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思想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实效性的观察与思考

2018-06-11 10:48封寒熊国保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实效性翻转课堂

封寒 熊国保

[摘要]如何依托翻转课堂思想改革高职思政教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促进、个体发展与集体进步兼顾等多种手段。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课堂参与度低、不善于追问等现状也严重影响了高职思政课堂“翻转”的效果。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探索多元化教学手段、坚持动态考核、小组协同发展等措施,让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在团队合作、互动交流等情境体验中获得道德养成。

[关键词]翻转课堂;思政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82-02

一、高职思政教学翻转课堂的探究

课堂能否顺利“翻转”,课前理论学习是关键。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理论学习的耐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善于进行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归纳。大多数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教学实则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其他人因无法融入教学环节而成为被隔离的“局外人”,难以实现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所以,解决好学生课前学习问题成了高职思政课继续“翻转”下去的关键所在。

(一)“翻转课堂”理念与高职思政教学的要求契合度高

翻转课堂中的基础理论学习由学生课前自主完成,课上教师根据项目要求,让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感悟知识,学生做到了由“接受知识”到“建构知识”。翻转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步调控制学习,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开发者、教学帮助者、指导者转变。

高职学生知识积累不够,不善于独立思考且学习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学生更乐于接受“做中学”的方式。当前,思政教学改革要求突破原来以背诵固有概念、书面考试为单一手段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更重要的是把正确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做到“知、用、行”合一。“翻转课堂”理念正契合了高职学生学习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熟悉的教学元素融入实习实训、校园活动、课堂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获得更真实、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有较高的融入度和获得感,在“学而时习之”中提升道德水平。

(二)我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1.以知识点为基础,线上线下相互融合

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慕课”平台,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策划、制作和出演了丰富的教学视频。包括教师录制的“百家讲坛”、师生座谈访谈、教师与玩偶的对话和论辩等各种生动有趣的网上教学资源。学生按进度要求定期登录完成课程学习和相关答题。另外,学生还要进入讨论区参与互动,并选择答案互评。教师则需要发帖回复学生网上提出的问题。线下课堂结合“慕课”专题内容和学生的问题反馈,由教师引导,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将仍存疑的知识点深入探讨。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和梳理,让学生学会理性、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到知识的迁移和观点的明晰。

2.以专业为抓手,校内校外相互促进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是在校学习的重点。而思政类公共课程大多宏大叙事、有名无实,只要考试不挂科就行。近年来,江苏农林思政课程教师致力于探寻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依托学院技能大赛平台开展思政教学比赛,根据各专业特点制订比赛规则。如让农学专业学生考察家乡新变化,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撰写调研报告,并以PPT的形势作展示汇报。要求艺术专业学生演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经典或进行爱国主义电影配音。而要求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录制、拍摄校内外实践课的场景并制作视频课件。我们将技能大賽的获奖作品届届留存,并作系列展播,让学生共同观摩学习。

3.以网络为平台,实现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工具为我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极佳平台。在“公共”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与教师取得单线互动。学生只要网上登录智能手机,即可给思政教师留言或发帖,老师也能随时应答,实现非面对面的一对一指导,兼顾了学生的差性异和层次性,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因材施教,全程育人”的教学目标,特别适合善于质疑问难、拓展学习的学生。

4.我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思政课翻转课堂在我院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三方面的问题:(1)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学习定力和韧性不足,在任课教师反复督促的情况下,前半学期的课前学习尚能坚持,后半学期明显出现“视觉疲劳”的现象,很多跟不上教学节奏,致使课前“慕课”学习大打折扣。这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的参与度和深层知识的继续学习。(2)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中、西或北部偏远贫穷地区,学生普遍胆小内向。学生大多认为课堂就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学生甚至在内心暗暗指责少数“活跃分子”为“逞能”“爱表现”“异类”,少数学生还因此被同学疏远,带来很大困扰。(3)基础教育阶段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不会反思、追问,课后讨论总体参与度低。很多学生认为讨论题没有标准答案,不算“正经”作业而不肯参与。虽然教师一再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追问,但能够课后一对一网上向教师请教的学生较少,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二、高职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面对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和思政教学的复杂要求,照搬常规“翻转课堂”模式到高职院校,显然不接地气。如何将思政教学元素植入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中,通过符合学生要求又乐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料及活动参与过程中激活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促进“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以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实现“自主学习基础理论—投身情境体验—获得理论认同—指导日常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的教学目的。

