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发俊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商丘 476100)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疾病好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及幼儿,是常见的小儿传染性疾病[1]。目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主要药物有利巴韦林、单磷酸阿糖腺苷等,但对于二者单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先选择性尚无定论[2]。本研究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2±1.22)岁;病程3~5 d,平均病程(4.11±0.69) d。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5.03±1.75) 岁;病程 3~ 6 d,平均病程(4.56±1.38)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3]中诊断标准;②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②合并严重细菌感染患儿。
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湖北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36) 5~1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0.1%)静滴,qd,持续治疗10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87) 5~1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qd,持续治疗10 d。若患儿出现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于出现脑炎、心肌炎等患儿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
①临床症状控制与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及口腔炎等;②病毒转阴情况:于治疗7 d后采集患者咽拭子,将标本放置于-80℃环境保存,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扩增引物为通用引物EV、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CA16);③不良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高热、皮疹、口腔炎等临床症状改善用时、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比较
表2 两组病毒检出及转阴率比较
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具有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特别是在婴幼儿人群中传播规模最大,已经成为临床及社会关注的重点[3]。
利巴韦林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常用药,该药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抗病毒广谱且药效强,药物使用后在腺苷激酶的刺激下,将酸化为单磷酸,干扰肌酐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鸟苷酸的合成,从而达到对DNA病毒复制的阻断效果[4]。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5]。
单磷酸阿糖腺苷属于人工合成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用药,主要用于单纯孢疹病毒、慢性病毒性肝炎、牛痘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起效快、疗程短等特点[6]。此外,单磷酸阿糖腺苷还是一种抗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用药,可直接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酶结合,降低病毒活性;同时,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其机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细胞,通过磷酸化合成并释放阿糖腺苷三磷酸及阿糖腺苷二磷酸,经阿糖腺苷三磷酸增强抗病毒活性[7];其次,阿糖腺苷三磷酸能够与病毒聚合酶(DNAP)上的脱氧腺苷三磷酸结合,有效抑制病毒DNA复制与病毒核苷酸还原酶活性,抑制病毒DNA末端转移酶活性,促进病毒转阴[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后,其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对病毒转阴情况及症状控制时间优于利巴韦林。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理想。
综上所述,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与利巴韦林比较,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病毒转阴率高,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1]汪小君,李小红,朱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62,765.
[2]姚婷新,罗如平,谷芬,等.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锌水平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2):1705-17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9):9-11.
[4]何福松.炎琥宁冻干粉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3):105-106.
[5]肖贵宝,冯萍,陈立宇.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3):263-266.
[6]冯乐,秦大妮,周泽民.两种联合方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4-5.
[7]徐强君.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9):1423-1424.
[8]姜波,余民浙,鲁春红.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口腔炎喷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6):252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