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雷,方千华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水平,对提高我国体育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虽起点较低,但发展很快,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发展迅速,培养能力不断攀升,质量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博士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独立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逐渐步入了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3]。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已达到21所,每年招生人数大约为300人[4]。按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计算,在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已达到900人。面对若大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群体,深入剖析其入学动机,对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入学动机是人类动机在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表现为受教育的需求,并转化为个体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具体形式,对个体的学习活动起着激发、指向和维持的作用[5]。因此笔者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进行分析,力求找出当前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归因类型,为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体育学高素质人才提供统计学参考。
以我国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大学等17所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校博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总体情况。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期刊网站以体育、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研究等为关键词收集近10年国内外参考文献以及多部学术著作,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对相关研究生入学动机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结合调查结果提炼出32个入学动机因素,并初步形成《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问卷》。再经有关专家、学者审阅,剔除部分有歧义、意义重叠项目,最终编制成有25个题项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问卷》(用A1—A25标记)。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分为“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不确定”“不赞同”“非常不赞同”五个等级,依次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
采用现场发放、邮件通讯等方式,对我国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17所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校博士研究生发放问卷300份(见表1)。回收问卷234份,回收率78%,剔除不合理问卷后有效问卷为216份,回收有效率为72%。其中男生154人、女生62人;博一98人、博二61人、博三及以上57人;计划内博士研究生42人、委培或定向博士研究生174人。
通过专家评测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测(见表2)。在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4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2次调查,2次调查间隔时间为20天。通过SPSS22.0软件得出问卷R=0.901,P<0.01。表明所设计问卷内容能全面反映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表1 问卷调查发放情况统计表
表2 博士研究生问卷效度评价表(n=40)
2.2.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进行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分类数据分析、聚类等分析。
入学动机是个体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体现了个体对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对人客观要求在个体大脑中的反映,常常内化为个体学习的意愿、兴趣、方向等形式,具有指引方向、集中注意力、增加内驱力的作用。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的来自兴趣和爱好、有的是自己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有的是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有的仅是迫于外界的压力等。这些动机不管其形式、内容、出发点如何,都能形成驱动力推动个体去奋发图强,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复杂且隐秘,需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探究。分析不同类型的入学动机,有助于提升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针对性,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运用SPSS22. 0软件输入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使用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对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合性判断。由表3得知,Bartlett值=862.516,P<0.01,表明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值=0.761,大于0.60,表明偏相关性弱,适于因子分析。由Bartlett和KMO数值可以判定,此类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3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碎石图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极大方差法” 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分析求出旋转因子负荷矩阵(见表4、表5)。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6个,累积贡献率为75.691%。图1是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碎石图,由其决定抽取因子的数量。从曲线的趋势分布看,在第6个因素后突然趋于平缓,所以提取前 6个因素。
表4 公共因素特征根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F1由3个高载荷指标构成,分别为“自己酷爱学术研究”“自己适宜攻读博士学位”“希冀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对体育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将F1命名为“学术驱使型”;因子F2由4个高载荷指标构成,分别为“攻读博士学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博士毕业后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自己想成为在体育领域具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将F2命名为“理想驱使型”;因子F3由4个高载荷指标构成,主要涉及“博士的社会地位、认可度高”“国家和社会重视高学历人才”“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士享有的较高的社会福利”等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驱使型”;因子F4由5个高载荷指标构成,主要涉及“单位职位晋升、职称评聘的需要”“工作单位对攻读博士有优惠的政策”“希望继续深造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生活”“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宽社交面”等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驱使型”;因子F5由2个高载荷指标构成,主要表现为“报答师长恩情”“受周围同学和朋友的影响”等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报恩驱使型”;因子F6由2个高载荷指标构成,主要表现为“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出人头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精神驱使型”。
