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秋 李玉珍
摘 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高职院校对师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也逐年递增。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主力軍,其教育教学水平影响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现状及成因,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职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解析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原因,为构建青年教师培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问卷调查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分析”(项目编号:201618Y05);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卓越校建设背景下湖南高职学院卓越教师培养策略的构筑研究”(项目编号:XJK17CZY030)
作者简介:肖怀秋,男,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师资培育;李玉珍(通讯作者),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课程教学、高职教育师资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3-0049-06
“师兴则校兴”,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常指专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是高职师资队伍的主力军。[1-3]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教师总数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且在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更高,他们担负着80%的教学任务,大多在35岁以下。[4-5]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大多数青年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6]如何基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现状及内在需求,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创新高效的培养机制,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剖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困境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可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制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育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7份。调查问卷主要来自于湖南化工职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湖南有色金属职院等湖南省内高职院校。被调查的青年教师男女比例为38.78:61.22;26~40岁的占93.87%;硕士及硕士以上占67.35%;入职年限10年的占75.51%;来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的占59.18%,哲学、经济学、法学的占22.45%,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的占14.29%;中级职称占42.86%,副高职称占28.57%,初级职称占22.45%;已婚占85.71%;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4 000~
6 000元之间。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青年教师成长总体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在工作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为工作负担重(73.47%)、教学和科研经费短缺(53.06%)、职称职务晋升机会少(53.06%)、发表学术论著难(46.94%)、领导不重视(32.65%)。在“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方面,有65.31%的人选择“比较喜欢,愿意努力”;有30.61%的人选择“热爱,愿意终身从事”。在“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方面,有63.27%的青年教师愿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有34.69%的人愿成为专家型学者。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方面,有42.86%的人发表论文在5篇以下;30.61%的人发表论文数在6~10篇;22.45%的人发表论文10篇以上;还有4.08%的人从未发表过论文。在“主持或参加省级及以上课题”方面,有10.2%的青年教师从未主持或参与过任何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2项以下者占38.78%;3~5项的占38.78%;5项以上占12.24%。在“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方面,有51.02%的青年教师未出版过任何著作(或教材);出版1~2部和3~5部的分别占38.78%和6.12%。在“没有科研项目主要原因”方面,有59.1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项目来源渠道和欠缺研发能力;有20.41%的教师认为对科研不感兴趣。
(二)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年承担课程”方面,有93.88%的教师每年承担课程在2门及2门以上。近3年,每周平均授课时数在20节以上的占16.33%;16~20课时的占48.98%;11~15课时的占22.45%;每周10课时及以下的仅占12.24%。关于“一学年中教学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比重”,有44.9%的人认为,占到2/3以上;有38.78%的人认为,占到了1/2~2/3。
在“影响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主要因素”方面,有71.43%的人认为,是“教学任务多,没精力写”和“自身科研能力还不够强”;46.94%的人认为,是“英文障碍比较大”;36.73%的人认为,是“学术声望不高”;24.49%的人认为,是“缺乏人际关系”。 在“影响青年教师科研快速发展的原因”方面,有73.47%的人认为,是“疲于应付教学”;53.06%的人认为,是“自身缺乏研究方向”;40.82%的人认为,是“科研硬件设施缺乏”;44.9%的人认为,是“学院引导不够”。而在科研条件方面,认为“学校纸质与电子图书能满足科研需求”的占77.55%;认为“学校的科研设备与仪器能满足您的科研需要”的为79.59%。
(三)教师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数据分析
在 “影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方面依次为:超负荷的教学压力(67.35%);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情绪影响(57.14%);行政化、官僚化的学术管理体制制约(53.06%);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48.98%);较大的科研压力(42.86%)。在“学术研究方向领域”方面,有34.69%的人非常明确;正在确立和不明确的为61.23%;还有4.08%的人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研究方向。
(四)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数据分析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青年教师培育方面的制度措施评價”方面,有40.82%的人认为,比较可行,但仍需创新改进;有32.65%的人认为,尚能接受,但缺少长远规划;仅有6.12%的人认为,制定得好,执行得好。在“没有实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原因”方面,有73.47%的人认为,是“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能力发展”;51.02%的人认为,是“自身条件及能力的制约”;44.90%的人认为,是“缺少发展机会和空间”;36.73%的人认为,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24.49%的人认为,是“学校不够支持和重视”;20.41%的人认为,是“个人没有明确目标”。
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方面,有53%以上的人认为,可采取国内访问研修或国(境)外进修;40%以上的人认为,参加教研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技能竞赛或学校集中培训、攻读博(硕)士研究生等是重要的渠道。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集体研讨、自己研究、领导督导组听课指导、观摩优秀教师课程、参加教学理论与技能培训等是重要的提升教学水平的途径。
