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怡
摘要:4-9岁是儿童心理发育和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纵观国内外儿童心理教育和治疗中,关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空白,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开发技术对儿童心理教育产品进行开发,本研究对儿童心理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时代前沿性。
关键词:儿童;心理问题;互联网;对策
引言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和改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国家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更加完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更加壮大,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和探索进步条件更加成熟。
1、儿童心理教育现状分析
1、角色错位
儿童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会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有些儿童迷恋上网后变得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想到别人,也不愿与人分享任何东西,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精神,不愿帮助别人;有些儿童平时在与同学相处时,常常为一点小事而闹意气、泄私愤,这样的儿童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
2、逃避现实
网络是精彩的,但网络也是虚拟的;现实是客观的,但现实常常使人很无奈。一些小儿童们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玩网络游戏,企图以此摆脱学习生活的重负,减轻精神的压力。结果,上网犹如“借酒浇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由于网络的镜像与生活的实际反差巨大,于是不免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
3、骗人撒谎
遨游在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在虚拟空间中,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
4、逆反冲动
少年儿童们常常具有遇事不冷静、冲动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进入高年级阶段的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则是“逆反”心理增强。
2、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思路
2.1关注认知观
认知观是儿童的重要观念之一,拥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的控制能力对于儿童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关注儿童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于情绪的控制,着重于解决自我意识的调试,良好情绪的培养。
2.2关注交际观
作为一名社会人,正常的与人交际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交际才有社会。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分析影响儿童人际交往的因素,调节儿童人际交往的障碍,培养青年儿童人际交往的能力,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单方向教育占了更大成分
首先,針对网络背景下新型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高校的儿童心理课程讲授。教科书上,网络心理问题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理论终归理论,避免不了雨过地皮湿的情况出现。再有就是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等心理工作者为儿童答疑解惑。但是,这种辅导是事后的辅导,具有滞后性。再者,这种谈话式的辅导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未必能够达到最良好的效果。
3、儿童心理教育网络解决措施分析
一、建立儿童档案,摸清儿童情况
学校要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档案。要安排专人,深入各个班级和相关家庭调查清楚全校儿童的分布情况,落实清楚儿童委托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要掌握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QQ号码和微信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等方式,及时同家长沟通了解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思想表现、性格及优缺点。只有建立了完备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档案,才能及时发现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根源,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学校要借助于网络,从互联网上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主渠道,发挥多媒体设备功能,对儿童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儿童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强化心理素质。同时要指导各个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儿童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要督促班主任在学习和生活中切实关爱儿童,对儿童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帮助走出消极、落后的误区。
5、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营造健康成长氛围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切实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阳光和爱心。要运用好学校网络教室、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兴趣小组等各种阵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且要多把活动机会让给儿童,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以及家庭的关爱,顺利跨越心理障碍,改正不良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此外,家庭和学校应充分关注儿童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儿童在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小学前准备阶段心理的变化都是不一样的,接受的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变化,要求家长需要相应的做好思想准备,学校及社会相关机构要加强开设家长培训机构,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共同促进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
结论
利用互联网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是长期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更高效的方法。相信我们的知识、智慧,我们的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把这项工作完成好。
参考文献:
[1]罗江华.地震伤残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互联网应用初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2):28-32.
[2]方怀敬.网络环境下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9):226-226.
[3]谢小秋.基于网络时代山区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4(8):27-28.
[4]孙林.以互联网为平台,对农村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探索与实践[J].文理导航,2013(7):95-95.
[5]姚佳,何薇.互联网下新型心理问题的论述和解决方法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0):98-99.
[6]杨威.儿童互联网教育新兴市场及其营销策略研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