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政策的引导,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多。将成熟的基础护理学引入到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发现基础护理学并不完全适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期待共同努力,尽快构建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护理学 老年服务与管理 教学实践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类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每一个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别于护士,专业要求与培养模式及将来的就业方向均不相同。目前,《基础护理学》作为本专业养老照护知识的支撑课程之一,与《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医学基础》共同构成了养老照护知识体系,成为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为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由于培养对象及职业要求的差异,《基础护理学》作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引入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时,存在教学目标、专业技能要求等诸多不一致。于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进和实践。
一、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构建实践引领理论。理论服务实践的课程思路
我们培养的养老服务人才最终会成长为一名职业人,参与到养老行业中去。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就是以目前行业内对养老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和要求作为出发点,来确定我们培养人才的方案。养老服务与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面对的对象都是老人。不尽要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能够切切实实可以照护好老人的专业技能。而每位老人的个体差异大,情况很具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目前养老人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来,总结本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提炼本专业作为职业人需要的主要技能。
二、提炼《基础护理学》中所涉及的行业需求技能。确定授课内容
数据显示,目前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为本科院校、高职、中职,其中以高职为主。1999年全国只有2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999年至2012年,全国有23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至2014年,伴随着国家养老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共有63所高职院校设有该专业。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政策的引导,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必定会迅速增多。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参差不齐,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我院作为全国23所最早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从2010年招生至今,已培养了数百名养老产业的年轻养老人。通过与同学们交流,整理出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需具备的技能要求,确定授课内容,详见表1。
三、研究与启示
(1)要充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关于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教程进行备课和授课,弥补《基础护理学》对老年人群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养老护理员教程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将二者结合教学,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将来的工作中去。例如,行业需求中提到的教会老年人正确使用拐杖进行活动、带鼻饲管老年人的进食照料方法、为留置导尿的老年人更换一次性引流袋、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并帮助完成超声雾化、老年人湿热敷的应用方法等,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是空缺的,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具备这些专业能力。将二者有效结合,既扩大了基础护理学的运用广度,又加深了学生对自己将来成长为职业养老人的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践课程中,特别需要时刻传递和提醒学生一定要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活动,不能進行血管或尿道等侵入性操作例如打针、输液、输血、插尿管等。在静脉输液输血所说的排气方法仅限于在执业护士因各种原因无法立即处理,而输液器内的气泡或气段在远离进针口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任何风险的安全操作。在上课时再三强调和提醒学生不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然而密切观察老人又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为了适应国家人口老龄化对专业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截至2015年,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已增至56所。但是,作为新兴专业,全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不统一,缺乏教材和教学素材。对应的本专业的职业范围也有待国家级的统一标准。
(3)高度重视实践课,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学生们比起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更喜欢在实训室里边练习边学习。于是,我们选择了前部分是桌椅、投影仪,后部分是实训场地的教室。上课时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普遍反映好。
(4)尽管在教授前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做了调查和了解,但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因为养老机构发展程度不同、地域不同、管理理念的不同,会造成对人才的需求不同。而我们学生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一流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或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高端养老机构。所以,调查的结果可能是片面的。对于授课内容的一些细节比如“尸体护理”,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是需要我们的学生来做的,但其他一些不涉及医疗的养老机构可能有专门的机构外的殡葬人员来完成。据了解,安宁疗护也不是每个养老机构都在开展的,有的养老机构根本不接受老人“死”在机构内,而要求家属在老人病危或临终前期就送入医院。
(5)这门课程的教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①④实践类偏多的课程适宜小班教学。基础护理学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班(每班不超过27人)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操作,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②教学时尽量把实际情景带人课堂。例如,在医院环境一章,要求同学们掌握适合老人房间的舒适温度和湿度。在教学时,设定晨间护理情景,设定护理管家、老人、实习护理员三个角色,设定任务:护理管家带领实习护理员把老人房间的温度、湿度设定在合适范围内。学生们从教室门外敲门开始,情景再现。通过这个过程,不尽把知识点自然融入,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③基础护理学不完全适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该教程的出发点主要是医院临床护士,其中涉及很多侵入性操作,不适合我们的学生;但其优势在于“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这个护理程序,在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值得借鉴和学习。
四、期望与共勉
目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相信不久的将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定会有自身的学科体系。也一定会有专属的培训教程和资源库。作为这个朝阳产业的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教学、更要重视到各类养老机构去锻炼和学习,深入社区了解老人的需求,在实践中探索,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伟.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2]刘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