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以贵州省为例

2018-05-30 12:30孙振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贵州省体质体育课

桂 祝, 孙振波

(1.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2.青岛滨海学院体育教研室 山东 青岛 266000 )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2014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并不乐观。[2]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的东南部,辖6个市和3个民族自治州,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其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干预,这些问题即是本研究的核心。

1 研究对象

以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多民族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健康相关行为等领域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整体抽样随机调取贵州省各学校的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提供原始数据。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调查对象限定为6~18岁学生。依据贵州省2015年人均GDP排名,将全省9个市(州)分为一线地区、二线地区、三线地区,然后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或少数民族自治县,在自治县(州)中分别选择城镇和农村1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的学生。由于特殊因素,两个学校的调查未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际调查对象总计为3个县(州)16所中小学的2808名学生。同时调取这些学生的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成绩,以及对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发放2808份,回收2389份,回收率达85.1﹪,有效问卷2348份,有效回收率达98.3﹪以上。家长问卷发放2808份,回收2271份,回收率为80.9%,有效问卷2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被调查学生及家长学校分布情况

2.3 访谈法

对16所调查学校的相关领导及其部分社区进行开放式访谈,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支撑材料。

2.4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获得的调查结果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与分析。

3 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与亚健康现状

3.1 健康现状

贵州省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匀称度不够理想,身体匀称的比例仅32.8%。“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两者的比例达48.3%,“超重和肥胖”两者的比例为6.5%,其中肥胖率为3.4%。可见,贵州省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总体较低,以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为主。平均每2个人里就有1个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15个儿童里有1个肥胖儿童或超重儿童。其中初中组的营养不良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四个组别,同时也可看出,肥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逐步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反映身体素质的耐力、柔韧、力量和速度方面贵州青少年表现一般,农村青少年在耐力和力量方面优于城镇,小学生在柔韧和速度方面优于初高中。

3.2 青少年亚健康现状

贵州省42.7%的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身体上的亚健康来看,每100名青少年里有42名学生常常觉得疲倦、乏力,34名青少年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21名青少年反复出现“感冒”,20名青少年入睡感到困难;从心理上的亚健康来看,每100名青少年里有21名觉得精神不振、情绪低沉,18名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24名时常感到孤单,27名闲暇时不知道做什么,尤其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4 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1 日常生活行为因素

4.1.1 饮食状况

早餐现状不容乐观,每2个青少年里就有1个不固定吃早餐,甚至不吃早餐,其主要理由是:农村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吃,城镇学生不饿或不想吃;三餐情况不太理想,55.7%的青少年三餐无规律;营养均衡现况比较糟糕,在过去的一周内,47.4%的青少年从来不吃鸡蛋(见表2),54.2%的青少年从不喝牛奶,61.6%的青少年水果摄入量达不到身体所需;食用垃圾食品的情况令人欣慰,在过去的一周里,57.2%的青少年从未喝过碳酸饮料,17.6%的青少年从不吃零食;在过去的一月里72.5%的青少年从未吃过西式快餐,当然此种现状与贵州省只有18家肯德基,[3]贵阳只有3家必胜客,2家麦当劳,其他市州无此类快餐店的省情分不开,客观程度导致贵州省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表2 过去七天吃鸡蛋情况

4.1.2 出行交通工具

贵州省77%的青少年上学放学以步行为主要交通工具(见表3),家离学校步行时间20min以内的占25.4%, 而步行时间在1h以上的占23.8%,此现象在2012年3月贵州一村民发帖向省长诉村路破烂致学生上学难问题中得以印证。[4]

表3 贵州省中小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工具情况统计

学生过去一周参加活动的现状不乐观,只有三成学生活动达到一周内每天活动30min每周达3天以上的要求,而五成以上学生未达到要求,两成学生从不参加活动,高中组问题尤为凸显,仅有28.5%的高中生一周参加3次以上活动。

4.1.3 娱乐方式

贵州省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以阅读和看电视这种静态的休闲方式为主,而动态的休闲方式如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占比不大。休闲娱乐方式排名前五的是:阅读(50.4%)、电视(46%)、体育活动(37.9%)、上网(24.3%)、文艺活动(15.3%)。(见表4)

