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光
[摘 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资源数字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要求。以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理论知识内容较多且比较抽象,单纯通过讲授方式开展教学,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该门课程的教学,成为各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将数字化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数字化教学资料,组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改变教学模式,这使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得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数字化教学资源;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26-01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更多的是将知识、信息转化成为数字数据进行保存和传输。21世纪也是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教材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主要介绍PLC控制、气动、液动、变频器驱动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内容。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应从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特点和教学需要出发,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根据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开发该课程教学资源,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一、课程演示型电子教案资源开发
演示型电子教案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设计,集多媒体教学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与文本教案的整体性、具体性、简明性于一身,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开发演示型电子教案,可以将设备操作过程拍成图片教程,插入教案中作为典型工作任务示范,将设备操作过程在教案中展示出来。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好的演示型电子教案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开发
根据电子教案设计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内容和要求有教学项目名称、课件主体教学环节完整、内容设计科学、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件设计要体现“教学项目”理念、能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需要。课件要保证科学准确,交互稳定,画面和谐,要有美感,同时要突出功能性,不能喧宾夺主。合理使用按钮、图标、文字、窗口等交互界面,课件所需软件、超链接文档等。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更多地应用到理論知识的教学当中,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具体地了解课程所要讲述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三、教学案例资源开发
案例分析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和讨论问题的设计。如何结合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特点选取典型教学案例至关重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熟悉企业中常用设备的基本情况。案例在内容上要求选取各行业中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说明包括该设备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等。实际操作中,设计的问题要达到以下要求,即能够让学生归纳不同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流程、工艺要求;总结出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规律等。
四、微课资源开发
根据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资源、录制微课教程。微课设计与开发应注重典型性和直观性,教师要选择典型的实例,这些实例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在实际应用中,选题结束后要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现有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微课的设计。例如,要进行PLC的运行程序编写,可以先制作PPT再运用录屏软件将其录制成微视频,教师可以把这类微课放在学校共享网站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登录下载。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将这一类型的题目弄明白为止。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间,会有更多时间辅导更多的学生。
总之,开发数字化资源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是现代教育的新模式,教师合理、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度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调整了学习策略,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71-74.
[2]周玉滨,付国鑫,宋海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