表5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矩阵表
信度指研究方法、程序和结果可重复性,以及一致性、稳定性的程度。信度即是测量可靠性[6]。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a系数(Cronbach’s a coefficient)来考察各因子层面的信度。克隆巴赫a系数又称为内部一致性a系数。结果显示:“学术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716、“理想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721、“社会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728、“工作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681、“报恩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623、“精神驱使型”层面之信度是0.746。综合多位学者的看法,分层面最低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要在0.50以上,最好能高于0.60[7]。由此得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6个因子层面拥有较好的信度。
由因子分析得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主要分为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社会驱使型、工作驱使型、报恩驱使型、精神驱使型6种。此结论将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
验证性因子分析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在已知因子的情况下检验所搜集的数据资料是否按事先预定的结构方式产生作用[8]。本研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大样本中的另一半数据来验证因子分析后产生的6个因子,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从而确定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类型的概念维度。利用AMOS22.0统计软件,使用另一半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所假设模型进行对比。
3.5.1假设模型的提出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模型M1,即对20个相互独立的体育学博士生入学动机进行解释;根据因子分析提出的6个因子结构,提出假设模型M2,即对体育学博士求学动机的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社会驱使型、工作驱使型、报恩驱使型、精神驱使型6种类型进行解释。
3.5.2假设模型的检验利用AMOS22. 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适配度。常用的适配度指标主要有:①df值(即P值);②绝对适配度指标卡方值X2:通常以P值大于0.05作为判断标准,即此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③X2/DF的比值:通常以X2/DF值小于2时为宜,表明此模型的适配度良好;④适配度指数GFI:其值越无限接近1表示此模型行适合度就越好。一般采用GFI值大于0.90为宜;⑤相对拟合指标CFI:其值越无限接近1表明此模型行适合度就越好;⑥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其值越接近0表明此模型的适合度越好。一般采用RMSEA小于0.10为宜[9]。图2、图3是模型M1、M2的路径图及标准化估计值,表6是依据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的两个模型的拟合度指标。
对比上述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标可知,模型M2的拟合度好于模型M1的拟合度。通过对模型M2进行组合信度检验,发现其各因子层面之组合信度均大于0.60。这说明此模型的内在质量较为理想,也进一步说明采用验证性因子进行分析对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体育学博士生入学动机由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社会驱使型、工作驱使型、报恩驱使型、精神驱使型6种类型解释较为合理,其结构稳定、可靠。
图3 M2路径图及标准化估计值
表6 M1、M2模型拟合指标
入学动机属于此类型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己酷爱学术研究、感觉自己比较适合攻读博士学位、希望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对专业领域进行深入探索。进一步研究发现:学术驱使型得4.36分,认可度百分比[10]是84.0%。具体而言,81.8%的被调查者认可“自己酷爱学术研究(Al)”;90.6%的被调查者认可“自己适宜攻读博士学位(A2)”;89.0%的被调查者认可“希冀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对体育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A3)”。
属于此类型入学动机的博士研究生认为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希望博士毕业后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专业领域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理想驱使型得4.19分,认可度百分比为79.8%。具体而言,83.4%的被调查者认可“攻读博士学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A4)”;84.6%的被调查者认可“希望博士毕业后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A20)”;78.6%的被调查者认可“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A21)”;88.5%的被调查者认可“自己想成为在体育领域具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A22)”。
属于此类型入学动机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入学是因为博士的社会地位、认可度高,国家和社会重视高学历人才,可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士享有较高的社会福利。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驱使型得4.20分,认可度百分比为80.0%。具体来看,81.4%的被调查者认可“博士的社会地位、认可度高 (A13)”;74.6%的被调查者认可“国家和社会重视高学历人才(A14)”;78.1%的被调查者认可“可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A15)”;85.7%的被调查者认可“博士享有较高的社会福利(A16)”。
属于此类型入学动机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入学是因为工作单位职位晋升、职称评聘的需要,工作单位对读博人员有优惠政策,希望继续深造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同时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生活。通过研究发现,理想驱使型的得分为4.09分,认可度百分比为77.3%。具体来看,74.3%的被调查者认可“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宽社交面(A5)”;80.7%的被调查者认可“工作单位职位晋升、职称评聘的需要 (A17)”;84.9%的被调查者认可“工作单位对攻读博士有优惠的政策(A18)”;82.5%的被调查者认可“希望继续深造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A 19)”;69.8%的被调查者认可“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生活(A24)”。
属于此类型入学动机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入学是为了报答师长恩情,受周围同学和朋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报恩驱使型的得3.81分,认可度百分比为70.3%。具体来看,81.4%的被调查者认可“报答父母师长 (A11)”;73.5%的被调查者认可“受周围同学和朋友的影响(A10)”。
属于此类型入学动机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入学是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出人头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神驱使型的得3.75分,认可度百分比为68.6%。具体而言,63.5%的被调查者认可“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A23)”;83.5%的被调查者认可“出人头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A2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11]。研究发现,在上述6种入学动机类型中,工作驱使型、社会驱使型、报恩驱使型动机类属功利性动机。拥有这些动机类型的体育学博士生对读博士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注自己获得博士学位后所能带来的结果,如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等[12];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精神驱使型动机类属原发性动机。此类体育学博士生的入学动因是由其对攻读博士执着的兴趣内生的,读博动机存在于整个求学、求索过程。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功利性动机和原发性动机所占频数较为接近,亦即功利性动机和原发性动机是当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求学研习的主要动因。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业已成为人们获得优厚社会资源、进入更高社会平台的阶梯,其功利性和工具性价值功能已彰显无遗。令人欣慰的是,原发性动机是体育学博士生入学的首要动机,与我国的博士生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提醒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需对不断攀升的体育学博士生功利性入学动机给予必要的重视。