表4 过去一月*课余时间休闲娱乐方式情况调查

4.2 学校环境因素

4.2.1 体育课开展情况

几乎所有年级存在经常或偶尔被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好于初中和高中,50.2%的初中和53.5%的高中体育课经常和偶尔被挤占,(见表5),农村中小学经常被挤占的现象高于城市,每8所农村学校就有1所体育课经常被挤占,每14所城镇学校有1所体育课经常被挤占。同时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中引入了竹竿舞、陀螺、铃铛舞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没有场地的制约,器材花费不高(有的学校发动学生自作器材)等特点,不仅缓解农村学校场地欠缺之矛盾,还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表5 各年级学生体育课被挤占情况

贵州省中小学体育课运动量不足,44%的学生上完体育课不累感觉很轻松,39.1%的学生感觉还可以。在访谈中了解其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安全问题,多数体育教师为避免学生突发伤害而主动降低体育课运动强度;第二,工作量大的问题,部分体育教师周学时多达20学时,同时农村体育教师兼任营养午餐工作[5],及兼任课头多,致使体育教师疲于应付,无暇顾及体育课;第三,学生人数多的问题,尤其在农村中小学,由于撤校并点,导致学生集中为一大班,体育教师上课对象多达七八十人,甚至有的学校近100人,无疑增加体育教师上课难度。

此外,贵州省多数中小学未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尤其农村学校更为突出,开展的体育项目以足篮排、乒羽网、跑步、游戏等常规、普及的项目为主,对于轮滑、健身操等时尚的项目开展较差。

4.2.2 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6]

84.6%的学校曾开设体育锻炼好处的课程,76.3%的学校开设防止交通意外课程,72.8%的学校开设意外自我保护课程,70.3%的学校开设吸烟危害课程,开展最差的课程是传染病课程、艾滋病课程及健康饮食课程,61.2%的学校未开展相关传染病课程,59.8%的学校未开展艾滋病课程,51.2%的学校未开展健康饮食课程。(见表6)

表6 在近一学年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统计

4.2.3 学校硬件环境

贵州省中小学学校硬件环境较差,尤其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体育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63.5%的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不满意,36.9%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有待提高,体育中考问题尤其突出,仍然有少数学校不重视体育中考,虚报成绩、修改数据等不良风气。

4.3 家庭环境因素

4.3.1 家长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

关于家长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本研究主要从一周家长参加体育运动的天数和日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父亲一周参加体育活动在3天以下的比例达70.6%,母亲达70.7%(见表7),显然,被调查的青少年儿童家长,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其体育运动明显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和孩子参加健身或户外活动的频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年几乎没有参加健身或户外活动的家庭所占比例达39.3%。

表7 家长过去一周参加体育运动的天数统计

4.3.2 家长有关健康知识情况分析

根据题目的设定,由家长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回答完整的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够完整的不得分,5题满分5分,共分3个等级,其中得分为0分或1分为匮乏,2分或3分为一般,4分或5分为丰富。5个问题如下所示:

您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2)平日通过规律性的运动,您认为可以达到以下何种目的?(3)您认为理想的控制体重计划包括有哪些?(4)当身体不舒服或者生病时应该如何处理?(5)您觉得配合体育运动,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高,32.4%的家长对健康知识很匮乏(见表8)。

表8 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4.4 社区环境因素

4.4.1 居住社区开展的活动情况

居住社区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的7个方面活动:(1)宣传健康保健知识(2)培训健康保健知识(3)发放健康教育资料(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专业医生现场咨询会(6)举办健康知识问答比赛(7)没开展任何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多数社区没开展任何活动,相当较多的活动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培训健康保健知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专业医生现场咨询会等,比例也仅仅占据不到30%的比例。(见表9)从年龄分组来看,此项选择无显著差异。

表9 社区开展与健康相关的活动统计

从城乡分组来看,城镇的社区在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方面略高于农村,其他方面的活动差别不显著(见表10);从家庭类型分组来看,无显著差异。

