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竞杰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教育体制不适应新型社会需求、中国人才过剩、行政管理体制及经济周期、产业结构调整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但通过深层次的客观分析会发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对就业率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因素[1-2]。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选择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态度、认识、方法、评价、指导思想和心理倾向[3-4]。正确就业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缓解待业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5]。专业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笔者对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三所不同大专业背景高校的医学、工学和农学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
本研究在安徽省属医科、工业和农业高校各随机抽取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发放就业价值观问卷1 500份,收回问卷后再从每所学校的500份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400份问卷进行相关的比较分析。
采用无记名填表方式,主要调查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就业意愿、工资要求、工作福利保障要求、工作时间规律要求、工作成就感等。
将回收的所有有效问卷均进行统一编号和整理,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医学、工学和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上选择省会二线城市所占的比例最高(见表1),分别达到48.84%、51.46%和44.73%,其次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分别达到25.18%、27.72%和22.78%,而选择到乡镇就业和出国的所占比例较小。同时,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医学、工学和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一线城市选择上医学和工学的比例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农学。在省会二线城市和出国方面,医学和工学专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农学。在市县区和乡镇就业选择上,农学专业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医学和工学,医学又显著高于工学。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差,各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医学、工学、农学生在对应该列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表2、表3同。
医学、工学和农学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5 000~10 000元/月所占比列最高,分别为35.62%、33.60%和30.73%,而对薪资没有要求的占比最低,分别为3.23%、4.31%和7.63%。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在薪资期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薪资期望3 000~5 000元/月、5 000~10 000元/月和10 000元/月以上方面,医学和工学生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农学生。而在薪资期望2 000~3 000元/月方面,农学生显著高于医学和工学生,工学生显著高于医学生(见表2)。
表2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分析 (元/月)
医学、工学和农学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占比最高,分别为67.98%、41.51%和45.42%,其次为到企业和考研,对就业意向不清楚的占比最低,分别为3.23%、5.27%和8.20%。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创业和到企业工作方面,工学和农学占比显著高于医学。在意向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方面,医学生显著高于工学和农学,农学又显著高于工学;在意向考研方面,医学生与农学生及医学生与工学生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但工学生显著高于农学生(见表3)。
表3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就业单位意向分析
医学、工学和农学生在就业时都比较关注个人未来发展问题,分别占77.46%、85.63%和81.06%,在选择职业是否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上工学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农学和医学,而农学生所占的比例又显著高于医学生。当选择职业不利个人发展时,医学生愿意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农学生和工学生,农学生显著高于工学生。
在择业标准上,医学、工学和农学生在就业时对社会地位、专业对口、工作稳定舒适、单位福利及单位知名度具有要求的所占比例都比较高(见表4)。在对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要求上,医学生显著高于工学和农学生,而工学生又显著高于农学生。在对工作稳定舒适和服从社会需要方面,医学、工学和农学生三者差异皆不显著。在对单位福利和单位知名度要求方面,医学生和工学生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农学生。在工作兼顾国家和个人方面,医学生和工学生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低于农学生。
表4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择业标准比较分析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差,各行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医学、工学、农学生在对应该行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
影响医学生就业的三大主要择业标准依次是薪资、工作地区和专业对口,影响工学生就业的三大主要择业标准依次是工作地区、薪资和个人发展空间,影响农学生就业的三大主要择业标准依次是薪资、单位性质和工作地区。可见,薪资和工作地区是影响医学、工学和农学大学生就业的共同因素,不同点在于医学生更注重专业对口,工学生更注重个人未来发展空间,农学生更注重工作单位性质。此外,虽然医学、工学和农学生都比较关注薪资和工作地区,但关注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就薪资和工作地区而言,医学和农学生更关注薪资,工学生则更关注工作地区。
