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老师们也被动或主动地写了很多年的教学反思,但最终成为名师的还是寥寥可数,原因何在?我在下校调研的时候就教学反思做了专项调查,发现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意识形态问题,不知道教学反思的意义何在,没有认识到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反思方法欠缺,往往就事论事,难以从理论层面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此这般,教学反思怎能为教学服务?又如何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一、点式分析,积累教学经验
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某个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某个感受最深的瞬间,教师需要第一时间记录并思考:是得益于某个活动情境的设置,还是得益于师生或生生间的巧妙互动?当然,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失败之处或困惑之时,也是我们反思的好素材。可以聚焦一点,深入分析: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抑或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認知规律?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
二、线性思考,凝练教育智慧
教学反思是一个线性思考及实践的过程,流程是:回顾→研究→理论→实践。具体而言就是结合课中的症结进行教学反思,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再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凝练教育智慧。
如,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我最初关于画圆的设计流程是:1.自学书上画圆的方法;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任意大小的圆;3.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画圆的方法及步骤,并在黑板上演示画圆;4.学生再次画圆。结果一节课下来,能画好圆的学生人数不到全班的三分之一。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就这个知识点而言,教学方法也运用了不少,为什么学生就是掌握不了呢?问题出在哪里?我在回顾教学流程之后进行了研究。教学流程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环节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别人的间接经验,虽然第二个和第四个环节有自己的实践活动,但只是依葫芦画瓢的操作,没有提炼为自己的经验。问题是不是就在此?于是我调整教学设计,在原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环节之间增加一个环节:你能成功地画好一个圆了吗?画不好的同学说说你画圆时的困惑,画得好的同学分享一下你成功的经验。这样就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感受、体验和感悟。再次试教时,学生兴致很高,纷纷畅所欲言:“我画不好的原因是针尖没有固定好,也就是圆心动了。”“我的原因在于圆规两脚动了,这样半径的大小变了,也就画不圆了。”“我主要把握好三点,针尖要固定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再握住手柄顶部旋转一周,圆就漂亮地画好了。”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之后,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并联系圆的特征来进行解释,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三、立体思维,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的思维要开阔,眼界要放长远。教学反思应从单一转向整体,不仅写自己,也可以写同伴,写值得关注的教学教研中的人和事;还应由一维转向多维,从反思的内容、层次到反思的过程,多角度捕捉问题。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反思,定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邵东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湖南教育·下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