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2018-06-04 09:41郑静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科学教学初中

郑静亚

【摘要】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将应试教育逐渐取代,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技能,鼓励学生增强对学习过程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不仅仅要教学教材中的内容,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索和求得答案,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师生共同探索学习过程。

【关键词】初中 科学教学 生活化 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引言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便是要通过生活中的案例素材与实际上课堂上的教材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素材相结合,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能够接触到许多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學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是教师在关于初中科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案例素材载入到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也能认识在生活中的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教材中关于专业知识的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素材相结合,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输送新的素材内容,并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答案,引导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空余时间寻找生活中关于初中科学素材内容,以此加深学生对初中科学内容的理解,探究生活中的素材中所运用到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能力。

三、关于对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含义的探索

1.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创造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政策的浪潮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改进或者是摒弃,通过增强实验课堂、教师即时评价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课堂上,将实验课堂搬到教学课堂上,独立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传统的知识输送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例如在关于华师大版科学教材《塑料、纤维和橡胶》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实验工器具和材料,在实验课堂上提前跟学生透露今天实验的内容,很多学生对于塑料、橡胶在生活中的存在是了解的,但对于纤维的了解就比较的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课堂上先教会学生使用观察器材,如显微镜、烧杯、托盘天平等器具,让学生观察塑料、纤维和橡胶在显微镜下不同的形态,当然在利用显微镜观察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肉眼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描述自己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的差距,教师对学生的描述及时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的表述在不恰当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再观察一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1],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教学源于生活,积极引入生活素材

科学教材中的素材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案例素材,将生活中的案例素材融入到教学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将生活素材载入到教学课堂,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致比仅仅讲解教材内容的兴致更高。

比如在华师版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浮力》的课程中,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就“浮力”两个字进行讲解分析的话就比较抽象,学生对此难以接受。学生在生活中“水的浮力”是属于很少去探究的,教师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带上教学器材到学校的游泳池里,让学生在上课的时间里通过游泳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泳的同时通过教师携带的器材来观察“水的浮力”,学生并对此进行记录。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对这样的教学课堂记忆深刻,对于教学的内容也会具有比较深的印象,并且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用实践探索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操作证明科学教材中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并且利用新的教学方式,避免重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明确的看出内容的变化,而这就如同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的受益者便是学生与教师,教师也能够直接通过学生的反应得知教学效果,在这里同理可得。例如在对于纪念日的记忆上,如果教师将我们的纪念日一一的写出来让学生去记忆,可能所取得的效果不会很好,但如果在纪念日的当日组织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互动,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理解纪念日的含义。

四、结束语

开展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学习内容植根于生活素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水平的发展以及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考虑,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双双.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7(22):32-33.

[2]夏积松.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03):81.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教学科学教学初中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网络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互动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及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