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依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18-01
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是培养孩子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从小都不亲近书籍,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他可能一生都会远离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借助与文本、教师的对话,用心灵去感知自然,了解社会,体味人生,最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坚定的信仰,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一生好读书的习惯,使阅读变为"悦读"。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童心召唤,激发愿望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交互活动的伙伴,阅读是人们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教决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出师生都喜闻乐见的话题,努力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这样就需要教师抱有一份童心,以童心去阅读、去感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以童眼看世界,以童心这一起点去读、去体会课文,领悟出阅读教学中师生交互活动的亲和力,将师心比生心,以师情唤生情,找出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创设充满童话的情境。这样,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产生了悦读的期待,为师生对话奠定了最直接的切入点。
在儿童的世界里是充满着童真和童趣的,在他们的眼里,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鸟亦朋友。而在低年级的很多阅读课文中也不乏童真的文章。几句看似简单却充满童趣的话就让学生产生了"悦读"的期望。只有我们饱有一颗童心,以童语引入,才能让学生更快乐、更情愿地去阅读。
2.入情入境,增强体验
好的导入,只是帮助学生提起"悦读"的兴趣而已,"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是很多的,而怎样让学生继续体验"悦读"的过程就需要"入情入境"了,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感悟语言,伴随他们体验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陪伴学生体验"悦读"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情境空间,根据教材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学生感到特别亲切的、富有情趣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无意地注入"悦读"过程之中。在热烈的学习情绪中,让儿童去感受,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去表达。这样,儿童才能主动学习,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角色。将"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再进而到"我要读好"的程度。这一过程正是一种"悦读"的表现。只有让学生喜欢了读,才能让他们不厌其烦地多读,直到读好的程度。而我们老师就是要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伴随学生去体验阅读的乐趣。
3.創设活动,彰显个性
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乏味单纯的读书会使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昏昏欲睡,所以在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创设合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的同时,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来表现自己的阅读内容,如:讲、唱、导、演、画、编,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
讲:是故事演讲。根据教材特点,如《乌鸦喝水》、《司马光》、《回声》等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运用故事演讲形式进行课堂训练,不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唱:是歌曲演唱或快板演唱。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唱歌表演形式,或根据课文琅琅上口、富于节奏感的特点,创设音乐情境,借助音乐旋律,诱发学生兴趣。
导:则导游,以当导游介绍名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如学了《黄山奇石》一课后,就组织全班学生到丹阳境内的嘉山春游,使学生身临其境走入"悦读"之中,体会"悦读"之妙。
演: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画:是根据课文内容所学课文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描绘。如学习《找春天》、《秋天的图画》、《夏夜多美》等课文后,让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观察过的、自己了解到的通过图画表现或再现,不但使学生巩固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编:是续编或改编故事。课程标准实验版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有浓厚的童话色彩或是一个较为开放性的结尾,可以让学生通过所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自己去扩写、续编或改编故事。通过自己去改编,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4.拓展延伸,搭建舞台
学生面对的课外阅读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自由翱翔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如学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找其他成语故事读;学了《古诗两首》后,让学生找春天的散文、诗歌……利用班队课或空堂课开展"小小播音员"、"诗歌朗读会"、"故事大王"等比赛活动,帮助学生打开了阅读的大门,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
阅读教学紧紧抓住学生求知的迫切要求和内在需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发挥想象,展示个性,在追求愉悦的阅读同时,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幸福的场所和美好的回味,使有限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学生走进无限的享受阅读带来的喜悦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