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裁解读文本现框架语篇教学

2018-06-11 10:37张彦苹
关键词:文本解读体裁阅读能力

张彦苹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上好阅读课,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教师有必要针对不同阅读材料的体裁特点进行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主题、主线,并逐渐梳理出框架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裁;语篇;文本解读;阅读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改变了过去逐词逐句讲解文本、学生被动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三步阅读教学法——读前、读中、读后,教师会设计多种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的做法是进步了,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研究不透、抓不住主题和主线而导致活动设计零散,课堂缺乏整体性、连贯性。长此以往,学生还是很难形成语篇意识,阅读能力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解读文本就非常重要,教师对于文本有什么样的解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定位,只有教师对于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完整呈现文章内涵,帮助学生多方位理解文章,形成语篇意识;只有教师对于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才能发掘出文章中有价值的、学生乐读的内容,使阅读教学不再是枯燥的字词阅读,而是生活常识的获取、情感态度的升华、观点思维的碰撞。

那么如何解读文本呢?“教师要从体裁视角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问题的阅读方法。”[1]40“通过解读文体,分析语篇结构及其表现特征,有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文章特点。”[1]40每一种体裁都有各自的行文特点、框架结构、要传达的观点,而且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有必要以文本体裁为出发点,解析体裁特点,找出文章的题眼,发掘文章的主线,并采用不同形式展示文章框架结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目的。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按体裁大致分为四类:叙述类、说明类、论述类和应用类。下面,笔者按体裁对以上四类文本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一、叙述类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叙述类文章有两种,一种是叙事,另外一种是人物特写。这两类文章虽都属于叙述类,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叙事文章一般描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以及事态的发展和结果,更强调从一件事情中感悟到人生哲理,抒发情感。人物特写文章更多的是写人物本身,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成长。

[例1]八年级上册Unit 1 Section B的游记

1.文本分析

文本是有关Jane在马来西亚旅游期间的两篇日记,一篇是写她在槟城、海墘街游玩的经历;另外一篇是写爬槟城山的经历。游记属于叙事文章,所以帮助学生梳理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解读叙事文章的重要手段。另外,为何教材里编排了两篇游记?只要教师仔细比较就能发现,第一天Jane玩得很开心,而第二天她玩得不开心。这就是教材编排的目的,要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篇游记意识到写文章不必千篇一律地歌颂美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真实的记叙才是最重要的。

2.教学设计

(1)阅读前——预测主题:让学生小组内调查假日安排,并讨论是否喜欢,由此引出关键词“旅游”,也为下一步对比两篇游记的区别埋下伏笔。

(2)阅读中——展开主题:学生阅读文本,完成表1。通过完成这个表格,学生就会对于游记应该写些什么内容了如指掌了,如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天气怎么样、做了些什么事情、吃了些什么食物、自己的感受如何等等。另外,填完表格学生对于两次经历的差别就一目了然,对于日记中提到的“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kes!”一句就会自然而然地领会了。

(3)阅读后——拓展主题: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旅游经历:去过什么地方旅游?旅游中做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感受如何?最后写下来。

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提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全局观、整体观,就会超越词句,去关注文章的整体内容以及写作目的了,语篇意识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例2]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B 的阅读材料“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1.文本分析

文本讲的是一个叫作Aron Ralston的美国登山爱好者,在登山过程中失去了右臂,成了残疾人,但他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继续乐观地生活,后来还写了书,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直到今天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登山。人物特写文章的重点要分析人物性格,关注人物特点和成长经历。所以教学设计要和叙事文章有所区别,要体现出人物的立体形象。

2.教学设计

(1)阅读前——预测主题:让学生讨论 “你有崇拜的人吗?为什么?” 为引发学生思考Aron 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好铺垫。

(2)阅读中——展开主题: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Skimming,提取Aron的背景信息:Who is Aron? Where is he from? Whats his hobby?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hobby?便于學生进一步了解Aron的遭遇。接着让学生对文本进行Scanning,并给下面的事件排序,梳理Aron的人生经历。通过对内容排序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句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使他们对语篇逻辑形成清晰的认识。

