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倡导与实践

2018-05-30 22:18钱彩琴
档案与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炎培职校中华

钱彩琴

[摘要]中国职业教育是民国初年中国教育结构变革的产物,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致力倡导、推广的结果。黄炎培组建了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的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阐发职业教育的理论;为免于空谈职业教育,欲“举例以示人”,他又创办了第一个职业教育学校——中华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在教育宗旨、教育方针、科目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迥异于传统教育模式,开创了中国教育为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局面,实现了教育领域的经世致用。

[关键词]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学校

黄炎培(1878—1965)是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民主人士,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贡献了卓越的才能与智慧。1917年5月,为在中国推广和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组建了职业教育社团——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下简称职教社),多维度地阐发和建构了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为了实践职业教育理念,1918年6月,他在上海与职教社同仁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这样,职业教育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今日,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结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的诞生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先生教书、学生背书,能诗文擅论道就是所谓的“人才”。在农耕时代里,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其余皆为下品。近代以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教育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了。洋务派为办洋务,自己创办洋务学堂,培养技术人才。20世纪初,清末推行新政,为培养实用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颁布了“癸卯学制”,把农工商实业教育列为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这样,中国教育开始向为经济实业发展服务的方向转型,但也仅仅是个开端而已。

民国建立后,由于各方面经济政策的推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据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有146个,资本额为41,148,205元;而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工业公司达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1]这些民族工业包括的行业较广,如纺织、面粉、卷烟、火柴、榨油、针织、缫丝、丝织、造纸、制糖、染料、肥皂等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工业技术的变化。传统的工场手工业开始向近代工厂工业转化,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工业动力也由人力转为电力。以纺织业为例,织机替代了手工,生产力大幅提升,产量也大幅增加。由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了,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日益显得重要起来。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与之同步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服务。但当时中国的教育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普通教育来说,毕业生无一技之长,除少数继续升学之外,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实业学校毕业生,其功课重理论轻实习,农工商科不过是加读农工商教科书数册,学生有读书之习惯,而无服务之习惯,对于实习莫不感到痛苦,因此学生毕业后实难适应于社会服务。同时,学生贫于能力而富于欲望,青年学生深受“读书做官”传统的影响,多喜接受理论,实际能力自难以养成,学力不足而欲望有余,位卑不屑一顾,高位又区区仅有。这样使学校的毕业生无新学识应用于实际,教育和实际脱节,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时中学生“毕业升学为三分之一,谋事而不得二分之一”。

对于上述中国教育现状与弊端,教育家黄炎培深感忧虑。他积极探索改革中国教育之路。

1912—1914年,黄炎培担任江苏省教育司长,他不断地考察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他发现有些学生会算术,但不会使用度量衡;对于植物学,只有课本知识,而不能辨识现实中的花草树木。他通过观察美术科的写生教学,深感各种学科的教育均应注重实际的应用,学以致用才是教育之本质。1913年,黄炎培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实用为依归,教育与生活不分离,学生所受教育应该适应将来之谋生处世,否则就是教育之失败。

1914—1916年,黄炎培为寻找改革中国教育之良方,进行了国内外的教育考察。在国内他考察了北京、天津、山东、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市的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并整理出版了《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二辑。通过实地考察,他深切地感到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偏重文字和理论,轻视物质和实验,学用不能合一,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传统教育观念仍然严重,此道不改,其结果将使学校教育成为变相的科场,摧残青少年的心智,流毒深远。在国外,他考察了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职业教育,特别是美国“教育与生活不分离”的职业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都掌握有一门技术,适于职业的需要,毕业即就业;即使是美国的普通教育也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所以,他认为美国的强大教育功不可没,这进一步促进了他改革中国教育的决心。

经过国内外的教育考察,黄炎培越发感到非改革中国的教育结构不可,否则教育就无以为功。因此,鉴于中国多数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他认为解决学生们的生计问题唯有沟通教育与职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即习得一技之长,以适应于社会需要。这样他发出了肺腑之言:教育与生活不分离,唯在沟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与生产不分离,亦在教育与职业相联系。

