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步呈现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跨境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格局。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势必要在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和教育治理的视域下,积极思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破解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薄弱的难题。
关键词:高职;国际化发展;办学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周玲,女,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4-0051-04
通过坚持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不断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步呈现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跨境教育合作与交流格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大大激发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其定位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深度思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努力破解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薄弱等难题。
一、中国加入WTO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二十一世纪,加入WTO是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契机,为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极大动力。
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由政府递交的《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中,“C. 高等教育服务(CPC923)”注明:没有做任何排除,即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会更加全面面向市场。
加入WTO的行动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描绘了改革发展的新格局、新愿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开放国内的教育和培训市场,进一步推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速改革,采取国际化策略,主动面对国际竞争压力,积极迎接机遇和挑战。
二、“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开发古老丝绸之路经济沿线的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发展潜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的互联互通来发展经济和贸易伙伴关系。[1]习总书记说:“‘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沿线所有国家建立起互利共赢的通道实现国际合作、全球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动彼此在教育、人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和交流协作”。[2]2015年3月,我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国家合作平台,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重点内容。[3]中国推动的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据有关方面统计,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4]我国职业教育借此契机,强化教育内外部多种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相关资源、平台和机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走出去”,与目的地国家职业院校合作,促进合作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推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高职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从全球教育领域看,工作和学习、职业和学术之间的鸿沟日趋加深;在全球人力资源市场上,年轻群体的失业率日益上升,职业教育创新者们努力聚焦于如何弥合职业与教育之间的脱节,帮助年轻人为未来的工作和人生做好准备。[5]在全球化、高科技、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在人才培养、教与学领域做出新的实践和尝试。
(一)建立国际化办学机制
高等职业学校要研究学校的专业优势,创立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机制。强化高职教育的互联互通与跨境合作。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推进学历学位互认。二是畅通高职教育合作渠道,为教育教学科研人员扩大并深化国际化的专业交流提供政策支持。三是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支持通过引进国外师资、公派留学、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中外合作专业设置覆盖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不断探索,主要从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自2004年起,学校与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办学,率先引进国外院校的先进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化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的酒店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国际融合、校企联动、学做合一”的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合作办学项目研究的“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澳方每年选派具有十年以上相关教学管理和行业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常驻学校,担任项目教务长,与学校项目负责人同署办公,共同负责中澳合作项目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形成“共管”的学历教育机制。
2.中外教师共培,推进“菜单式”课程运行机制。随着学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学校牢牢把握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和教育主动权,将国际学生和中方学生混合编班,推行合乎国际标准、内容全面的专业培养与课程教育,多元文化融合的氛围日渐浓厚。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专业教育与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使之成为国内留学生教育的品牌项目,学校成为江苏省少数规模化培养外籍学生的职业院校之一。
3.學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于2011建立中外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对外汉语、中式烹饪、茶艺、核雕、苏扇、苏绣等文化课程优势,形成国际课程包,吸引海外学生、在华外籍人士有组织地进行语言、技能等综合性活动。配套提供学校编撰的《游学中国,体验文化》丛书,该丛书中英双语、图文并茂。文化课程遵循学习者“体验”的原则,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透露出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依托中心开展的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获得2017年江苏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借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开展国别或区域性教育研究,全面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深化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与培训合作。通过课程内容和双语教学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高职教育课程的国际化。
1.通过合作项目引入国际课程体系。学校国际酒店管理项目,全面引用国际最具权威的酒店管理原版教材及教学资源,采用澳洲学校相同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学业考核、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以及国际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和质量风险评估机制。为保证中澳合作办学质量,学校中外任课教师的纸质课程教案和学生考试试卷,以学期为单位寄往澳洲进行教学评估,并分别引入澳洲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卓越教育中心第三方评估评价,形成完整的国外课程体系。
2.通过合作项目形成对外的中国文化课程体系。学校发挥烹饪、盆景、茶艺、园林等极具中华传统技艺特色,适时开发了菜单式课程资源,形成苏式核雕、昆曲体验、中式面点等中华文化课程包,开展集“食住行学”于一体、交互体验式的中外旅游文化交流培训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汉语以及中华传统技艺等学习的打包式服务。
(三)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
教师专业领域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了解国际本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动态,对于掌握国外行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进而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具备国际化理念,拥有国际化视野,就会引导学生用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紧抓一流的国际化师资,强化涉外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是学校引进10余名有执业教学资质的外教,与外方长期在校派驻的项目经理、教学主管以及外籍行业精英共同到校执教。二是学校每年通过合作项目,开展常态性教师出国培训,先后选派校内65名专业教师到澳大利亚、芬兰等国接受3个月以上的培训进修。三是借助国家、省级和市级各个层次的涉外专业培训,每年遴选10名左右教师赴海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四是引进长期留学海外并在海外有一定行业经验的教师执教。中外教师集体研讨教学、共同备课,实现团队内部教育理念、文化特质更深层次的磨合与交流。现今,一支师资水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涉外教师团队业已形成。
2015年7月31日—8月1日,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召开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校长高峰论坛,来自东盟国家的职业院校校长们和中国职业院校校长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商讨如何开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合作。借此契机,学校国际化办学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布局,持续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深入贯彻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视作为当前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创造新时期人才培养更大红利。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马海霞,陈军.“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印、中巴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修正的CMS 模型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6(3):127-135.
[2] 顾秀梅.“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64-69.
[3] 盛斌,黎峰.“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2-63.
[4] 王斯敏,李盛明.“一带一路”: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中国方案[J].光明日报,2017-05-04.
[5] 爱德华多G.莱吉萨蒙·阿斯图迪略.拉丁美洲与“一带一路”倡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