A. He bandaged himself and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for help.

B. His arm was caught under a large rock.

C. He used his knife to cut off half his right arm.

D. He wrote a book about his own experiences.

E. He stayed there for 5 days and hoped someone would come to help him.

F. He still keeps on climbing mountains.

G. He went to climb the mountains in Utah on April 26, 2003.

(3)阅读后——拓展主题:学生小组讨论“Aron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挖掘人物特点,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最后在“如果我们也遇到了和Aron类似的难以抉择的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选择?”的讨论中,引发学生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人物特写文章侧重点应该是人物特点,叙事是为人物特点服务的,教师把这一点给学生传达到了,学生对人物特写文章的鉴赏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二、说明类

说明类文本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教材中相当数量的说明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异国文化、地理和历史知识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3]八年级下册Unit 9 Section B的阅读材料“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

1.文本分析

文本是典型的说明文,介绍了新加坡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等等。说明类文章和叙述类不同,它的着眼点并不在人生哲理或者情感共鸣上,而是在于帮助读者认识事物,开阔眼界。本篇文章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美好的大千世界。学习之后,学生还想去哪里?为什么?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主题。

2.教学设计

(1)阅读前——预测主题:教师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介绍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或城市,然后问学生去过什么地方,想去什么地方,最后引出关键词“新加坡”。

(2)阅读中——展开主题:学生阅读文本,提取“新加坡”的相关信息,完成思维导图(见图1)。

(3)阅读后——拓展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新加坡的信息,并要求学生写一写曾经去过的地方,介绍一下当地的美食、名胜古迹等。

以“新加坡”为题眼,从预测到了解最后到写写其他城市,整个教学设计围绕着新加坡展开、延伸,一气呵成,具有整体性、规划性和宏观性。

三、论述型

论述型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举例子、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它不像叙述类文本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像说明类文本介绍事物的性质、功能等,而是传递一种观点。此类文章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完文本,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就文本中提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阅读此类文章的最终目的。

[例4]八年级下册Unit 4 Section B 的阅读材料“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1.文本分析

文本首先提出社会现象——当今的孩子周末比上学时还要忙碌,因为他们要去上课外培训班。然后分析现象,美国的家庭也有同样的现象,孩子们周末也上课外培训班。对于此种社会现象,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提取不同人的不同看法是阅读本文的重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教学设计

(1)阅读前——预测主题:通过调查同学周末一般做什么,把文中要讨论的主题“上课外培训班”呈现出来。

(2)阅读中——展开主题:教师提问:“文中要讨论的现象是什么?”又一次把“上课外培训班”这个问题提出来,与上一个问题遥相呼应。然后学生细读,提取不同人对于这一现象的不同看法,完成表2。

(3)阅读后——拓展主题:小组讨论对于学生周末上课外培训班的看法。

以“周末上课外培训班”为主题,以表达不同看法为主线,层层递进,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到底要讲什么就自然而然地领会了。

四、应用类

应用类文体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进行的写作,有着适用性特点,并有惯用的格式。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写作目的明确;2.有固定的语言句型;3.时效性强。教师在教学此类文体时,应该把文本中的固定語言句型作为教学重点教给学生,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真正会使用此类应用文,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例5]八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B的阅读材料

1.文本分析

文本是三封电子邮件,分别是邀请函、接受邀请的回复和拒绝邀请的回复。文本的字面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编者编排这样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写作,要教会学生如何写邀请函、接到邀请函后如何回复。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这类文体的时候要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如果学生会写类似文体了,那么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教学设计

(1)阅读前——预测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办过birthday party,是怎么邀请大家的,大家又是怎么答复的,最后呈现主题词“邀请”。

(2)阅读中——展开主题:学生阅读文本,提取写邀请函以及拒绝、接受邀请的语言句型,完成表3、表4、表5。

(3)阅读后——拓展主题:教师设置了如下情境:七班要举办元旦晚会,想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然后要求学生三人一组先讨论如何准备晚会,如何写邀请函,最后一个同学写邀请函,一个同学写拒绝信,一个同学写接受信,把阅读中学到的具体写作句型和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通过模仿文本中的语言和句型,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邀请函、接受和拒绝邀请的答复,真正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字词句型的掌握,而应该找出文本的主题,挖掘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从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内涵,到体会作者意图,最后升华到理解文本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态度或者是知识背景、文化意识等等,并与导入时的主题相呼应,形成完整的篇章结构,使得课堂衔接紧密,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从整体上看文章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成年,金毅,王燕,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评判性思维:阐释与评鉴[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体裁阅读能力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