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摘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培养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新时期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必须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元的趣味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创设丰富多元的活动区间,投放多元活动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确保活动材料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才能够使幼儿积极踊跃的应用游戏活动材料,不断的学习和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应用以物多玩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挖掘一物多玩的教育价值,是教师在体育活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思考的。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探索一物多玩在体育游戏中的创新,旨在进一步促进体育活动丰富多元。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一物多玩;创新
引言
幼儿教育中应当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户外体育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才能够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由于日常幼儿活动器材通常是固定的,难以进行时常更换,但是如果长时间的重复性使用某种体育器材进行同一项活动,久而久之幼儿便会失去运动新鲜感,产生厌烦。幼儿教师应当有效应用现有的体育活动器材,开展一物多玩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玩耍兴趣才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活动质量与效率。
一、一物多玩概念
一物多玩指的是应用幼儿园当前现有的体育器材以及各项玩具资源、活动内容变换教学思路,通过创新运动玩法以及运动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物多玩涉及到的体育器材,应当由简单到复杂,可以选取幼儿经常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器材较小,可以是积木或者是雪花片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球类,或者是呼啦圈等体育户外活动要求较高的玩具。
在体育户外一物多玩过程中,应当重视带动幼儿兴趣,并不是依靠简单的运动而进行带动,应当确保在常规的体育活动中有效开展进一步创新玩法才能够引导幼儿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切忌不要应用强制性的体育活动规则要求幼儿怎样操作,而是引导幼儿,同时要与幼儿进行合作交流,幼儿阶段创新思维发展有限,但是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仍然要鼓励幼儿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与幼儿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够取得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体育活动教育效果。
二、一物多玩作用
(一)激發幼儿创新能力
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幼儿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却缺乏思维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可以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物多玩,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这才是一物多玩的重要意义。
(二)激发幼儿合作能力
《纲要》中明确强调应当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中,设置游戏环节,加强幼儿间的合作与配合,使幼儿逐步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磨练幼儿意志力
一物多玩是根据当前体育器材的常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物多玩的方式会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步增强挑战精神与意志力在探索与尝试过程中坚持并磨练自己。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一物多玩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尊重幼儿自主性,将主动权交还给幼儿
例如积木与雪花片此类益智活动需要幼儿自主操作,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幼儿的创新意识,能够将主动权交还给幼儿,使幼儿个性化发展,从而体现一物多玩初衷。例如可以鼓励幼儿选择玩耍雪花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搭建喜欢的玩法或者是相关内容,例如女童喜欢用雪花片插鲜花与魔法棒一类,男童则喜欢用雪花片插一些枪和汽车的模型。在玩耍过程中,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打造丰富多元的模型,从而呈现一物多玩的效果。
(二)激发幼儿智慧,引导幼儿活学活用
在体育户外活动游戏中,教师应当将自己的智慧与幼儿的智慧有效融合,可以因材施教,进行就地取材,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游戏形式,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探索。例如雪花片可以变换造型,教师切记不要规定幼儿做什么模型,应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的幼儿会制作王冠,有的幼儿则会制作花篮,这些都是教师与幼儿智慧融合的结晶。
(三)重视幼儿一物多玩中获取乐趣与获得感
采用一物多玩是将被动式体育游戏转变至主动游戏,确保游戏内容丰富多元。一物多玩并不是限制幼儿的创新思维,而是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是营造趣味性环节,是幼儿真正的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积极主动的进行创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以物多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时间开展中规中距的体育活动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感,限制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采用以物多玩的方式能够物尽其用,并且创新教学模式,不依赖于器材与玩具能够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有助于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开拓幼儿的思维和认知。所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应当有针对性的创新总结,倡导采用一物多玩形式,才能够取得良好的体育活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昌连.小班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J].中国幼儿教师杂志,2016(10):332-333.
[2]郭春梅.体育运动之一物多玩的组织策略[J].实用教学杂志,2017(08):554-555.
[3]吕杰民.体育活动中一物多玩的研究[J].现代教学杂志,2017(06):66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