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现今出现编校质量整体下滑的态势,笔者基于多年的编辑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应对措施与看法: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重视“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学习培训;用心、用情、用力。
关键词:出版;管理制度;编校质量
一、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
(一)三审制度
三审制中各个审级的职责、任务各有差异。
(1)初审,是三审制中的第一级审稿。初审稿件时,初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消灭差错、润饰提高、规范统一、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
初审,工作量最大,任务最繁重。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才有可能在全面了解稿件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与评价,也才有可能对其出版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出合理的预估,从而为复审和终审提供分析、判断的基础。
(2)复审,是三审制中的第二级审稿。复审者应通读全部稿件,以对稿件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复审者要审阅对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是否已经达到消灭差错、统一规范、润饰提高等要求,是否已經做好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等项工作。
(3)终审,又称“决审”,是三审制中的最终一级审稿。终审者要对稿件进行最后的审阅。除了把握稿件的全貌外,着重于政治把关,并根据加工的情况,对是否可以发稿表明态度,作出决断。同时,要从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出书特色、种类结构、品牌营造、经济实力诸方面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徒然浪费人力和财力等情况发生。
一般稿件,终审者可以重点抽查审读部分内容,重点稿件或内容复杂、难度较大的稿件,应进行全面的审读或约请其他人员帮助审读。
(二)“三校一读”制度
“三校一读”制度规定,校样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三校一读”是书刊校对次数的下限,是保证书刊编校质量的基本要求。
(1)初校,初次校对人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校异同的各项任务,在排版单位毛校质量已经达到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做到灭错率达到规定要求,同时兼顾校是非。
(2)二校,二校校对人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校异同的各项任务,消灭初校可能遗留的错误,并核对初校所改之处是否正确,同时兼顾校是非。
(3)三校,三校校对人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校异同的各项任务,继续消灭经初校、二校后可能遗留的错误,同时将校是非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4)通读,通读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校对人员需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样(必要时核对原稿),重点做好校是非工作,并兼顾校异同。通读时要消灭校对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错误,包括格式差错、图表与注文不符等,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政治性、思想性差错以及科学文化上的知识性差错和似是而非的病句与其他语法错误,还要注意人名、地名、书刊名、组织机构名等的前后统一。
通读对全书的编校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重视“传帮带”的作用
出版行业经验积累非常重要。所以对于新来的从事编校工作的人员应在试用期间或转正后进行3~6个月的学习阶段的“传帮带”是很有必要的。转正后的人员亦可做一年的校对工作,一是熟悉工作流程,二是准备中级资格考试。“传帮带”阶段,即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辅导、指导、跟踪、检测。具体方法为责任编辑初审完一本稿子,然后拿给该编辑所带的校对人员,由这个校对人员担任一校,包括核红。核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核红前由初审人员告知注意要点,如看编辑对一本书稿的整体把握,主要作了哪些修改,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核红亦是一种提升。其次,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做二校,然后再由一校人员核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疏漏和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其实,3个月的校对,四五本稿子看下来,可能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校对流程都了然于胸了。然后就是校对人员自己的学习和努力的事了,为早日独立承担编辑工作积累经验、储备知识。编辑,亦可照此方法锻炼。这样就可以避免编辑人员抱怨校对人员什么问题都看不出来,校对人员亦委屈得不知道该看什么的矛盾或校对人员抱怨编辑人员等。
三、加强学习培训
(1)自觉地加强学习。如一些新编辑没有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直接投入编辑一线工作,他们虽是某专业或某学科的专家或学者,虽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但对现行的出版规范、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了解,对稿件中存在的差错难以有效甄别和去除。编辑应具备一定的鉴别力,才能担负起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的社会责任。不管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必须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充实刷新知识储备,才能在编辑工作中减少和消灭差错。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工作,如举办有关出版法律法规、编校规范标准的讲座,或对复、终审、印前审读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请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和有关专家讲课,以及选派编校业务骨干参加行业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等。
四、用心、用情、用力
态度决定一切。出版工作更是如此。首先,你得热爱这份工作,否则会觉得枯燥无比,做好编校工作更无从谈起。其次,从事这个行业你得坐得住,静得下来。这主要看编校人员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如不适合,应尽早调离,否则易引发编校人员就书稿而存在的矛盾,亦影响其他编校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做坏一个样)。总之,从事编校工作,就是要做到用心、用情、用力。
作者简介:蒋丽杰,云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