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小说;出版;接受
【作者单位】常晓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又译玛丽·安·埃文斯)笔名乔治·艾略特,是与奥斯丁、勃朗特齐名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其一生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以及若干短篇小说。美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把她视为妇女文学的先驱。然而在中国,她的名字远没有像同时代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一样为中国读者所熟识。是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和接受心理造成了这样的反差?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主要指大陆)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从而加深中国读者对其作品出版和接受过程中存在“错位”现象的理解。
一、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的翻译出版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伊万斯的小说就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先后进入了中国大陆读者的视域。她早期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均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中国出版社的翻译出版,其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在1956年和1957年得到了两次再版。随着赵德鑫注释版《织工马南传》在1964年的再版,《织工马南传》逐渐取代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成为备受当时中国普通读者喜爱的现实主义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伊万斯作品的翻译出版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伊万斯小说译介和评论著作出版进入繁盛时期。比如:
1.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存在两个版本的成名作《亚当·比德》出现了7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孟祥明的译本。2000年,宁玉鑫的译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01年,宁玉鑫的译作分别由九州出版社和远方出版社再版;孟祥明的译本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再版;李强的译作、金澜的译作也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李智的译作由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周定之的译作也由南方出版社再版。2011年,傅敬民的译本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到两次再版的女性成长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出现了9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6年,伍厚恺的译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2008年由重庆出版社。1999年,祝庆英等共同完成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1年,刘静、王勤的译本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2年由国家戏剧出版社再版。2002年,孙法理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同年,刘思远的注释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再版。2004年,它的盒式录音版英文读本由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2007年,翟莉的译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吴春晓的译本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祝庆英、郑淑贞等共译的版本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3.曾在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织工马南》到20世纪90年代也再度出现了出版热潮。除曹庸的译本于199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外,由韦斯特改写、邹晓明翻译的牛津英汉对照本在1998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随着该英汉对照读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流行,《织工马南》很快成了这一时期在中国销售量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伊万斯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马南身上强烈的道德意识和他作为养父的慈爱情怀,使该作品赢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读者大众的广泛认可。进入21世纪以后,《织工马南》作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拓展能力的必读英语读物,依然在中国有极大的出版份额。它的三种英文读本分别在2003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
4.给伊万斯带来极高声誉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也在20世纪90年代被收录到“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又从文库中精选60种深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组成新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米德尔马契》则作为其中的一种分别在2006年、2008年得以两次再版。《米德尔马契》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伊万斯赢得了“现代小说先驱之一”的称号,也确立了它在中国的经典地位。
遗憾的是,伊万斯的《罗慕拉》在198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再无新的译本出版;而《丹尼尔·德隆达》和《菲利克斯·霍尔特》至今还没有中译本;她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以及评论性文章和个人传记都未曾被人翻译过来。2002年刘文荣编的《19世纪英国小说史》,2003年高继海编的《英国小说史》,2003年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艺术史》,2005年侯维瑞、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史》,2006年蒋承勇等编的《英国小说发展史》等史著的出版,虽然都对伊万斯的生平和创作特征有全面的介绍,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普遍的影响,为伊万斯被中国读者接受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译本出版和再版的频率来看,体现善良、热情且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普通人生活的伊万斯早期长篇小说,仍是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可以说,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和接受心理,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而普通读者的消费需求又进一步造成了国内伊万斯小说翻译出版的不足。
二、中国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状况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出版业和翻译界对伊万斯小说的推介不难发现: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极不均衡、后期经典作品并不受中国读者重视。
其次,图书馆和出版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互惠共赢的发展关系。出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所积累的读者信息和市场信息来调整出版计划,而图书馆可以借助出版企业来简化数字化建设程序,节约投资成本。比如,在处理数字化资源共享与版权之间的矛盾时,图书馆可以争取出版企业的配合,通过出版企业多年积攒的经验来规避版权问题,确保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再次,图书馆与出版企业之间可以建立数字资源共享结算机制。双方在共享数字资源时,要事先拟定共享结算机制,详细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资源共享不会违背公正与安全的原则,进而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资源共享结算机制可以借助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权限设定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如方正集团的Apabi软件方案便可以很好地解决网络出版问题,妥善协调好出版企业、读者及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方面的利益保护。
3.构建图书馆与出版企业的合作共赢机制
在图书馆与出版企业合作共赢机制的构建上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法国的Bnf/SNE工作组,联合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及许多大型出版机构。在其领导下,法国启动了Gallica2项目,用以推动数字化建设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Gallica2集中提供图书目录及内容摘要等有关信息,读者对信息进行检索后即可直接进入出版发行机构的网站,然后就能够享受有限的免费阅读服务,各网站则根据实际情况为用户开放不同程度的阅读权限。通过这一方式,既解决了图书馆方面的版权问题,也保证了出版机构的利益,达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对于我国而言,在构建图书馆与出版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协议,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统一、明确的规范。其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人员、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以政策倾斜的方式形成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再次,图书馆要加强读者教育,引导读者尊重版权,自觉维护版权人的利益,而出版企业则要积极地承担起相应的文化使命,摒弃一味追求盈利的运营模式,树立长远的社会效益观。最后,图书馆和出版企业要为全局考虑,不钻法律空白,严守行业道德和规范,积极构建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图书馆与出版企业开展数字资源共享是文化体制创新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王余银. 图书出版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绩效数字化出版[J]. 卷宗,2014(4).
[2]夏颖.出版企业在版权资源增值利用中与公益性图书馆之间利益的平衡[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3]陈静,张凌. 数字出版机构与数字图书馆的竞争关系及相互合作的探索[J]. 图书馆,2015(4).
[4]叶翠,刘灿姣. 国内外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编辑,2015(3).
[5]吴建中. 知识是流动的:出版界与图书馆界的新课题[J]. 图书馆杂志,2015(3).
[6]吉宇宽. 数字出版者和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交易的冲突与融合[J]. 情报资料工作,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