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王丽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虽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改革依据,但效果却与社会的期待相距甚远,问题在于改革一直未能以职场的需要来引领,片面追求高分,脱离实际。大学英语实效性教学策略根植于“输出驱动假设”,以实用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着重破解说、写、译等技能教学瓶颈,以输出带动输入,用说、写、译活动盘活英语教学全局。实施以输出为导向的实效性教学策略,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可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输出驱动假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6-0105-05
1 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2007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作为高校组织、实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求》在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应用技能、英语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有比较明晰的规定。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中的描述则更体现出其高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实际上,教育部从2002年以后就已经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以读写为主”修改为“以听说为主, 全面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这充分说明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工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迎合职场需求的实效性英语教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从《要求》实施几年的结果看,成绩斐然,但问题也不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项调查了解一下职场的要求与学生的英语能力之间的差距。
调查一(文献调查):2008年,李勤、王建成、邢彬等人实施了“大学生英语职业应用能力的职业需求趋向性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现有人员的口语能力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翻译能力,最后是听力,而在岗员工的听、说、译能力却不能令人满意。[1]
调查二(媒体调查):文汇报记者樊丽萍2010年7月2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热衷考证忽视专业素养 大学生英语水平‘虚高”的文章,文中记载,复旦大学徐老师在批改大三学生选修的心理学类双语课程期末考试卷子以后颇感失望:30多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仅有18个人能看懂试题,而能全部用英语回答的只有2人。[2]
調查三(校本调查):笔者对江苏理工学院最近几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结果做了个统计发现,经过两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在逐年进步。然而考查发现,成绩在425分以上的学生中超过半数的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尤其是说、写、译等输出性技能水平与职场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虽说已经进行了多方改革,其实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魔棒”,不少学生们仍以追求证书为主要动机强迫自己学习英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语言知识和考能上,而关键的说、写、译等输出能力却未能得到足够的操练,结果是分数上去了,交流、交际能力却停滞不前。2010年,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全国英语培训市场调查报告》中记录,84.7%的被访者认为,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要求应具备口语交流能力和读写能力。96.3%的被访者认为,今后英语培训应向应用英语发展。2016、2017年的相关调查显示,相关数据虽有小幅变动,但情况大抵近似,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口语、写作以及翻译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学生迷信证书效应,企业要求员工具备语言实战能力,社会期待英语要学以致用,如此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英语究竟怎样教如何学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2 实效性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从本质上讲,英语是一种人类用来思维和交际的有声符号系统,而要习得或学得这种语言,一方面,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大量接受语言听觉和视觉的刺激,熟悉英语语言思维习惯,完成有效输入过程;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的任务或活动的驱动下完成足量的语言输出,进一步检测自己的语言能力,熟化自己的英语应用技能,完成模拟应用过程,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调查显示,我国各种层次的英语教学大多重视语言输入关口,而输出操练则关注不够,在听、读练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说、写练习。受到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的影响,至今语言教学界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要语言输入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就会自然而然获得发展。事实上,无论是在母语还是外语环境中,即使学习者长期接受语言视觉和听觉刺激,未必就能顺利完成得体的笔语和流利的口语任务,所以,要实现《要求》提出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就有必要在完成输入过程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输出活动。
关于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1995)有过这样的表述:“语言输出能够增加语言的流利度,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揭示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思能力”。[3]我国学者文秋芳(2008)在Swai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她关注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与平衡问题,把外语学习与职场能力需求挂起钩来,将语言输出与语言学习的动力源联系到一起,她认为:(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2)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该假设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3)从外语教学角度,该假设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4]由此可知,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更注重语言运用的本源性和驱动性,它揭示了语言输出的意义和价值,顺应了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理所当然成为实效性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3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实效性教学策略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中,说、写、译被公认为最有实用价值但又最难以掌握却又不得不学习的输出性技能。面对有一定基础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师以职场为导向,以输出为驱动,采用以“输出驱动假设”为理论基础的实用性教学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化知识转化,是突破说、写、译瓶颈的重要法宝。
