在此阶段停留,只需在后面的学习阶段,每次课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练习就可以了,只要学生在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那么他们就是在前往强身健体的路上,上课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武术攻防技术,也就是学生期待的防身自卫术,学生对这部分感兴趣,学的也快。同时武术的防身自卫功能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魅力所在,是武术的个性,是武术存在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学其它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不必非得武术。这部分主要以技巧为主,教师在教学前先要精心选择跟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匹配的攻防自卫技术。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技巧,更要让学生明白,配合强壮有力的身体,使用技巧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要不失时机的诱导学生主动自愿的进行基本功,基本力量的练习。总之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把这部分内容教好。
1.5 武术擂台技术(散打)的教学不可缺,但是要因人而异
武术擂台技术,又叫散打技术,它是按照外来站立式搏击项目(拳击,跆拳道,泰拳)的擂台竞赛规则对武术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中国的站立式搏击项目,虽然源于中国武术,但是因为要迎合擂台搏击规则,在外在形式上已经与中国武术大不相同。每个学校的场馆条件也是不相同的,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武术室内训练馆,所以武术擂台技术的教学很难完成,但是武术擂台技术的训练并不是必需的,有馆就练,没馆就让学生了解武术擂台技术与武术其他技术的关系和渊源就行了,甚至当成武术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来教学也很不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2 结语
完全体武术是在当前高校武术课堂教育形势普遍不乐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高校武术教育模式,或者称为新的武术教学思路也可以。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强调高校武术课堂教育的完整性,将高校武术教育分为武术理论教学、武德教育、武术基本功教学、武术套路教学、武术攻防技术演练、武术擂台技术(散打)教学六大部分,并特别强调六大部分缺一不可。
第二,强调高校武术课堂教育的教学过程大于教学结果,六大部分的教学过程必须周全,认真落实,在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学习结果可以忽略。
第三,强调武术理论的教材选择要尽量本土化,要尽量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相配合,使武术理论的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四,强调武德的教育要体现在每堂课的行为表现上,要能够量化考核,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会使用抱拳礼。
第五,武术课的强身健体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共性,防身自卫才是武术的个性,散打是武术为满足特定竞赛条件的形态变化,高校武术课一定要重视发扬武术防身自卫的个性,它是武术课存在的根本,万万不可避重就轻,搞错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5):579-583.
[2] 杨建营.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73-76.
[3] 吉洪林,赵光圣,张峰.我国学校武術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探析——兼论对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91-97.
[4] 李富刚,涂琳琳,季浏.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13-616.
[5] 张峰,赵光圣,吉洪林.回归武术之本真——从技术取向再论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