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华士实验小学围绕儿童文化提出结伴式学习的教学主张,指明了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与文化特质,建构了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基本理念与整体设计。
【关键词】儿童成长规律;儿童文化;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5-0019-03
【作者简介】彭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国家督学。
我们处于一个转型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甚至是以“时尚”和“流行”为“炫”为“美”的时代。为此,我以为江阴华士实验小学所倡导和实践的结伴式学习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新在哪里,我们可以说出一堆新意;而在于它的“新”是否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和原理,是否是符合儿童学习特点的、健康的儿童文化,是否是有效促进儿童成长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一、回归儿童学习的本真方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是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守教育理想。其中,遵循教育规律是逻辑前提和事理基础:符合规律事半功倍,不符合规律少慢差费;符合规律学生快乐成长,不符合规律学生痛苦不堪。
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教育规律是什么?是儿童成长规律,我们称之为规律的“原点”,教育教学规律基于儿童成长规律,我们称之为“近点”,学校发展规律基于教育教学规律,我们称之为“远点”(借用海德格尔的说法)。因此,儿童成长规律是规律中的“规律”,是各层次规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把6~12岁左右的儿童成长定位于儿童中期,以区别于学前教育的“儿童早期”和区别中学教育的“儿童后期”。由于小学6年跨度很长,因而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差异明显,小学低年级认知水平更接近儿童早期,小学高年级更接近儿童后期;小学生从情感上要逐步脱离家庭,逐步习惯于走向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社会,因此要学会适应、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人的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高度相关,尤其是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和中期,生理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生理,二者交互影响,对孩子而言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能成为生理疾病;其中情感与情绪会高度影响儿童的生理发展、身体发育甚至人格形成,因而情感和情绪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关爱、关怀、保护、尊重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对于人而言,满足生理、心理需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有伴”或“结伴”。人是一种典型的群居动物,因而“结伴”不仅是一种心理需要,更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文化遗传留给我们的文化基因,即可通过生物基因DNA所进行的文化遗传,即理查德·道金斯所说的“文化迷因”。200万年前东非遗留下来的“露西”大大小小的一组脚印,已经证实了人的“结伴”和“群居”特质,是考古学、人类学的重大发现。现代认知心理学通过婴儿“眼动实验”证实“语言”和“文化”具有遗传性,从而证实人是群居、结伴动物,而语言和文化既是群居、结伴的产物也是群居、结伴的有效工具。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人的特性》一书中运用大量证据表明:人的心智能力其实就是社会能力或者直接说是社会交往能力,而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发现群居和结伴、工具和方式的过程,从动物的互相“梳毛”到人的公开发表演说等。他还运用数据表明从古至今,人的“群居”和“结伴”范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5人左右的亲密圈、15人左右的朋友圈、到150人左右的泛泛交友圈。他以英国和荷兰女性“脸书”朋友圈的数据证明,网络技术为人类在世界范围内“群居”和“结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结伴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意味着什么?首先是作为人类文化基因的自然本性,可以说“结伴”就是正常成长的生理需要,就像吃喝拉撒一样正常。孩子的正常成长必须有“伴”,“伴”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如与人为伴、与动物为伴、与自然为伴、与喜欢的物体为伴等;其次是心理发展需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结伴”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性别特征,需要满足心理发展的特定需求,如婴儿与奶嘴为伴,男孩与玩具汽车为伴,女孩与娃娃为伴。到小学高年级阶段男女孩子的“同龄密友”普遍出现,有些话他或她无法对父母说,无法对老师说,但绝对可以与密友倾诉(马克斯·范梅南);最后,对儿童而言这是社会学习的有效方式,“社会模仿”“榜样学习”“平行学习”“同喻学习”都已充分解释了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终身存在的现象,而结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效性远超越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教育。
今天,我们提出回到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强调研究儿童、研究儿童的学习、研究儿童的学习需要、研究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华士实验小学找到了一种适合儿童成长的方式,这就是“结伴式学习”;找到了一种符合儿童成长需求、满足儿童情感体验、促发儿童成长表现的学习方式,这就是“结伴式学习”;找到了一种符合儿童学习规律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校本化方式,这就是“结伴式学习”;找到了以结伴式学习为支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新的教学文化、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校本化表述和实践。
