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2018-05-27 10:40黄姝姝
赢未来 2018年29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黄姝姝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网络的高速运转,经济全球化风云变幻等,每个人受外界影响的维度愈加宽广,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没有客观成熟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极易感染不良行为甚至犯罪,为创造和谐社会、法制社会为前提,全面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必须从教育抓起,作为国家未来的人才,势必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强化。严格要求大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仅要掌握熟悉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将书本上的内容应用于自己日常的行为准则中,将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达到言行一致。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生成长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殊性

这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和充满活力的课程。特殊性在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理念不停更新,要求它实时的更新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时代的新特点以及新要求,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总结历史的经验。结合学生当下面临的实际情况,指引青少年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帮助其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解答青少年的疑惑。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地汲取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实时更新观念中对生活有所思考感悟,不断地提升个人能力和道德素养。在这个提升的阶段是需要毅力来坚持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人格,高尚情操,良好的认知观念,和谐的人际关系,摆脱学生初入校面临的现实我与理想我、封闭性与开放型、自身身心状况、个人与家庭等之间的心里困扰。同时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接触有关法律的事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遇到问题时法律会保障我们的权益不受到伤害。尤其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警戒线不高,容易被迅猛发展的网络世界带来的诱惑迷糊双眼,校园贷、网恋被骗等遭遇的不良事件频发。这门课程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学懂、学深、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德才兼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这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就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立场来分析当前的各种思想和观念。培养有效的责任心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都有重大意义,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责任感强的人对待事物都会尽心尽力,热爱奉献的人一般都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如果对事物冷漠不上心那么责任感就相应降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紧密关联。培养大学生有责任心,淡然面对未来生活、家庭、社会、就业各个方面的压力,强化乐观意识。在课上,将学生自身与家庭相连,引发学生来之不易的大学生生活的思考,增加与家人之间的联络,意识到家庭、家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与人际交往重要性的相关性,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经常联系并表达关爱、相互尊重并宽容,互帮互助等。并引导学生无论身在何处,什么身份都不能忘本,培养家庭意识。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创造和谐社会、平安社会。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我修养,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方法较之以往也有所不同,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去适应社会的变化。怎么样能使学生去适应社会的不同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必须要学习的。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流,会有合群倾向,会不自觉的融入相似的集体中。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由之路。各个行业的发展、精英领导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协作,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个人将无法完成这个过程,获得成功。这就需要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要“以德为先”,”与人为善”,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表达关爱、经常联系、学会宽容等。为建立和谐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做准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表现;在培養道德意识的同时,注重法律意识也尤其重要,针对“校园贷”的情况,学院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视频大力宣传,远离非法融资,借贷案件。从道德上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好公民。

四、注重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课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实践,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要求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也是提高思想道德的基本方法。要用学到的理论原理指引行动,规范自我,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如果不重视实践光学理论,只会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远离了这门课程教育的初心。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可以开设“第二课堂”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并开设”校园之声“,培养一批学生记者团队伍,定期发布相关信息,组织学生网上学习、引发思考、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运用到课堂中去,加强交流,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既培养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习惯,也有利于课程学习的时效性,达到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五、启发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做好时刻服务为民,培养奉献精神的高贵品格

大学生大学期间,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能够得到稳定并提升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是否能够实现与个人目标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只有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我有着明确的认识,同时具有奉献精神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得到升华。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达到企业用人标准,标准为:“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弃之不用”。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提高法律知识以自身全面发展,智与德平衡发展避免”重智轻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在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让大学生意识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是高尚的,要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提高修养两不误,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从大学开始,从懂事开始,矫正不良习惯,拓宽大学生更高的格局。能理性对待任何压力,为以后面临顺利毕业、良好的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严峻的就业压力做好充分心里准备。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成长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知识丰富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全体提升自己,使学习成为个人的自觉要求。学会负责:责任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树立合作意识,懂得合作和建立高效团队的重要性,讲诚信、肯付出,懂奉献,恪守集体纪律,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性。艰苦奋斗,勇于实践:创造力是国家强盛的推动力,大学生需要培养创造力在创造性的实践中不断成长,这样才能构建创造型国家,以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大学生应勇于开拓未来,制定新的目标,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掌握过硬本领,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安排自身的职业生涯,并通过恒心和毅力逐步实施和实现。关心自身的身心健康,学会适应环境,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试分析孔子的礼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讨论式学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践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强化“孝道”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关于民办专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思考
分析在校大专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