表10 城乡类别* 社区开展与健康相关的活动交叉制

4.4.2 社区软硬件环境情况

总体来看,贵州省青少年儿童居住的社区环境在硬件上尤其在体育场地和器材上较为匮乏,其他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诸如总体环境、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宣传等相对一般。从年龄分组来看,没有显著差异;从城乡分组来看,城镇社区的体育场馆场地和健身设施器材相对好于农村社区,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宣传方面城镇和农村的差异不是很大,可以忽略(见表11)。

表11 城乡类别* 社区环境交叉制表

4.4.3 学生对社区环境的评价

社区环境包含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体育场地、健身设施、医疗卫生、健康卫生宣传栏,软件包括居住社区的总体环境。个人主观程度分5个等级(见表12)。学生对居住社区环境的评价不是很满意,尤其对社区体育场馆场地和社区健身设施器材的评价最差,占据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社区的这两个方面评价给了差的评价,从此角度可以显示居住的社区在提供体育健身方面的场地和设施器材明显不足,对其居住的社区环境学生的评价一般占据42.6%。

表12 学生对社区环境评价程度统计

4.5 其他因素

4.5.1 睡眠

从对压力的处置情况、学习和睡眠情况来看,41.6%的青少年善于处理压力,58.4%的不善于处置压力;睡眠时间严重不足,41.1%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低于8h,其中18.9%的睡眠时间低于7h;作业负担较重,37.6%的青少年作业在1h以内,28.5%的作业在1~2h,33.9%的作业在3h以上,尤其家庭类型对青少年的睡眠影响较大,每2个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其他家庭的孩子就有1个睡眠不足8h。

4.5.2 健康知识获取

贵州省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急待提高,38.7%的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匮乏,11.2%的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丰富(见表13);其中城镇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略好于农村青少年。

表13 个人健康知识得分情况统计

5 结论

5.1 多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身体状况不尽人意

身体形态的匀称度不够理想,以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为主。肥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身体素质的耐力、柔韧、力量和速度方面表现一般,农村青少年在耐力和力量方面优于城镇,小学生在柔韧和速度方面优于初高中。

5.2 多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四成处于亚健康状态

从身体上的亚健康来看,近四成青少年常常觉得疲倦、乏力,三成青少年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二成青少年反复出现“感冒”和入睡困难;从心理上的亚健康来看,近两成青少年觉得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时常感到孤单,闲暇时不知道做什么,尤其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5.3 日常生活行为是影响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之一

从青少年饮食行为来看不尽人意,其早餐现状不容乐观,三餐情况不太理想;营养均衡问题突出,不吃鸡蛋、牛奶、鱼肉现象普及;尤其留守儿童饮食问题更为严峻;多数青少年以步行为主要交通工具上下学,农村学生上下学路程较远;在过去一周参加活动的现状不乐观,五成以上学生未达到要求,两成学生从不参加活动,高中组问题尤为凸显;课余休闲娱乐方式以阅读和看电视这种静态的休闲方式为主,而动态的休闲方式如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占比不大,参加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强度及频度不尽人意。

5.4 学校环境因素是影响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之二

几乎所有年级存在经常或偶尔被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初高中被挤占现象尤为突出,即使正常的体育课,也因为安全、教师工作量大以及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制约多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从而致使青少年在体育课上运动量不足,影响体质健康。农村体育中考问题突出,存在虚报成绩、修改数据等不良风气。大多数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情况较差,尤其对体育锻炼好处、防止交通意外、意外自我保护、传染病、艾滋病及健康饮食等课程的开设少之又少,致使青少年对自身体质健康的了解微乎其微。学校硬件环境较差,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体育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可喜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将竹竿舞、陀螺、铃铛舞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既缓解农村学校场地欠缺之矛盾,还传承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让更多的青少年体质得到增强。

5.5 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之三

青少年家长体育运动明显不足,近四成家庭一年几乎未参加健身或户外活动;32.4%的家长对健康知识很匮乏,更无法从家庭给予孩子健康教育。

5.6 社区环境因素是影响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之四

居住社区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硬件总体较为匮乏,其中城镇略好于农村;在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方面城市社区略高于农村,培训健康保健知识、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专业医生现场咨询会、举办健康知识问答比赛等方面差别不显著。由此社区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较大因素为场地设施的不足。

