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2018-05-29 09:26钟鹏程彭农建赵新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16期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钟鹏程,彭农建,赵新红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等脊柱畸形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常规治疗西药包括钙剂、膦酸盐类、维生素D及鲑鱼降钙素等,但普遍存在服药周期长、见效缓慢、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部分患者因不能坚持治疗使骨量丢失难以改善,甚至导致骨折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疗效。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灸基础上创立发展而来,能发挥针刺、留针的综合作用,对穴位的作用柔和而持久,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1]。本研究探讨了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均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即年龄在60岁以上,具有典型腰背疼痛症状,体位改变时疼痛明显加剧或伴弯腰驼背等表现,胸腰椎X射线片显示骨密度下降,骨密度测定值<-2.0SD,能够提供准确资料及信息,同意参加本试验、接受相关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局部肿瘤或转移瘤引起的腰背痛;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者;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者;有精神疾患,不配合及不耐受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60~85岁;病程5~60个月。对照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61~85岁;病程6~65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惠氏百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 600 mg,1次1片,每天2次,连续12周;阿伦磷酸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004)70 mg,每次1片,1周1次,连续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取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常规消毒皮肤,使用12号腰穿穿刺针,装入1/0号羊肠线8 mm,根据穴位深浅确定进针方向及角度,左手示指及拇指绷紧穴位两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快速刺透至皮下,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同时按压针孔,将羊肠线置于穴位皮下或肌肉内,线头不外露,再次消毒进针点皮肤,贴创可贴。埋线治疗1次/月,3次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VAS及ODI评分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3]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时疼痛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4]评价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所致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

1.3.2骨质疏松指标测定 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患者腰椎骨密度,抽血检测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对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疼痛缓解5分以上,N-MID、25-(OH)D3等实验室指标中有至少2项较前显著改善,或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明显缓解2分以上,或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骨密度检查未见骨质密度下降;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疼痛评分无改善,或N-MID、25-(OH)D3等实验室指标中至少1项较前显著升高,或骨密度检查提示骨密度仍下降。

2 结 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及ODI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N-MID、25-(OH)D3比较 治疗前2组骨密度、N-MID、25-(OH)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N-MID、25-(OH)D3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平衡维持着骨骼正常的代谢重建,随着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及钙磷代谢失衡等因素使骨重建过程中的骨吸收快于骨形成,引起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最终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素问·逆调论》记载:“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名曰骨痹。”《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背不能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故肾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肾精减少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基础。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精必须依赖脾脏化生的精微滋养才能得到持续补充,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生成不足,气血亏虚则肾精乏源,骨骼失于滋养而脆弱无力。因此,肾精充盛,肾气充沛,脾气健运,气旺血足则骨骼生长强健,若骨骼损伤,亦能得到及时修复;若肾精衰惫,肾气亏虚,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筋骨懈怠,骨枯髓减而发为骨质疏松,骨骼损伤后亦难修复,因此骨质疏松症当以益肾健脾为治疗大法。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N-MID、25-(OH)D3比较

表3 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788 2,P<0.05。

穴位埋线根据“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理论而创立发展,是将羊肠线植入腧穴,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久刺激,调和经络气血,防治疾病。肠线埋入腧穴后逐步液化吸收,能对穴位产生持久的物理及生化刺激,抑制和中断疼痛或某些感应的传递[6],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疾病痊愈差、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 ,尤其适用于临床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治疗[7]。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进行埋线,其中肾俞、脾俞为肾、脾的背俞穴,是肾脏、脾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取肾俞、脾俞埋线可起到补益脾肾,益精填髓的作用。研究表明,肾俞穴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相对特异性,其效应机制可能和调节垂体ER mRNA有关[8]。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三阴经的交会穴,通达三经,且与冲、任、带脉关系密切,取其能同调肝脾肾三脏,理气活血,气血得补,先天得养。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最善调理脾胃,被历代医家奉为保健要穴,与脾俞相配,使脾胃得健,后天得养,气血生化有源。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要穴,具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的功效,治疗骨关节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循证医学级别[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疼痛均能缓解,骨质疏松症所致功能障碍得以改善,但治疗组经穴位埋线治疗后其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障碍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骨密度是宏观测量骨矿含量的指标,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所测得骨密度值被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10]。骨标志物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泌的激素或酶,可动态反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及骨代谢转化水平的高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及疗效评价[11],其中骨标志物中的N-MID是由成骨细胞产生并沉积在骨基质,是骨形成的标志物,血液中N-MID值能及时反映成骨细胞活性与数量变化[12]。25-(OH)D3可调节骨代谢,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同时能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骼形成;若25-(OH)D3及受体缺乏,则钙吸收减少,血清钙下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刺激破骨细胞活化,骨丢失加快[13]。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N-MID、25-(OH)D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埋线治疗能提升成骨细胞活性与数量,促进骨形成,增强骨钙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够获得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在于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钙吸收与骨密度,从而有利于骨骼形成与修复。与常规治疗相比,穴位埋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省时方便,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临床特色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陆寿康. 刺法灸法学新世纪[M]. 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3

[2] 陈雯,李四波,顾小华,等. 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用药频次归纳[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3):361-365

[3] Huskisson EC,Jone J,Scott PJ. Application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s to measure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J]. Rheumatology Rehabilitation,1976,15(3):185-187

[4] 刘臻,邱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7):550-55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1-182

[6] 任晓燕,王守东. 实用现代针灸埋线疗法[M]. 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2013:5-9

[7] Yunxiang.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Acupuncture[J]. C-urrent Nanoscience,2012,8(1):74-77

[8] Zhang YS,Xu YX,Chen CS,et al. Effects of laser irradi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Shenshu on ovariectomized rats[J]. Photomed Laser Surg,2011,29(4):271-275

[9] Berman BM,Singh BB,Lao L,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acupuncture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 Rheumatology (Oxford),1999,38(4):346-354

[10]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指南2011年版)[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

[11] 郭慧峰. 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J]. 中国医药导报,2011,13(10):1710-1712

[12] 童明宏,肖国平,丁慧,等. 骨质疏松与骨转换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2013,28(2):111-113

[13] 沈戈,巩云霞,庞小芬. 福善美与罗盖全联合治疗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2,8(1):40-42

猜你喜欢
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wnt经典信号通路在酸性pH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