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摘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阅读品格”包括外显的阅读习惯和内隐的阅读体验。在高职生英语阅读教学测评中,阅读品格考核评价要尽快与阅读能力考核一样有标准、有体系,并与阅读能力考核体系相互兼容和对接,才能对学生阅读学习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促进教与学。阅读品格评价模式,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注重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的态度、习惯、体验以及和学习对人的塑造,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质,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阅读品格;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52-02
一、英语阅读品格考核评价现状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上,三年时间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更需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兴趣、态度、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塑造,才能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王蔷和敖娜仁图雅将外语阅读素养定义为“阅读能力”加“阅读品格”。其中,“阅读能力”包含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与策略、外语语言知识、外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品格”包括外显的阅读习惯和内隐的阅读体验。其中的阅读能力组成部分以语言、文化为主,辅以技巧策略内容,较全面概括了朴素阅读观对阅读能力的理解,即阅读就是解码加理解。对于阅读能力考核评价,因其组成部分主要是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具体运用,已经有成熟、稳定的标准或测试体系,教师在这方面都比較熟悉,且这方面的权威题库也非常之多,如四六级真题、国才考试、托福、雅思考试样题等。而对阅读品格中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体验的考核评价一直没有形成体系,这方面的考核评价还处于零散、随意的状态,老师更多的是在平时通过观察学生阅读情况,给予一些提示与建议,但并未在一个相对稳定、规范的框架体系中进行准确评价和记录。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阅读素养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阅读品格考核评价也要尽快与阅读能力考核一样有标准、有体系,并与阅读能力考核体系相互兼容和对接,这样才能对学生阅读学习作出客观、全面的准确评价,从而促进教与学。
目前,以终结性考试为主的阅读考试,主要测试学生阅读理解的结果,从结果来评判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但是并不能从中了解学生的阅读观、阅读习惯、态度,还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阅读状况,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采取这样的测评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局限于工具型学习动机、考试型学习动机。在经历了这样的测评和考试后,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及核心素养,最终阻碍他们英语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尚待提高
大部分高职学生阅读能力还停留在低层次能力上,即掌握具体语言能力(语法、句子结构、词汇意义、连贯关系等),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低层次能力还未达标。不具备这些低层次能力,也就无阅读理解可言,更谈不上完成专科阶段专业要求的阅读任务。究其原因,一是高职学校相对于本科学校来说,入学门槛较低。在高考统计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学生在高职入学中英语水平较低,甚至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词汇量匮乏,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严重的偏科。其次,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考评要求较低。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以及英语考评标准较之本科学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相比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基础性学习,如语法、应用文写作等,而一些实用性英语则会安排在大三,但此阶段的英语已经不作为考试要求。在等级考评中,高职学校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考评要求较低。较低的考评要求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有限,也使部分学生形成了应试思维,只涉猎低层次的英语阅读材料,阅读中浅尝辄止,而一些实用性英语,也因为大三的实践学习或顶岗实习等,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将其吸收,并真正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阅读能力。而这些是高职学生阅读品格评价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高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存在一定的偏差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阅读品格的两个要素: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的各项指标上,同样不达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低层次能力,导致阅读惰性、阅读恐惧,反之亦然。而在调查交流中,学生只认识到语言因素限制了英语阅读能力,而没有意识到阅读品格缺陷对阅读发展的极大阻碍。阅读惰性、阅读恐惧以及阅读低能,三种主要症状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学生阅读的轨迹正如外语教育家Rivers为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外语阅读的基本规律,即“阅读的良性循环”和“阅读的恶性循环”。要克服阅读惰性、阅读恐惧,除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智力水平,还要在塑造阅读品格上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对阅读习惯、阅读体验两个要素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与测评,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此外,高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还存在着英语价值观偏差以及自我行为约束偏差。许多高职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高职英语阅读只是一种应试教育,是为了毕业来进行的修习科目,而非将英语作为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以及认识世界的窗口,这种错误的英语价值观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错误的英语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而心理又会让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偏差。较之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英语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既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阅读品格的养成,且不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那么,如何进行阅读品格的评价呢?
三、阅读品格考核评价模式构建
围绕阅读品格两个维度: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对各维度的各项指标制定标准,设计学习任务。
(一)阅读习惯考核
通过制订学习计划、课外阅读情况观测记录、阅读行为矫正训练等方式,考查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情况,定期检查和评价,评价方式以评语和等级来表示。在对阅读习惯的考核中,既要对学生的客观考评进行一定的量化考核,如对阅读素材的考试、课余阅读素材的作业和考核等,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主观行为、习惯、偏好等进行质的考核和主观考核,如学生阅读的状态,阅读偏好、对阅读中准确定义的把握、关键词的提取、对阅读的负面行为和偏差的表现以及纠正情况等。总之,在整个考核过程中,高职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以此为主要出发点,积极完善主客观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英语阅读品格评价体系。
(二)阅读体验考核
通过导学案以简洁的文本来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与学过程中任务的高度明确性和指向的清晰性,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定的框架设计内高效进行,导学案包括阅读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相关参考资源,导学过程有教师精心设计的各项学习任务,有阅读技巧的操练、语言文化信息的处理等阅读能力方面的考查,同时还有能反映学生阅读体验方面的任务内容,并以开放性的题目形式表现,如 pick up the meaningful sentences;impressive words/parts以及reflection 反思环节,反思包括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阅读内容的反思。贯穿整个导学案,老师渗透了学习方法引领,通过系统实践訓练,逐渐掌握阅读技巧策略、主动发现、主动思考,学生借此对所上阅读课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阅读课上所接受的知识、方法及感悟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可以展现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在考核评价上可以考虑侧重对学生阅读态度及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这两个阅读体验要素的指标上。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文化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丰富阅读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制订活动方案、具体任务及完成要求和标准,将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教学经验,开展相关的英语阅读训练及评价。信息化教学是目前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也是英语阅读最重要的评价工具。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如电脑、微信、多媒体、白板等,将阅读素材结合影音资料、图片等,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可以降低阅读难度,如图片、影音资料等,可以使学生脑海形成一定的画面感,既而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解。(2)丰富的影音资料、图片、文字相结合的阅读素材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特别是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检索自己所需的英语阅读素材,极大地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英语知识,使他们更加热爱英语阅读。(3)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阅读品格评价进行数据化分析,并可以适时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对学生阅读品格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举办阅读交流沙龙、英文主题报刊设计、课本剧表演等课外活动,也是打造阅读品格的重要手段。举办阅读交流沙龙、对英语主题报刊设计、课本剧表演等,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的方式积极融入英语阅读中,在具体实践中加深对英语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这种趣味性的实践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阅读交流沙龙,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可以间接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当然在对英语阅读品格的评价中,还需要以“重在参与,不断提高”为原则,以参与的程度、积极性为首要评价标准,旨在让更多学生爱上阅读,最终会读、享读。
在高职生英语阅读教学测评中,构建阅读品格评价模式,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注重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的态度、习惯、体验,以及学习对人的塑造,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质,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丽.高职院校英语阅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2):121.
[2]敖娜仁图雅.英语阅读有效评价模式[J].英语学习,2016(2):38-41.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冯照.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探究[J].英语学习,2014(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