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是否健全”方面,有73.47%的人认为“健全”;26.53%的认为“不健全”,应从进一步加强完善青年教师的激励措施、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科研课题申报培训、加强经费保障、关注高职教师队伍中偏好教研而不擅长科研者、减少老师授课时数、让老师多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等方面进行强化。在“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与进修”方面,有70%以上的人认为,应加强“本专业知识更新”和“现代教学方法训练”;59.18%的人认为,应加强学科学术前沿知识的培训;42.86%的人认为,要加强学术研究方法培训。在“出国或境外进修(留学)的时间”方面,有57.14%的人从未出国或境外进修(留学)。
在“影响青年教师培训、进修的主要因素”方面,有67.35%的人认为,是没有时间;65.31%的人认为,是没有政策;61.22%的人认为,是没有经费;34.69%的人认为,是学校不支持。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的关键措施”方面,75.51%的人认为,“领导必须从战略角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必须建立系统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71.43%的人认为,“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61.22%的人认为,“学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和“教师本人必须奋发自强、努力完善自我、提高自我”;53.06%的人认为,“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并形成青年教师成长的浓厚人文氛围”;48.98%的人认为,“学校必须采用一系列适当有力的约束激励措施”。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不知道如何实现职业目标,仅6.12%的青年教师制定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73.47%的青年教师由于各类原因没有实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51.02%的青年教师认为,自身条件及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帮助青年教师构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二)教学技能、职业技能欠缺及教学任务繁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主要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来源于企业的相对较少,他们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动手能力相对薄弱,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此外,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急增,生师比保持较高水平,青年教师需承担极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教师有93.88%的人每年承担课程在2门及2门以上;近3年,每周平均授课时数在11节以上的教师占87.76%;一学年中教学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比重达50%的教师超过青年教师的60%。沉重的教学负担迫使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承担的教学任务,思考研究方向和参与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科研。
(三)科研目标不明确,自身科研素养不高,科研平台不足
在关于“科研目标确立”的调查中发现,青年教师有53.06%的人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有71.43%的人认为,自身科研能力不够强;还有部分青年教师认为缺乏良好人际关系及英语障碍也是影响自身科研发展的重要原因。调查访谈还发现,有20.41%的青年教师对科研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读硕士、博士期间科研项目做得较多,存在倦怠,或由于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方向难度较大,花费大量精力才勉强达到硕士、博士毕业条件,对科研失去了信心,这一情况在笔者调查的学校及笔者所在学校得到了部分印证。访谈中还发现,部分来自高校的硕/博士入职2~3年在科研课题申报及论文发表方面几乎为零,而他们在读硕/博士期间的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子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有34.69%的青年教师愿成为专家型学者,由此可以看出,来自高校的青年教师在职场之初还是愿意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的。然而调查却发现,“教学任务多,没精力写”“自身科研能力还不够强”和“英文障碍比较大”等成为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绊脚石”。此外,在关于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成长的因素方面的调查发现,有40.82%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硬件设施缺乏”是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科研平台不足是影响青年教师科研的重要原因。
(四)青年教师培育制度不健全
青年教师的成长既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更有助于青年教师个人的成才。调查结果显示,34.69%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不支持青年教师培训进修;40.82%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虽然采取了青年教师培育措施,但措施实施效果值得深思;36.7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青年教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甚至有24.49%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不够支持和重视”。因此,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五)社会偏见
社会上对高职青年教师存在偏见,高职青年教师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得不到社会一致认可。調查和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教师重心应放在教学,而不是科研,只要搞好教学及教学改革就可以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科学研究不重要,甚至有部分人极端错误地认为,高职院校就不应该搞科研,只需要搞好教学。访谈中还发现,有些青年教师反映,企业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倾向于选择与本科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存在偏见。此外,部分期刊对发表论文的作者有一些硬性要求,如要求是博士或高级职称,或是本科院校的博/硕士,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存在“歧视”。由于青年教师的论文发表“困难重重”,给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课题申报和职称晋升等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对策分析
(一)引导青年教师构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可分为环境适应期、成型稳定期、创新发展期和提升成熟期4个阶段。[7]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青年教师由于对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等不熟悉,处于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环境适应期(入职后的1~3年),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迷茫。为了促使青年教师更快地度过环境适应期,引导青年教师构建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如笔者所在学校给所有新进教师配备了一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作为其入职后第一年的指导教师(称为“导师制”)并颁发指导教师聘书,给予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悉心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较快地度过环境适应期,并帮助青年教师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与工作计划。作为2017年学校新进教师的指导教师,笔者通过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交流,鼓励其在教学技能、实践技能以及课题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尝试,从实施效果来看,还是卓有成效的。笔者指导的青年博士很快地站稳讲台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申报等,并取得丰硕成果。笔者建议,除新进教师外,入职3~5年的青年教师也可根据其成长情况配备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给予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和指导,使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1.减轻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访谈时,青年教师普遍反映教学任务繁重。调查结果显示,83.68%的人认为,“教学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比重”超过了50%。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教师除承担课表可直接体现的理论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其它教学工作,如学生技能抽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教师技能竞赛、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证等。可以说,青年教师肩负的教学任务是极其繁重的。青年教师在访谈中谈得最多的就是期望减轻教学工作量。由于教学任务繁重,青年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首先要减轻青年教师的工作量,使青年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做科研,去做职业技能提升,去做社会服务等其它工作。