从功能上来讲,个体原发性动机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其对个体的学习产生较为经久、直接的助推作用,使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精神体验活动。功利性动机以获取某种实际利益为目的,学习仅仅是个体为达到目的而施用的手段。在未达到目的之前依然会对学习产生较为持久、深远的促进作用;一旦达到目的,功利性动机便会变得消极甚至消失。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最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其应对科研创作有执着的、强烈的、源自内心的兴趣和挚爱,而且这种兴趣和挚爱不能因获得外部条件有所弱化,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未来将会丧失核心竞争力。
研究发现:个体的动机是可以发生转变的,其随着个体内部的认识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针对当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带有功利性的问题,笔者依照ARCS动机模式,试图从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找出激发其原发性学习动机的对策。
5.2.1ARCS动机模式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1983年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M. Kelle提出的。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注意,教学应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切身性,将教学与学生的重要需要和动机相结合;自信,教学应发展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期望;满足感,教学应组织强化,将学习成绩置于学生的控制之下,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13]。以上四个因素构成了个体学习动机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忽略或偏废任何一个因素。
5.2.2基于ARCS动机模式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对策对于存有功利性入学动机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按照ARCS动机模式原理,在体育科研创作中着力培养其注意力、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动机因素,使其完成由功利性入学动机向原发性学习动机合理转化,最终成为对科研创作怀有崇高理想的高素质人才。
在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科研选题与假设——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问题的解决”三个步骤来培育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注意力、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
“科研选题与假设”过程是培养体育博士研究生注意力、切身性的重要环节。其应在相关体育研究领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大胆假设,谨慎论证。这样不但可以激发研究生们对所从事研究范畴的专注力和学术敏锐感,而且也可使其感到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密不可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案的制定”阶段是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树立自信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多次的挫败后会丧失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产生怀疑。因此导师在此阶段应全程给予博士研究生关注、支持和细心指导,使其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科研创作过程中。“研究问题的解决”是应用研究方案论证、实施和解决具体研究问题的过程。在此阶段,若研究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博士研究生从中获得良好的锻炼和体验,加上导师中肯的评价和同行的认可,满足感、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将会更加强烈、持久地作用于博士研究生生涯。
(1)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主要类型依次是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社会驱使型、工作驱使型、报恩驱使型、精神驱使型6种类型。学术驱使型和理想驱使型是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主导性入学动机类型。
(2)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精神驱使型动机类属原发性动机;工作驱使型、社会驱使型、报恩驱使型动机类属功利性动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复杂且隐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功利性和工具性价值功能并存,并有上升趋势,成为与原发性动机同等重要的动力因素。
(3)为端正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应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遵循ARCS动机模式,在体育科研中着力培养其成功动机体验,激发原发性学习动机,造就高素质体育人才。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体育学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载着文明传播、精神传承、科教兴国、繁荣经济、民族复兴之梦。入学动机与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投入、专业成就紧密相关。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阶段,要重点审查、审核其报考动机,不仅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行动层面考量,而且还要从业务水平、科研潜力、学术造诣、攻读博士研究生设想、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量化,最重要的是看其本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思想的衔接性、广延度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献身科学研究的决心和精神,严把招生质量关。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结合ARCS动机设计模式,教育博士研究生应重新审视入学动机,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找到奋斗的方向,调整心态,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脚踏实地,圆满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业,实现人生理论和实践升华。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 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杨献南,方千华,鹿志海.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问题及改革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75~81.
[5] 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6]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7]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8] 王松涛.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研究[J].兰州学刊,2006(5):155~156.
[9] 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619/200407/1315.html.
[11] 董志霞,郑晓齐.对非定向博士生求学动机的质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48~51.
[12] 郭德俊,汪铃,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