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情境的三种途径

2018-05-29 09:39秦芳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激活思维

秦芳

【摘要】本文依托教材编写和学情实际,通过创设具有悬念、矛盾和情趣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问题研究思考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优化情境 激活思维 提升活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A-0121-02

数学教学应精于学习情境设置,并将学习的目光聚焦到问题本身,从而在寻求问题突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提升数学思维的活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散发出智慧的灵光,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优化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心智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力四射,精彩不断。

一、创悬念情境,诱使主动学习

悬念是激发欲望、刺激神经的催化剂,是学生保持探究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灵活创设适合的教学悬念,并贯穿学习的始终,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找规律》教学片段:

师:为迎接国庆节到来,四年级一班的同学精心布置了教室。请欣赏投影中的班级布置,并想一想,从中你看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投影呈现:浓郁的节日气氛,到处是同学喜庆的笑脸。镜头转向四年级一班漂亮的教室,特写——围绕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彩球带(快速闪动,最后只停留在很小一部分的彩球中)。画面音:好漂亮的氣球带,3个红球、2个绿球、1个绿球,3个红球、2个绿球、1个绿球……

生:镜头没有显示的地方,也一定是按照3个红球、2个绿球、1个绿球去布置的。

生:我发现气球的布置是有规律的,每6个为一组,在不断重复地出现。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分析也很独到。你能数出第50个气球的颜色吗?那第100个呢?

……

面对教师的追问,有的学生埋头接着画示意图,有的则聚在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捷径。为什么学生会主动地探究问题呢?笔者认为这就是问题情境中的那份留白,让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提升。投影镜头的闪动与停留,引发学生猜想,后面到底是什么呢?画面这么快消失了,是不是隐藏着什么秘密?同样的,语音仅仅播报两遍,也留下了很好的悬念,促使学生有效地把握课件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另外,教师的及时追问,让学生明白靠简单的画图虽然可以解决100以内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更多点,但是当气球个数多达1000、10000甚至更多时,画图就不行了。

“不能画出来,是不是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呢?”疑问、悬念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的欲望更加强烈,此时他们的求知欲、探究热情必定是最高涨的时刻。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后,他们就能感悟到简单周期排列的基本规律,探寻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设矛盾情境,激发探究活力

让学生感受到认知之间的冲突,使学习步入进退艰难的格局。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实际,科学地谋划学习矛盾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困难,从而激发挑战的欲望。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关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都很棒,方法的总结也非常准确、科学。下面请看这道习题,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呢?(计算[1/2+1/3])

生:结果是[1/5]。

生:不对,应该是[2/5]。

生:不对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但这里不是同分母分数,[1/2]与[1/3]的分母是不同的,不能直接相加吧!

师:一部分同学认为是可以直接相加的,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能直接相加。那我们该听哪一方的呢?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能直接相加,它们的分母不同,就意味着分数单位不同,这样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

这是一个常见的案例,也是学生初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常态表现。因此,利用学生猜想这一环节,制造一种矛盾的学习情境,一方面可以引发学习争议,促使学生展开辨析,使得正确的原理逐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争辩、去思考,使学习更具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造趣味情境,引导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耳熟能详的经验,那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呢?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

一是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关注,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促使学习精力的集中指向,让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秋天到了,有三个家庭一起去郊游(共10人),一共准备了11块面包。已知大人每人吃2块,小孩每2人吃1块。问这次郊游去了几个大人,几个小孩?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研究,因为这样的案例是学生熟悉的,所以他们会迫切地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是善于采取幽默的策略去评析学习状态,诱发学生重新探索的学习兴趣。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复习整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请大家猜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此时,快嘴的张同学抢答到:相邻两条边相乘就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面对该生的回答,教师幽默地说道:按照刚才这个同学的见解,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拿出一样的、能活动的长方形摆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是相等的。那你们认为它们的面积相等吗?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胳膊”一样长,面积就一样了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到底该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幽默的语言,不仅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回答和操作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更诱使学生去反思同学的回答,去寻找问题症结所在,并在解读问题、实践尝试、反馈交流、反思提炼等活动中,让学习变得理性,变得扎实。

总之,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触。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学习氛围的情境,以丰富学习感知,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激活思维
自主学习,激活化学思维
自主学习,激活化学思维
自主学习,激活化学思维
自主学习,激活化学思维
有效提问,建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运用电教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浅谈教育创新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