1916年9月,黄炎培在江苏省教育会附设职业教育研究会,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和提倡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并且他把之前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明确地用“职业教育”取代了。1917年5月,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以及政界知名人士蔡元培、马相伯等48人,联名发表旨在宣传和推广职业教育的《宣言书》,正式宣告组建中华职业教育社,高高举起了“职业教育”旗帜。从此,职业教育在中国诞生了。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但凡一种新生事物出现,社会上均会出现不同的声音。黄炎培举起职业教育旗帜之后,有人赞许,有人质疑。中国在职业教育落地之前,从清末到民初都推行实业教育,所以,有人说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实业教育;也有人说,职业教育就是吃饭教育。对此,黄炎培进行了诸多的解释和析疑。

黄炎培说:“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皆以解决生计问题为目的,然其范围不同。实业教育之高焉者,高等专门实业亦属之,其下焉仅为职业之预备者亦属之,故论其长可谓过于职业教育。英语Industrial Education之名词,依其本意,仅限于工业教育。东方译为实业教育,亦仅限于农工商三种,而医生教师等不与属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谋生者皆是,故论其阔又可认为不及职业教育”。从黄炎培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所及范围要远远大于实业教育,更接近于平民百姓之生活实际。同时,他也主张在实施职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改良普通教育,为适宜职业之准备”。[2]

对于职业教育就是“吃饭教育”一说,黄炎培也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以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他说,生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問题,也是国家问题。从小处说,职业教育是为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从大处说,是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人才与智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为此,黄炎培着重阐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他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

(一)“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他认为今日中国至关重要的困难问题是生计,而现时之教育绝不能解决生计问题,学生没有谋生之手段,故毕业即失业。

(二)“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他认为任何人成年以后都要服务于社会,没有真才实学,服务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学生毕业后应有一技之长以适于社会之需要。

(三)“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3]因为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义,“生利”即生产。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二是生有利之事。无论是有利之物还是有利之事,都是为促进社会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进步服务。

通过对职业教育之目的的阐述,黄炎培把职业教育和所谓的“吃饭教育”明确地区分开来,澄清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误解。他进一步说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达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

三、黄炎培与中华职业学校

为防止职业教育流于空谈,践行职业教育的理想和目标,1918年,黄炎培主导创建了中华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作为实践场所,用实际行动推动和实践职业教育理念。

1918年,中职校在上海贫民区陆家浜南岸创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也是第一所由民间之力创办的职业学校。中职校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开路先锋,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原则、课程设置等方面迥异于普通学校和实业学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黄炎培特为学校题词“敬业乐群”作为校训;他亦主张“劳工神圣”,以平抑学生好高骛远之虚骄心。他认为“作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为改变过去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形象,他提出了“双手万能”与“手脑并用”的教育原则。黄炎培坚信,靠双手能创造一切,改变一切。

鉴于黄炎培的职教理念,中职校提出了四条教育方针:“(一)欲预备将来之职业,固不可无相当之知识;(二)仅有应用之知识而无纯熟之技能,则仍不足以致用;(三)既得应用之知识,纯熟之技能,而无善良之品行,仍不足以立身社会;(四)社会之事业有限,而各方之求事者日增,是故学生而无创设新业、增进生产之能力,实不足以生存于今日之世”。[4]可见,中职校的教育方针与当时其它学校的办学方针相比,具有鲜明的实用特色。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行的培养,主张“学生自治,提倡共同作业,养成其共同心,责任心,及勤勉诚实克己公正诸美德,俾将来成为善良之公民”。这就是中职校“灵肉双修”主义的思想内涵。

中职校培养造就人才的目标是切合社会需要的实际人才:“一、将来为各工厂职工或技师;二、将来能以一艺之长自谋生活;三、将来成为善良之公民”。[5]

中职校的课程设置也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定,各门课程均分为三类:1.职业专门学科;2.职业基本学科;3.普通学科。每科课程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级别。初中课程注重基本技能与知识,高中课程则侧重于各科理论、实习与实验。

