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摘 要】 小学生的阅读存在的问题还是在于随大流,没有真正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因此让小学生明白阅读的方法,将感情融入文章之中,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感情,并能够轻松地表达出来,甚至在有时候能够把自己代入进去,站在文中人物或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产生共鸣,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讲的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而年级稍微高一点的便可以让学生对于文中的情感等方面进行了解和引读,而阅读是对文章的意思和感情理解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阅读,理解阅读,并运用于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
一、教会学生粗阅读和细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流程
许多学生认为阅读只是看书,一行一行看,不注意文章的格式和形式。因此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读到了后半段忘掉了前半段,当读完后发现还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教导学生读课文的时候要分为粗读和细读。一开始让学生们大声朗读不利于其理解,但老师讲解故事梗概,就能帮学生建立对情节的初步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阅读,在读文章之前要先标明文章的自然段,并按照学生的自我理解划分文章的层次和脉络,增强对于细节的理解程度,明白文章的大概结构,划出文中的好词好句。
二、引导学生大声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之中
朗读是对文章阅读的重要的理解和解读方式,也是抒发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平静与环境都是非常感人的,因此不必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在老师粗略介绍文章梗概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情进行朗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单独有感情地朗读,让大家体会到父亲对于孩子的爱,特别是读到关键的地方比如: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绝不放手,绝不放弃的爱,并且联系上下文的结构,想象一下父亲在漫长的挖掘过程中的行动,并且设想如果是自己的父亲当时是什么场景,让学生想象父亲所经历的艰辛,让其体会父爱的伟大,并指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三、课前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便于让学生朗诵时想象场景
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的阅读吃得很透,就要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场景与环境是很重要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文的学习,孩子们可能对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神态或者对于当时危机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无法将感情投入其中。表达出的朗诵语言的情感也就不是那么的丰富。所以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电影,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与动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危急之感,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勇气和不惜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画面感想象出来了对于文章的阅读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并且会融入真情实感。然后老师便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文章脉络清晰同时表现了五壮士视死如归,忠于国家保家卫国,绝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让阅读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这条线,加强学生的内心表达丰富程度和课文的体验感。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品评朗读,让学生感觉到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伟岸形象,这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开端,也是理解文章必须要走的一条途径,而怎么有感情地朗读,怎么让自己的感情代入文章去讀,这些都是需要老师来考虑和解决的,老师应该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全方位的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阅读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琼妮.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考试周刊,2018(10).
[2] 杜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 速读(上旬),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