2.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培训。由于青年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把握不准,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对于纯理论学习兴趣不大,但对于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却有深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就十分必要。建议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可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教学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培训过程可采取“老带新”“传帮带”等手段进行,使青年教师更早更快地掌握职业教育规律。[8]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或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技能培养应摆在首位。大部分青年教师来自高校,虽拥有硕/博士学历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但与企业对人才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也十分必要。为使教学任务与企业工作任务能较好对接,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将青年教师派送到与其所教课程相关度较高的企业岗位进行跟岗或顶岗实习,使青年教师对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有深入了解,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照本宣科”,最重要的是使青年教师与企业界有实实在在的交流,这样,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等在无形中就积累起来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不能流于行式。[9-10]
(三)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
调研与访谈发现,有部分青年教师在硕/博士阶段曾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SCI/EI收录论文,但工作后的几年时间却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也未申请任何一项科研课题,主要原因是硕/博士期间有导师指导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与发表,工作后,所有工作均由青年教师自己独立完成,对于如何申报课题、如何进行论文写作与发表得不到有效指导,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十分必要。前面提到的“导师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配备科研能力较强的“导师”可以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申报、团队管理、论文写作及发表等工作,逐步培养青年教师的独立科研能力。另外,邀请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科研素养。调研中还发现,部分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的科研条件无法满足科研要求,因此,构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参与构建了株洲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青年教师在科研中需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可通过该共享平台实现。当然,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可让其参与到有课题的教师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合作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除此之外,让青年教师多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会议了解科研前沿,或派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中期或短期的国(境)外研修,或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研究开发等,这都是提供良好科研平台的重要方法,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和健全青年教师培育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26.5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存在教学与科研制度不完善、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不畅通、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情况。笔者认为,应从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科研课题申报培训、加强经费保障、关注高职教师队伍中偏好教研而不擅长科研者、减少青年教师授课时数、让教师多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等方面进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调查中,有71.43%的青年教师也认为,学校必须根据青年教师的成长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浓厚人文氛围营造以及行之有效的约束措施等方面应加强建设。[11-12]每个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培育策略应该根据学校情况及青年教师诉求制定,不可千篇一律。
(五)消除社会偏见
当前,社会上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偏见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明显,甚至对高职院校科研的误解也普遍存在。因此,消除社会偏见对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地方经济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些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青年教师参与,消除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偏见,将极大地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耀,贺桂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1):6-10.
[2] 万正维,王浩.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教育探索,2013(2):97-98.
[3] 马琳,杜万军.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6(3):94-95.
[4] 李芹,吴寒.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与问题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28(1):6-8.
[5] 杨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1):53-55.
[6] 冯常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探析[J].传承,2014(3):128-129.
[7] 李玉珍,肖怀秋,苏敏,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分析[J].江西化工,2017(3):4-7.
[8] 刘发生,曾健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5(11): 163-164.
[9] 刘 志坚,吴琼.高职院校专业课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索[J].技术与市场,2017(4): 254-256.
[10] 李玉珍,肖怀秋. 高职院校“雙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江西化工, 2017(3):133-135.
[11] 郭忠明,顾祝军,申保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问题及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7(2):82-83
[12] 李玉珍,肖怀秋.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江西化工, 2017(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