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视域下的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2018-06-04 09:41杨凤阳刘存芳田光辉党红利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化学学科落实核心素养

杨凤阳 刘存芳 田光辉 党红利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从教育的含义引申出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导演─教师、主角─学生、主战场─教学过程。基于学生,提出生德;基于教师,提出专业素养、师德、匠人精神;基于教学过程,提出应具多样性、人文性、教育性、渐进性、直观性、抽象性、综合性,论述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课堂教学 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落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进入人才竞争的世纪,各国纷纷着力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各国都将核心素养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我国在2014年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依据我国国情制定了适应中国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核心素养体系[1]。结合各学科的课程特点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的学科体现,是学科教育教学的航标。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又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的狭义概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者、受教育者、培养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着手。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1.核心素养与化学核心素养

林崇德教授组织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历时三年,将核心素养定位为学生在接收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修养的不断积累为基础,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目标,最终反映在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体系。为了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依靠各个学科共同作用才能养成,化学核心素养就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特点提出的,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化,并通过课堂教学来落实。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化学技能,化学品质来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2.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这五个维度[2]。这五个维度可以说是高度概括了化学学科的精髓,体现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从宏观现象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原子、分子的结构认识物质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通过认识化学反应,认识新物质的生成伴随着能量转化,存在着平衡,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要基于已知证据对未知事物进行推理、验证,建立模型,运用模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热点联系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上高度概括化学学科的特点,揭示化学学科更高层面的追求,形成完整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每一门学科发展到现在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这个过程教师与学生,一个作为引导者是涵养化学核心素养的领路人,另一个作为落实主体却迷茫不知的初学者,缺一不可。没有教师或者学生,这个过程都是无法实现的。教师通过教学将化学核心素养渗透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和日常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化学核心素养。作为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成员,教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化学核心素养更好的被落实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生是核心素养落实中的“主角”

學生作为被培养的主体,应具有生德。第一,要明白自己的角色,身为受教育者,应该谦逊有礼,在化学知识面前应保持着一颗谦卑之心,对化学知识保持着好奇心;第二,在课堂上应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融入课堂,和老师、同学交流,产生不同的思维碰撞,创新的火花很可能就由此而出,通过交流,老师知道学生的纠结、误区在哪儿,才能更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应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课堂中,老师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跟随老师的思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

学生如果没有生德,没有自我约束力,那就很容易出现师生矛盾,没有对知识的谦卑之心、好奇心,在课堂不积极主动,课堂会像早期的传统课堂一样,老师唱独角戏,死气沉沉,培养出只会应试的学生。因此,落实化学核心素养,学生的生德必不可少。

2.教师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导演”

教师是作为除父母外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人,作为涵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人,作为教育另一主体,引导学生认知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引导学生养成品德,所以说教师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导演”。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时作为导演,应该做到什么呢?

教师应具有必备的专业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真正理解专业知识,才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才能将核心素养融入学科知识展现出来;教师需具备师德,没有师德,何以立足三尺讲台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何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教师需具备匠人精神,明白职业的责任,承担育人的重任。对教师职业充满敬畏之心,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培育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

3.课堂教学过程是化学核心素养落实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作为核心素养落实的“主战场”,教师作为主导,引领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通过合作交流在“主战场”上打赢这场仗。以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和学生如何在“主战场”战斗的?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提到钠是活泼金属,铝也是活泼金属,钠在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而铝在加热后,熔化且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呢?微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不断猜想,学生猜想可能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保护膜,而这个保护膜就是Al2O3,这个保护膜的熔点远远高于铝的熔点,才使得熔化了的铝被兜住的情形产生。该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把钠与铝进行对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从一接触化学,学生们了解到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意味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在高中阶段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平衡一节对化学反应有更深入学习。对于可逆反应体系来说,可以达到化学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从这些理论知识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打破平衡,但平衡也会再一次形成,这种平衡是可控的,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化学与实验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会依据实验来推测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同样需要解释实验现象的原理或规律是什么。例如,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物质的还原性、氧化性强弱,进而对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构建电子得失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建构模型可以解决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使其对反应本质认识理解。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FeSO4与NaOH的实验,实验现象为什么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索生成的白色沉淀和红褐色沉淀分别是什么?如果只见到红褐色沉淀又是为什么?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学习硫与氮的氧化物一节时,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如空气污染问题的调查、思考与探究,引起学生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形成探索未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能有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精神,树立自己的社會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五个维度都从化学知识出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比、实验、演绎、归纳、模型建构等理解化学知识、化学技能、进行化学思维、形成化学品质,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联系实际等逐渐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保持教学过程表达的多样性,如老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或分析表达错误的原因,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内容人文性,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持教育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精神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保持渐进性,教师通过由易到难的活动使学生渐进式学习相应的知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直观性与抽象性的结合,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直观性,引导学生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保持综合性,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发展能力,不仅要学习化学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科学探究实验,自主设计实验,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小结

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是一场“攻坚战”,落实化学核心素养,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具有生德,具有对知识的谦卑之心,积极主动的态度,自我约束力,保证课堂有序进行。需要教师为主导,依靠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借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专注于自己的职业,逐步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战场教师和学生缺一都打不响、打不赢这场仗。具有多样性,人文性,教育性,渐进性,综合性,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令学生更易接受新的事物,更易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 (20):63-64.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17H143);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LGYJG1613)。

作者简介:杨凤阳(1994-),女,汉族,陕西汉阴县人,2017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刘存芳。

猜你喜欢
化学学科落实核心素养
从三个角度欣赏化学学科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