二、以“儿童文化”为核心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
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可以基于儿童成长的规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概括儿童学习的基本特质,由此提出儿童“学习”的创新性、多样化的口号,但前提是必须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必须适合学校教育制度这样一种人类自觉建构的实践行为。从这样一个角度看,掌握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活动学习、情境学习、交互学习、意义学习等都能够成立,重要的原因在于符合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是儿童成长经验积累的一种特定表述和概括方式,可还原为“由经验所导致的行为变化”这一人类学习的“原初”定义,但同时又超越这一原初定义,增加了新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指导、改善、提升实践行为。
很明显,结伴式学习的结伴范围很广,但重点是让“儿童结伴”,是同辈团体中的“结伴”,是让儿童成为充分互动的主体,是让儿童自主建构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提升的学习过程。传统上,儿童结伴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状态下、非学校教育的儿童文化,它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一是充分的自愿性,无论是进入结伴还是退出结伴,孩子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是两相情愿的事,总体上是不受成人强制的,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好恶;二是以儿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或项目为媒介,具有临时性和非正式性,活动或项目一旦不时兴,或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减弱,结伴活动会自行解体;三是具有较为充分的行动性,孩子结伴在一起,共同做、共同玩、共同哄、共同说,实践性很强,指向性也很强;四是以核心人物为中心建立互动性规则,或是较年长的儿童,或是有号召力的儿童,或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儿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共同参与、互相照料;五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结伴对儿童个体所形成的影响基本上是潜在的、无形的、持久的,有的项目和有的玩伴会影响一生。
那么,把自然性、率真性、临时性特点很强的“儿童文化”引入学校意欲何为?首先是针对现代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即人为化、人工化、强制化,标准化、统一化、齐步走,功利性目的太明确,成人强加的意味太重,工业化的色彩太强,从而扭曲了儿童的自然学习需求,扭曲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压抑了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显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正式的儿童结伴方式,但因其功利性的选择和实施,过分强化了班级中每一个个体之间的相互的竞争(尤其是相对位置的排名),弱化了班级授课制本来就存在的“平行性学习”(马卡连柯),课程改革强调“合作学习”正是明确指向这一现实问题。其次,网络和技术在带来学习革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学习的色彩,将更便捷、更有效、更广泛的交互式学习演变为虚拟状态。人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存体验:即交往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现实中卻更为孤独和无助。今天的儿童是网络和技术的“原住民”,他们既是网络与技术的享受者,又是网络与技术的沉溺者。戴安娜·阿克曼在加拿大多伦多动物园的比较研究证实,今天的三岁儿童远比三岁的黑猩猩更沉溺于平板电脑和手机,说明了人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状态的衰减与技术文化的含量明显增加。可以说,华士实验小学将“同伴式学习”所倡导的“儿童文化”引进校园,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而不仅仅是提出一种新的概念,更不是一种无目的性简单地回归过去、回归儿童。
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华士实验小学围绕“结伴式学习”所形成的儿童文化,从学校层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整体实践:首先是从理念上,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形成结伴式学习的教育学意义,增强结伴式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阶段性、活动性、任务性,做到既较好地保持“儿童结伴”作为一种典型的儿童文化的特质,又能作为一种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有效载体,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学习、活动的方式;其次,深入研究结伴式学习作为学校制度背景下的实施方式,使之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实施“桥梁”,并选择了四门国家课程进行实践探索;最后,围绕结伴式学习的儿童文化,重构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形成一种新的学校文化生态和教学生态,提倡“师生结伴成长”的教风,“同心、同行、同乐”的学校文化。
无疑,“同心、同行、同乐”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文化,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