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湖北高等院校财经类国际化课程调查分析

2018-05-30 03:36吴文劲程慧明朱珞珈
关键词:财经类高等院校调查

吴文劲 程慧明 朱珞珈

摘要:21世纪以来,外语成为新一轮教育教学人才特征及课程改革方向,中央提出了“教育對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更使国际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和焦点。2016年,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招收了第一届国际留学生班。本论文基于2017年暑假对教育大省湖北高等院校国际化课程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湖北省国际化课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高等院校;财经类;国际化课程;调查

21世纪提出以外语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更促进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对外开放”、“双一流”和“一带一路”更使国际化课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和焦点。建设国际化课程,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性人才已刻不容缓。教育大省湖北国际化课程发展如何?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湖北高校国际化课程目前的发展,2017年7月5-12日,我们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国际化课程小组对湖北省高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一)调研地点及对象

我们对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5个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调研对象为5所高校的在校经管类本科生、经管类研究生、经管类博士生和教师,其中,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主。

(二)调研方法及样本分析

我们就湖北国际化课程发展现状对武汉5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走访,包括一本和二本院校,其中,2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和财经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调研地区涉及江岸区、江汉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西湖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9个区,主要收集的地点在武昌和江夏区的5所高校。本次调研采取了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湖北国际化课程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346份问卷,其中,电子问卷61份,纸质问卷285份,回收有效问卷326,无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9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我们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国际化课程包含因素及湖北高校实际开设课程情况

接受调查的85.0%师生认为国际化课程应该具备有国际思维的教师,69.6%的师生认为应该使用英语教学语言和英文原版教材,55.5%的师生认为应该培养出具有国际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51.8%的师生认为国际化课程应该具备国际学科特点。其中,国际思维的教师以85%的比例被采访对象认定为国际化课程的关键因素。

上图显示,上述5所高校的经管院主要开设了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学国际化课程。调查了解到,学院对上述专业的国际化发展非常重视,旨在努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

(二)国际化课程的裨益

作为国际化课程的绝对主体,学生国际化课程的主观需求在哪里?最受学生瞩目的要素是什么?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82.5%的学生认为国际化课程能培养国际化思维方法,65.2%的学生认为国际化课程能使他们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优势,57.8%的学生认为国际化课程有利于出国留学深造,52.9%的学生认为国际化课程有助于在外企工作,49.2%的学生认为国际化课程能有助于了解国外文化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其中,培养自身的国际化思维方法最受同学青睐。

从表3可以看出,培养国际化思维方法是国际化课程5项益处中最受青睐的1项。综合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化课程带给学生的显著益处是培养自身的国际化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如表3所示。

(三)难易程度相关性分析

国际化课程聘请国内外教师讲授,中外教师上课习惯、思维模式及使用语言对学生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样也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有些教师是研究型的,专业领域研究成果显著,但授课方式让学生不易接受。

表4显示,国际化课程难易程度与国际化课程教学语言,教材使用和授课教师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授课教师与国际化课程难易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教学及试卷语言、使用教材与国际化课程难度无关。至于国际化课程教学语言及试卷语言的使用问题,普遍认为应该使用英语或英汉双语。教材使用方面,普遍认为使用的教材应该是英文原版教材。简言之,教师使用何种语言上课,中国教师还是外籍教师授课,对学生影响很大。

三、湖北高校财经类国际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湖北省高校基本都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但各校国际化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有语言困难,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等。调查发现湖北财经类国际化课程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多为国内教师用中文授课

走访5所高校调查和谈访发现:大多数学生和老师认为,目前湖北高校国际化课程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是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大多数学校虽然开设了国际化课程,但仅仅是教师采用英文PPT展示。虽然学生使用全英文教材,但很少有教师会全程采用英文授课的模式。教师没有用全英文授课导致学生无法将英文原版与中文翻译相联系,甚至不能理解一些英文专有名词的中文意思。此外,国际化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国内教师英文带有口音、学生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等都是师资力量薄弱的体现。

(二)学生语言能力有限,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语言困难

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中文教学和中文教材,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国际化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经常遇到语言困难。中国学生刚开始接受国际化课程教学时,会出现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看不懂课本内容等情况,课后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翻译、理解课本内容。有同学反映,老师授课进度过快加上学生语言困难,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加上有些课程本来就有一定难度,语言不通更加剧了学习困难和学习效果不佳的状况。

(三)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许多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过于困难

许多高校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专业类的国际化课程,这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符,更与实际情况脱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专业课基础知识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国际化课程的英文(或双语)教学,外文原版教材的引用等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差异,会在极大加剧学习难度,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对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接受国际化课程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

(四)外文原版教材和国际化课程授课方式不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外文原版教材中许多专业词汇或高级词汇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倘若老师在课堂上仅采用中文或英文教学,并没有将中英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如果老师采用英文教材却使用中文授课,他们大多数时候很难看懂老师授课用的PPT,老师的中文教学反而增加了课后复习难度,并增加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全英文试卷难度过大。当下国际化课程采用的外文原版教材和授课方式不太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力与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教师授课方式也有待改进。

(五)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校的国际化课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快速发展国际化课程,可能出现了急于求成的现象。有学生反映,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过于急进,有时候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没有配套的练习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識,学生课上及课后学习都有些吃力。国际化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老师受教学进度的制约,过快的教学进度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困难。

四、对策建议

湖北国际化课程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些问题的解决有待时日,国际化课程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国际化课程师资力量亟需加强

就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国际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应加大国际化教师出国访学力度。目前,湖北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用英文PPT授课的教学模式,由于老师英语水平不够,有些老师甚至有口音。这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出国交流,聘请国际化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培养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教师,国际化课程教师应有较强的学术造诣,能引用学科前沿知识。应更多关注授课方式,使国际化课程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英语水平需要提高

学生普遍反映对国际化课程英语教学的接收存在困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设定限制条件,进行选拔式教学。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是照本宣科,需因材施教。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克服语言困难而努力学习英语,国际化课程需要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提高英语水平。

(三)提升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努力增强和培养学生对英文教学国际化课程的兴趣。转变思维,让学生对国际化课程有认同感,找到兴趣点,学生才会更快的接受,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对未来的学习也会有较大帮助。如国际化课程原版教材价格昂贵,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困难,教材费用的增加会加大家庭负担,如果学校可以给予一些国际化课程资金补贴,这会一定程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要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建设课程,而不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国际化课程学习,又还有利于学生今后职业的选择。

总而言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需要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结合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湖北“双一流”财经类国际化课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财经类高等院校调查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