机械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该科初创时,设立钳工、车工、范工、铸工、锻工五个实习工场,各工场均有导师管理工场事务和训练学生。学生必须在各工场轮流实习依次进行。五个实习工场所用的教材,都是工场主任、导师、导工集体编写,实用性非常强。这批教材是中国职业学校机械科最早的一套实习教材。[6]

中职校的修业期限,初级和高级均是三年毕业。如果从本校初级升入高级,可以直接升入高二,这样就是五年一贯制。

中职校从1918年创建至1952年划归轻工业部,自主办学共33年。每个时期的课程设置都是机动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而设。1918年刚建校时,根据当地学生家长的职业性质,设置了铁工和木工两科,并附设铁工和木工两工场,作为实习场所。后来,根据当时社会上充斥着进口的珐琅(搪瓷)和纽扣,为提倡国货,又增设珐琅和纽扣两科,并设置两科的工场。后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设置的科目也日益增多。中职校每一科的设置都有其宗旨。如机械科“专收志愿习工之青年,授以机械电机上必需之知识技能”;土木科“专收有志于建设事业之青年,授以建筑测量上必需之知识”;化工科、商科等都是授予有志于化工和商业青年相关专业之知识技能。学校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还特别注重陶冶其“善良品性”,培养其健全体格,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获得职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学校迁到重庆,战后又迁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步伐,1952年,中职校由轻工业部接管。在33年的时间里,学校先后设置的课程共16科,每科时间长短不一,具体详情见表。[7]

中职校在33年中,历届各科毕业生共计七千多人。他们工作在全国各省市工矿、企业、银行、机关、商店等,由于工作认真,作风勤劳朴素,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好评,并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如张闻天、江竹筠、华罗庚、顾准、王世绩、顾心怿等。1951年中职校创办的“石油机械科”有300多毕业生,大部分成为各大油田的技术骨干,受到中央部委领导的赞誉。由于他们都是中职校毕业生,领导们把他们称为“中华牌”。

四、余论

黄炎培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倾注毕生精力,推广和实践职业教育;职教社同仁同样尽心尽力耕耘于职业教育百余年。在黄炎培与职教社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下,中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1921年,作为研究职业教育问题的专门机构“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成立;1922年,民国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社本身的事业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单纯职业学校教育发展到多维度的职业教育。从1918年到1947年,职教社的教育事业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和农村改进等四大主体。

职业学校教育是正規的学校教育,学生通过考试入学,分初级和高级两级学制,学制各三年。这类学校先后创办有10所,如中华职业学校。

职业补习教育是业余教育,对那些不能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已就业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和知识补习。这类教育机构先后创办有49处,如第一、二、三、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等。

职业指导是职教社力求把学校和职业界结合起来,使学校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而职业界也能够求得适合岗位的专门人才。所以,他们为在校生、毕业生和社会上对就业迷茫的人进行就业指导。职业指导机构先后有25所,如上海职业指导所等。

农村改进是在农村帮助农民进行生产技术改良,对农民进行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改进。他们先后创建有30处改进区,如徐公桥农村改进试验区等。

职教社成立至今已有101年,一代又一代职教社同仁奋斗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不断耕耘;职教社的组建者黄炎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之父”,实至名归。2018年是中华职业学校创建100周年,谨以此文致以纪念。

注释

[1]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2]黄炎培:《职业教育析疑》,《社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中华职业教育社内部资料,1982年5月,第83-85页。

[3]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4][7]庞翔勋等:《记中华职业学校》,《社史资料选集》第二辑,中华职业教育社内部资料,1981年,第6、9页。

[5]《中华职业学校设立之旨趣》,《社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9-10页。

[6]卞孝萱:《中华职业教育社怎样办职业教育》,《社史资料选集》第二辑,第172-173页。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2.中华职业教育社编:《社史资料选辑》第一、二辑,中华职业教育社内部资料,1981年。

3.许汉三:《黄炎培年谱》,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增刊第五辑《黄炎培日记摘录》,中华书局,1979年。

5.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6.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教育与职业》月刊,1918—1930年。

猜你喜欢
黄炎培职校中华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