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导致了有的地方人才匮乏,有的地方人才过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6-7]。少数大学生认为去西部下基层就意味着断送前途,他们宁愿选择在大城市过着蜗居般的生活也不愿到经济落后的区域,但目前这种就业空间观念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符茂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就业引导的缺失是直接导致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进行有效引导[8]。在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上,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区域性就业新理念,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西部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业;其次建立区域性的高校与社会关系,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要多方协调配合,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区域合理选择上的引导。
马竞飞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还未能对自身收入形成一种理性的认知,薪资期望与当前实际状况存在相当差距,远超出市场所能承受压力[9]。医学生薪资期望略高于工学,农学生薪资期望显著低于医学和工学生。医学、工学和农学大学生对薪水期望的偏高,一方面会导致不少大学生主观放弃许多能顺利就业的机会而被迫待业,另一方面会导致急需人才的单位因薪水问题留不住、找不到合适的人才[10-11]。对此,政府、高校、企业和家长等应积极帮助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树立正确的心态,要让他们充分明白只有靠自身的不断努力和为工作单位作出应有的贡献之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待遇和较高的薪酬,而不能盲目追求高薪。同时政府及高校等部门在对大学生进行薪酬期望引导时,应注重差异,予以区别对待和引导。
杨静指出,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对具体工作单位的选择,主要体现在工作单位区域、工作单位性质和工作单位规模[12]。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工学和农学在创业和到企业工作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医学,在意向考研方面工学生显著高于农学生。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淡化及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与渗透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价值取向偏重于“稳定、安适”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且多具有功利主义和经济利益化倾向[13-14]。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单位价值取向,一方面应大力加强思想教育,教导大学生以社会需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应过分看重于职业的待遇和类别;另一方面应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找准职业定位,让他们认识到通过创业或者到企业工作可能更有利于个人才能和特长的发挥,更好服务于社会。
李丽指出,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 大学毕业生开始由传统令人羡慕的高薪、稳定的职业意向转向寻求更具有个人未来发展和晋升空间的职位[15]。目前大学生对职业的未来发展已经过于关注,且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自己在单位的发展空间不是由单位决定,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内因才是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因;虽然单位提供的平台对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自身素质和能力才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根本因素;大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往往包含了实用主义想法,应帮助大学生消除动机的误区;教导大学生不能仅局限于谋求一份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要寻求自己乐意奉献终生的事业。此外,考虑到在未来发展的关注程度上工学生显著高于农学和医学生,社会、高校及家长等应给予工学生在该方面的更多教育和帮助。
医学、工学和农学生在择业时对社会地位、专业对口、工作稳定舒适、单位福利及单位知名度都普遍比较关注,在对工作稳定舒适和服从社会需要方面,医学、工学和农学生三者差异皆不显著。对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要求上,医学生显著高于工学和农学生,工学生显著高于农学生;医学生和工学生对单位福利和单位知名度要求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二者显著高于农学生。导致上述大学生择业取向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转型进程中,各种新观念、新思想不断形成、演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标准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应注重教育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正确处理待遇、个人地位与乐于奉献的关系,多考虑人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注重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单位知名度和福利,充分地认识自我和社会,做到选择职业时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为主要依据。
薪资和工作地区是影响医学、工学和农学大学生就业的共同因素,而对于服从国家需要、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自愿到基层和西部落后区域则较少关注。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想脱离农村到繁华的大城市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同时加上自身就业价值观取向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择业时普遍比较看重就业区域和薪酬,且专业背景的不同也会造成大学生三大择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让大学生明白工作的价值应超越工作地区的局限和狭隘的个人利益,只有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结合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能使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在价值观教育中, 要始终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的一个重要标准,加强以服务基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准则的就业价值观取向教育和引导;再次,就业价值观教育要切实以国家当前的就业方针和政策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和指导,使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各项就业政策,进而转变传统狭隘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前途发展,也影响我国当前整体就业形势,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和各就业单位都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把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大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不仅要注重自己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提升个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通过合理就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