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2018-05-26 11:11覃黎花
教育界·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导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覃黎花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近几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性格孤僻、焦虑自卑、认知水平差、嫉妒憎恨、内向孤独、人生观念偏移、人际交往淡薄等表现,不仅成为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 辅导策略;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的核心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属家的16岁及以下农村儿童。留守儿童的概念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中的儿童。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儿童的群体不断扩大,其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外延逐步扩大,留守儿童群体包括城市的留守儿童与农村的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偏激的形成原因及现状分析

1.留守儿童人数与所占比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据统计,我校2016年学生数2115人,留守儿童达600名,占比28.3%。

2.留守形式:①隔代监护型,即孩子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替孩子的父母承担抚养、教育和监护责任。这种留守类型我校有179人(其中女孩81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50.9%。②寄养监护型,即父母将孩子托付给叔婶姑舅等亲戚或邻居、朋友看管。这种留守类型我校有166人(其中女孩69人),占47.2%。③无人监护型,即完全脱离父母长辈而独立生活,其中包括未成年人“以大带小”的情况。这种类型在全部的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全校有7人,占2%。

3.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同父母写信或电话联系平均次数一周一次占27%;两周一次占23%;一月一次占33%;两月及以上一次占17%。父母与留守儿童见面平均0.9次/期,平均交流8.5次/期,父母与学校交流平均6.2次/期。其他学生与父母见面平均18.6次/期,平均交流32.3次/期,父母与学校交流平均11.7次/期。

4.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感觉和愿望:感到孤单,希望父母在身边的占50%;有些想念,但能够理解的占35%;不用管,多挣钱的占12%;没感觉,无所谓的占3%。

5.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很好的占13%;一般的占57%;差的占22%;很差的不想读书的占8%。

6.与代管监护人相处情况:很好,全面管理的占50%;只管生活、不管学习与思想的占31%;没用心或没能力管的占9%;管不了的占8%。

7.留守儿童现在最大的愿望:父母回到家里的占43%;在学校得到真挚友谊的占31%;学校管理好,自己成绩好的占25%。

8.综合素质与其他儿童相比普遍偏低: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低18%,生活习惯行为能力低7%,交流与合作能力低10%,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低6%。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1.敢于面对困难,锻炼顽强毅力

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锻炼儿童頑强的毅力,让儿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培育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留守儿童相对来说由于没有父母在家里监督以及很好的树立价值观,所以他们很早就要独立生活,面对各种各样不应该在这个年龄面对的困难,但是这也培养了留守儿童比其他儿童较早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留守儿童在家中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时,由于缺少家长的陪伴只能靠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而面对不懂的问题也只能放弃。所以说老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性进行有计划的帮扶教育,在课堂上适当的提问,逐渐由易到难,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留守儿童张俊杰学习基础差,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属于那种前头背后脚忘的现象。英语老师首先让他每天只背两个单词,但是要正确拼读并且能够正确默写出来,一个礼拜后每天背诵三个单词。通过这样的有计划的学习,张俊杰在期末考试中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学生自己看到进步既树立了信心,又能够学习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2.增强自信,树立坚定的信念

自信是人成功的基础,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让人更加容易相信他。但是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的特性,所以说他们相对来说比较自卑和孤立,导致自己觉得比别人低一等。所以说老师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同时学校还要积极联系留守儿童家庭,通过家校互动,共同关注留守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面对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或者很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老师就要适时地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交给他们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一旦自己有所进步就对自己说:“我能行!”等。通过长此以往的自信心训练和课堂教学的鼓励,渐渐的那些缺少亲情呵护的留守孩子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卑不敢言语,而是增强了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去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3.创设困难情景,提高承受力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不会磨炼自身从而更好地成长,其面对事情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今天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娇生惯养的,可谓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是这样的生活不能使孩子成长。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对于留守儿童本身来说是有益处的,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锻炼实践能力。所以说老师在平常教学时要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让留守儿童独立去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要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积极沟通协调,适当地对学生放手,对孩子的交往不要做过多的干涉。当孩子出现交往困难时,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教会他们处理问题的办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4.加强指引,增强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增进同学之间友谊的关键。留守儿童通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爷爷奶奶大部分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对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求必应。这样下去留守儿童的人生道路没有被正确指引,他们过分依赖长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自身的交际去解决问题。所以说教师和监护人应该正视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己和他人的交涉学习到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经验。同时留守儿童在教室中大部分缄口不言,把心事憋在心中,老师通过课堂上的积极提问让学生敞开胸怀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同时教师应该组织班干部多对留守儿童多关心和帮忙,同龄人能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通过玩耍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总之,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尤其基础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