3.1 采用非限制性“伙伴交际法”改善口語表达能力
口语是语言的输出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最直接最原本的交流方式。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至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拥有强烈的口语习练兴趣和动机;(2)要有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3)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去看、读、听目的语;(4)获得大量的非控制性口语训练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助动器。动机是激发、维持行动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推动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媒体改变材料的呈现形式,利用真情实景诱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有必要进行示范和引导,比如:如何将刚刚学过的句型或词语运用到一个话题的讨论之中,又如何把对一个话题的讨论扩散到更多的现今热点话题上。在口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需要足量的信息输入,但不应在输入阶段停滞不前,因为真实的交际能力源于真实的交际练习,真实的交际练习讲究的是情景和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询问和对答即时性,这是一个把内存的信息不断外化的过程,非控制性操练被认为是最接近真实交际能够有效促成信息外化的口语习练方式。
口语操练一般经过控制性活动(controlled activities)、半控制性活动(semi- controlled activities)、非控制性或交际性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控制性活动侧重语言的形式和准确度,半控制性活动侧重语言表达的意义性。无论是第一阶段的机械性操练还是第二阶段的意义性操练,学生大都在教师的安排下跟着教材的程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练习。即便如此,这样的练习仍然缺少交际特征与功能。在各种课内外口语活动中,“伙伴交际法”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语习练方法。“伙伴交际”(peer-interac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熟悉的同伴聚在一起进行的一种轻松自由的言语交流。鉴于“伙伴交际”的非控制性特点,伙伴间的操练不存在羞怯和畏惧心理,学生普遍积极参与,指出问题不难为情,乐于接受同伴的纠错,大家都能在活动中受益。语言学家依萝拉(1989)对此十分认可, 他认为“伙伴交际法”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
“伙伴交际法”可以在课内结合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实施,但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师资普遍配备不足,各校大都采用大班教学,且没有专门的口语课,学生少有机会在课堂上操练。针对这种现状,教师有必要打破口语练习的时空限制,把课内的部分时间拿来示范、检查和展示,鼓励学生将课外或第二课堂作为口语训练的主战场,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口语操练任务,在内容主题和表现形式上给学生予充分的选择权,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5]
“伙伴交际法”自由、灵活,易于实施,学生在交际中容易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交际活动之后又能促使自己去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不断修补原先的言语缺陷,从而达到改善表达技巧的目的。此外,职场的能力要求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动力,教师应利用好语言使用的驱动功能,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
3.2 利用语言输出的驱动功能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是另一个重要的语言输出行为,它是信息传播、交流与储存的重要手段。纵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现状,可以发现,其书面语大都文理欠通,不易看懂,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四个:(1)语言输入质量存在缺陷。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量不可谓不大,但这些输入大都缺乏有效性,致使信息无法长期储存和永久内化,更谈不上可持续输出。(2)未能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汉语的语法、词汇、语篇等对英语写作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两种语言的形态变化问题未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所以写出的东西多半是汉式英语。(3)语言的输出量过小。据统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阅读量与写作量的平均比例是100:8,最大的比例不过100:15。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尚未成为语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表达能力的建构者。(4)阅读与写作的生态关系被切断。阅读和写作是交际活动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和相互依存性,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语言学习不可能得到深化,表达能力就无法获得提升。
许多英语学习失败的案例并非因为输入不足导致,反而是由于输出缺失造成的。由此看来,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抓住源头(输入)的同时,还要重点解决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输出)。根据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原理,当英语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宜采用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以输出为导向的教学,能促使学生把自己所读、所看、所听到的语言知识有效地内化,并利用内化了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实现交际能力的外化。学生在输出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之后又产生新的动力。同样地,写作过程中表达能力的欠缺又会反过来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由写到读,转而从读到写,再由写到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在输入与输出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提高。这是一种利用“输出成果”带动“输入行为”、以“输出激情”驱动“输入过程”的教学策略。