(一)优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课前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手段。当前,学生已习惯于各种网络资源的学习和线上交流活动,这更好地满足了“不爱书本”爱“影像”的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优秀的PPT、录像、动漫、访谈等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很多中外纪录片影音资源给学生提供了重现历史、纵观全球的渠道。学生由此可知系统理论的源头、理论发展的脉络及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似乎给较难懂的理论注入了生命,理论不再是几个重要历史人物推动其“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和人民的双重作用下“自主生长”的。这样有生命、有温度并在不断持续“成长”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改变学习时的“虎头蛇尾”现象。另外,还可以模拟网络游戏的闯关模式让学生参与网上答题,分数计入课程总成绩。通过“玩中学”,实现检验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坚守“同一性”要求,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与数学、化学等通过理论讲解、例题训练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课程不同,思政课是以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为专题进行讲授的,各章节间基本没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只有通过教师讲授,激发道德需求,学生主动、用心地理解理论,达到对理论的高度认同,才能进一步指导行为。翻转课堂用于思政教学,有时会给人“乱翻”的嫌疑。也就是说,在设计活动时过于强调“有意思”而舍弃了“有意义”,大家热热闹闹地“玩”过后,却根本寻不到教学内容的影子。所以,思政课堂“如何翻”,“同一性”是根本坚守,即通过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化以培养高尚的人格。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均要以是否含有符合教学主题要求的必要教学元素为前提,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形神兼备”,学生乐而有得。

(三)使用动态考核,发挥全程推拉作用

传统思政教学仅通过学期末卷面考试给出课程成绩而饱受诟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课堂上所学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有限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高职思政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要求必须改革原有的考试方法,使全程、动态的考核渗透到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管和督促作用,既能体现学生是否能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量,更重要的是能直接呈现学习者在整个过程中的用心程度和学习效果,即学习的质。以拉动“好进者”领着走,推动“后进者”跟着走,充分发挥考核的全面、整体性作用。如课前学习环节中,学生是否完成指定视频、课件、微课等内容的学习,是否认真答题及答题正确率(包括各知识点、单元、期中、期末四个部分),是否参与讨论、追问和答案互评,这一系列环节都被计入考核成绩。课堂活动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及在整堂课中的作用发挥。实践课更多考查学生在活动的策划、组织、总结等环节中所做的努力和成效。如果学生能在各大相关思政课活动中参与并获奖,也给予一定的附加分,并算入最终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总成绩生成电子证书(包括不合格、及格、良好、优秀、优秀+五个等级,证书上有可认证的二维码(学生就业时可在简历中使用)。电子证书发到学生邮箱,学生还可以提出纸质证书的申请,由学校指定第三方负责印制并邮寄给学生。通过“证书激励”,可提升漠视讨论和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后进者”的“活跃度”,自然会有更多的“观众”走上舞台成为“演员”。

(四)坚持协同发展,实现学习的互联互通

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是真正实现了体验式教学,但个人的理解、感悟和提升毕竟是有限的。高职思政翻转课堂要求通过学生异质分组,在讨论或争论过程中,学生思考各小组有代表性的观点,不断进行知识的加工、整合和迁移、创新,这不但拓宽了学生思考的维度,更教会学生懂得怎么做到“理越辩越明”。激励部分学生对讨论后仍存疑的内容向教师发问,培养更多学生善于追问、深入探究的习惯。小组讨论的形式也给予那些不善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的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他们能在熟悉的组员面前敢于开口,通过自信心的建立和提升,试着走上更大的平台。课外实践活动离不开各类學生小组的合作,根据活动需要进行分工,大家必须“各司其职”,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也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2]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实效性翻转课堂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