5.7 影响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其他因素

不善于处置压力、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较重等也是制约贵州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各种因素。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类型的青少年不善于处置压力和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急待提高,近四成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匮乏,城镇青少年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略好于农村青少年。

6 干预措施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的核心目标是在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下,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合作的一体化网络化的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7]

6.1 政策支持

6.1.1 完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形成多方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

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健康教育课程等途径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风险因素的调查。整合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和相关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疾病诊治、疫苗接种等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卫生、体育)、医疗机构等部门多方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学生个人健康管理端口、家庭服务端口、学校管理平台、教育卫生体育等政府机构管理平台的信息应用系统。

6.1.2 组建贵州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家组,制定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相关政策支持

由贵州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依托省直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和省市高等体育院校组建贵州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家组,对贵州省学生整体体质健康促进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体质健康干预的相关政策支持。如设定干预目标、重点干预群体、拟干预的活动计划(如青少年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午餐配给计划,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家长学校等计划)以此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的相关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进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6.1.3 实施校园健康教育行动,重点确保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

目前,贵州有12214所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人员密集,既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区域,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集中,加大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身心等全方位的关怀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地方主抓的校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确保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通过广泛动员募集社会资源,在政府教育、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医疗卫生教育条件,培训校医室医生,协助政府建立和健全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卫生保障体系等皆是确保贵州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推进农村中小学卫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6.1.4 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学生已经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可以预防,也可以补救。尤其是在减压方面,针对贵州省青少年儿童存在不善于处置压力,进而导致其心理出现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现象,教育部门或者学习加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力度,全方位提升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水平,让青少年儿童学会减压,学会处置压力。

6.2 环境保障

6.2.1 学校环境保障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服务载体和责任主体,学校要以学生体质健康需求为导向,最大化降低体育课被占用现象,减少体育课上课人数,健全学校体育安全责任管理体系,降低体育教师工作量,落实体育课运动量趋于合理性和科学性。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工作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学生营养午餐等经费投入以及加大体育中考的监管力度,确保体育中考顺利进行。推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课堂的经验,让更多的学校因地制宜地引入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课堂,从而使体育课堂生动有趣。学校与家庭增强沟通和交流,组织一些诸如健康行为知识大赛等与健康相关的活动,邀请家长、孩子共同参加,使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学校环境保障。

6.2.2 家庭环境保障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形成的源头和基础。基于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相关行为,因此家长尽可能提升自身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只有父母不断提升自身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以身作则,以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促进家庭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学校共享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信息,接受来自学校、社区等渠道的健康知识指导,同时培育青少年儿童体育文化家庭氛围,呼吁更多的家长加入体育运动或户外运动,给青少年体育锻炼起模范带头作用,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家庭环境保障。

6.2.3 社区环境保障

社区是青少年儿童联系最为密切的场所之一,青少年儿童从出生就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区里各种信息的刺激,社区给予青少年儿童各种必需的物质资料,合适的活动场所等,同时社区文化也在无声地影响其各种行为习惯的习得。因此社区应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加强社区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组织,整合社区健康知识功能,积极组织和开展青少年儿童的社区体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定期举办一些免费的健康相关知识讲座,邀请家庭成员一起参加、互动,提高家长对健康知识行为的重视程度。在社区的布告栏中张贴一些健康小知识的宣传画,让健康知识环绕在人们的周围,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营造青少年儿童居住社区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R].教体艺[2007]8号

[2] 中国新闻网.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青少年体质:孩子运动去哪儿了[N].2014-03-10

[3] 肯德基中国开店4000家,18家分店花落贵州5城市[N].贵州都市报数字报,头版第C02版:财经·综合,2012-09-26

[4] 人民网-地方领导.贵州一村民发帖向省长诉村路破烂致学生上学难 官方进行回应[N].2012-03-13

[5]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7/22/c_125041825.htm

[6][7] 王旭光,王洋,王远,等.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实施策略的思考:以天津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508

猜你喜欢
贵州省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上的“意外”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