利用职场的写作要求来驱动学生写作,是实效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另一个策略。从以往的经验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四、六级考试要求进行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写作成绩,不少教师按照四、六级考试写作题型来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应试辅导,忽视了职场的需要,忽略了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结果,学生毕业时面对各种需要用英文写就的证书、证明、报告单、自传与简历、求职信、应征信、申请书、邀请函、感谢信、慰问信和致辞等往往一筹莫展。语言学习心理研究表明,语言的真实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和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脱离实际的语言学习往往让学习者丧失成就感、自信心和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及早让学生了解这些英语应用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以此为动力源,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务实的写作训练中。
3.3 以职场的要求为驱动力促使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翻译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双向综合行为,它最能反映外语学习者的综合实力,所以只要是外语学习者,一般都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随着国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职场对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视几乎等同于英语口语能力。迫于形势,教育部新版《要求》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等级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教学已经跳出了英语专业的圈子。为满足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一些条件好的重点高校已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翻译技能教学和培训,但对于众多普通高校来说,这仍是新生事物,大学英语开设翻译课,将涉及许多基础性、系统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比如:大纲的修订、课程的重置、教材的选编、内容的增减、教法的改进和师资的调配等都需要同步跟进。目前所能做的是,在常规的教学中尽可能兼顾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据专业特点扩充教学内容,增加实用性强的翻译练习,因材施教。此外,还可以开设实用翻译选修课,为部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提高翻译能力创造条件。
职场的要求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教师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主动顺应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以滿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见习和实习过程中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职员翻译能力的要求,并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翻译工作,以此培养兴趣,积累经验。实验证明,在以输出为导向的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在任务完成之后产生自信与满足,形成一种近景动机,这是任何输入活动所难以企及的。
在以实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要求面面俱到,则可能面面达不到。既然是非英语专业,那就要根据软硬件的配备状况以及现实需要,把重要和急需的技能学到手。鉴于此,大学英语翻译课的内容和方向应有主次之分,基本原则是:笔译为主,口译为辅;实践为主,理论为辅;非文学翻译为主,文学翻译为辅;英译汉为主,汉译英为辅。所谓笔译为主、口译为辅,主要是考虑到口译教学对师生和硬件的要求太高,一般院校不易实施,相比之下,笔译课就比较简单易行,而且有更宽阔的应用场合。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的讲解只需少而精,翻译实践要占主导地位。实效性翻译课的体现,应更多地反映在所翻译的材料和内容上,如经贸专业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并翻译经贸文本,机械专业的学生也应把机械方面的资料当作翻译对象,这样做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又能深化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更多接触的是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英文文献,所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英译汉上,这与国外翻译培训机构盛行“把主要精力放在将外语译入母语上”的做法是一致的,既符合学校和职场的实际,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4 结语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应当也只能把它当做一种工具来教和学。英语的教和学涉及听、说、读、写和译等五大基本技能,其中,说、写、译是语言的终端输出,是信息传达的外在形式,是外语水平的集中反映,是职场对外语人才的关键技能要求,恰恰也是学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方,这是我国英语教学多年来奉行“重输入,轻输出”策略的结果。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改变这种教学策略,着重解决输出问题。我国学者王初明早就察觉到英语教学输出贫乏所带来的弊端,于是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强调英语的使用”[6]的主张,推出了著名的“写长法”,其以写促学、以输出驱动输入的提法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外语教学界。本文所阐述的教学策略,得益于王初明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也受到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的启发,但主要是以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为基础。尽管实验已经证明这些教学策略是可行的,但毕竟是以“假设”为理据,它们的实效性仍需更多的实践来检验。
参考文献:
[1] 李勤,王建成,邢彬.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需求趋向性的调查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7.
[2] 樊丽萍.一味热衷考证忽视专业素养 大学生英语水平“虚高”[N].文汇报,2010-7-23.
[3]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H G Widdowson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25-144.
[4]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 2008(2):2.
[5] 姚丹.“伙伴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1(2):46.
[6]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