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分析

2018-06-04 09:41何晓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留守儿童应对措施

何晓燕

【摘要】世间的幸福彼此相似,但不幸却各不相同。细细探究,这些不同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成因,源自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不当的动机驱动之下就会产生如下问题行为。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行为 成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当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聚焦的热点。提起留守儿童,脑海里浮现的似乎总是一副脏乱的外表、令人头疼的行为习惯以及不堪入目的学习成绩。其实,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只是冰山一角。有许多问题行为是孩子在一些无法应对的问题面前的自我防御。

根据调查显示:心理是否健康和人格发展是否健全一直是留守儿童中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被称之为这一称呼,便是因其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导致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代理监护人一般都是祖父母,都已年迈,无法代替父母完整的监护职责。当留守儿童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成功、失败、困惑、孤独时,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代理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对父母产生不理解的情绪,每当看到其他的同学都有父母陪伴的时候,会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表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可能会疏远他们。

世间的幸福彼此相似,但不幸却各不相同。细细探究,这些不同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成因,源自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不当的动机驱动之下就会产生如下问题行为。

成因一:无奈之下,寻求注意

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行为暴力、上课坐不住、不遵守纪律和规矩、与同学无法愉快相处、破坏公共财物行为恶劣、欺骗或偷窃。另一类则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精神卫生研究理论把攻击型问题行为称作“行为障碍”,把退缩型问题行为称作“情绪障碍”。

针对这一问题行为,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1.从不“有求必应”的给予“注意”。

2.用一种非他所预期的方式给予注意。

3.抓住他正在做好事时给予注意。

成因二:发泄内心,寻求权利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家长因长期在外,无法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留守儿童一般跟随祖父母生活,祖辈一般都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不高,引导督促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的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因此一般这些留守儿童如有下列行为,则是发泄内心的不满,寻求满足自我的权利。

1.主动行为:如发脾气,反驳,欺骗及游手好闲。

2.被动行为:懒惰,倔强,不服从及不在乎。

3.控制行為:如操纵,复仇,闹别扭,撅嘴,顽固,欺凌弱小,反抗。

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1.退出冲突情景,避免情绪卷入。

2.允许不适应行为的后果发生。( (不吃饭)控制反控制,自然惩罚,温和而坚持地建立界限)

成因三:渴望无果,攻击报复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常见此类动机的表现形式是:伤害他人,偷窃,尿床、攻击、侮辱、不信任、生气、发脾气、反抗以及轻视。

采取的应对措施:

1.成人不要报复(过度惩罚)儿童,避免情绪卷入,(中招)尽量去与他们处理信任的问题。

2.传递爱、接纳与安全的信息。

成因四:表现不适,自暴自弃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取向。

1.表现形式主要是:愚蠢及懒惰。

2.有时会表现出退缩被动行为:重复的自我刺激(吸手指);玩弄生殖器(夹腿);拒绝与别人互动;表现无能和失望。

3.完美主义和内向的孩子躯体化比率较高

采取的应对措施:

1.检视自己的期待是不是过高,孩子不容易很快达到。

2.不要轻易放弃,避免批评和可怜他们,对任何正面的努力给予鼓励。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留守儿童应对措施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注重课堂纪律,调控英语教学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