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法胜 石耀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再加上当今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祥和,青少年精神领域的发展并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出现了校园霸凌、自杀等失范行为,上个世纪台湾地区出现与大陆相似情况,今天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发展相对成熟,且两岸同宗同源有利于文化借鉴与交流。本文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生命教育在台湾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然后是台湾地区生命课程实施,再是对大陆的启示,最后是结语。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研究,为大陆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大陆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8) 04- 0111- 04
一、生命教育在台湾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兴起背景
20世纪下半叶,台湾调整经济战略,推行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台湾地区因此获得飞速发展,受物质财富丰裕与精神生活匮乏的悬殊落差影响,各式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例如,校园霸凌屡禁不止、青少年自杀率上升,家庭亲和力和凝聚力日渐式微等,台湾地区亟需人文主义回归和关怀。为唤起岛内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生命观,一些民间团体参与并逐步推行生命教育。
20世纪末,台湾遭遇“九·二一”大地震,在灾后重建中,心理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促使生命问题走人民众视野,另一方面也让民众重新审视生命,其中包含生命由何而来,又到哪里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去哪里追寻。在灾后重建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生命教育探索和讲授,帮助灾民尽快从灾难中重新站立,让民众思考生命意义和价值,藉由生命教育,找寻生命真谛让生命更加丰满充实。
科技的进步和革新带来的便捷,使民众更加崇尚科学,而逐渐重理轻文失去人文素养,许多人在科技文明进步中被物质和机械化,而此种现象势必会导致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质疑,加上生命中本身存在的种种困境,开始让人们对生命产生疑惑。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发展历程
1.生命教育萌芽时期
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最初从日本引入生命教育进行参与、推广,台中市晓明中学在立校伊始,就添加“生活指导”科目,后来逐渐转化为伦理课程,对学生进行伦理观念教育,并通过伦理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甄别能力,随着伦理课程发展,晓明中学又将本校伦理教育适当加以增减形成初具形态的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末,台湾当局在晓明中学设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并将晓明中学作为岛内推行生命教育的核心院校,目的是结合晓明中学自身生命教育办学经验,在岛内策划推广生命教育,当局甚至让晓明中学负责编纂所有学校生命教育课本和培育专门生命教育师资。随后,台湾各县市学校纷纷效法晓明女子高中,进行生命教育推广。台湾地区生命教育是民间团体引入,在某些学校施行,随后为当局者发现并推广。故台湾地区生命教育是起源于有识之士对岛内社会反思和民间团体持之以恒的推动。
2.生命教育成长时期
生命教育成长时期以教育部门推行、落实为主,教育部门白1997年底推行生命教育以来,制定相应计划。在1999年召开两次生命教育会议,认为要在学校内部进行系统化的学习。21世纪初,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中学推行生命教育要点,并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在该小组的推动下制定了要“建构学校生命教育体系先导计划”,颁布《教育部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1—2004年)》,并设立生命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分别是研究、发展评估组;课程教学推广组;师资人力培训组;宣传和推动组。四个小组协同作战,不定时召开会议为生命教育委员会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而这一委员会的设立使得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逐渐获得成长。
2001年,教育主管部門设置为“生命教育年”,并希望通过政策和活动推行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让学习者能重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2003年,高中课纲修订了有关生命教育选修课程,并从2003年始,高雄师范大学首次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加强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和培养教师、研究人员。
3.生命教育成熟时期
台湾主管部门将生命教育纳入九年教育中,并明确讲明学校不能自行删减淡化或稀释生命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比例,要重视生命教育的教学,而这一规定也奠定了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2007年颁布的《推动校园学生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预防工作计划》成为当时推行生命教育主要计划,期间颁布了《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10年到2013年的生命教育中程计划将“全人发展、全人关怀、全人教育”为主轴,并且强调学校、家庭还有社会的关系,加强了整合延续,发展特色创新等目标和方向。教育主管部门在2014年推出《生命教育推动方案(20142017)》,并在2015年进行重新修订,该方案从课程活动、学校建设、师资培养和学术研究四方面对生命安全教育发展进行绩效考核,在政策实施上采用横向加纵向实施方式,所渭的横向是该政策的落实完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民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纵向则是指在人一生接受教育的总和之中,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该项方案从生命教育的实现目标、绩效目标、实行原则、方法策略和考核方法人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循环。因此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已取得较为全面的发展,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二、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课程实施
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发展已日臻完善,不仅培养了善良且富有责任感的青年学生,而且引发了整个地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由教育主管部门到各级学校,从任职老师到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我们在这里主要论述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本身的发展和生命教育在岛内的推广途径和手段两个方面,试图为大陆的生命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生命教育自身的发展
1.较为明确的生命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指在进行教育活动前预期达到的成就和结果,赋予生命教育清晰的发展目标,不仅给予生命教育确定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一线教师有明确目标,这对落实生命教育有重要作用。台湾的生命教育目标来不断进步和完善。“前省政府教育厅”的教育目标从教授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更好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出发。之后的教育目标更加详实,从追寻生命意义出发,由己及人,随后更是尊重生命和自然,使学生开阔眼界和心胸,获取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正确地对待生死,具有公民基本素养,用教育为生命增添厚度。
2.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课程制度。除了行政力量护航外还有相关制度保障,尤为重要的是依附于高教所和学术界理论发展以及学校的落实完善。从《生命教育的实施现况与远景》《建构学校生命教育体系先导计划》到《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强调生命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小学到大学的16年学校教育中进行全程化、一贯化与完整化实施。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并下设四个工作组,不定时召开会议为委员会提供政策依据。在选出合格学校的课程进行检测同时,邀请社会上第三方力量和专家学者对课程评估,带动全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而学校也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课程,努力为学生们营造和谐轻松的环境,从多个方面人手完善课程,让生命教育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科目。
3.不断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教师在生命教育传授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能取得长足发展有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最初晓明女子中学负责培养整个岛内学校生命教育教师开始,期间经由生命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教师培养体系,授课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师资培育正规渠道和民间组织相统一,形成了一条相对完善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育链,有力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
4.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台湾生命教育活动已形成立足于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传递基本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融合各式各样的生命教育主题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习者能够从中直观地获取经验;同时设置生活取向的生命教育课程,能够让学习者实际应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推动台湾的生命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切实带动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同时教师在学科教育中间也渗透着生命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的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 5.生命教育发展紧跟时代前沿。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时下移动客户端在教育领域内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些年网站和APP的兴起,掀起了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革命,21世纪教育学习离不开网络教育,如何将教育和学习同网络相连接是人们一直以来孜孜不懈的追求,期望发挥教育和网络优点,发挥出“1+1 >2”的功效,台湾地区把生命教育同网络连接的相对成功,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网站如雨后春笋,1998年设置的“生命教育全球信息网”,会播报教学资源、网络大学、日常伦理等,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提供生命教育辅导课程,促进了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以及家校沟通,也同样为教师提供了进修渠道,提升了自身技能。
(二)台湾生命教育的推广途径
1.行政力量支持。台湾地区生命教育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性的成果,除了民间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功劳外,教育部门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换言之,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课程推广并取得不俗成就得益于行政力量支持。从晓明女子中学负责教材编纂、师资培养、科学研究,到生命教育委员会成立,生命教育年设置,以及不同时期出台的措施,前文在生命教育的发展中有阐释,因此在此不做赘述,当局出台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做法有力地带动了生命教育发展,而指导性和纲领性的文件的确对社会风气和学校办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2.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携手共同发力。自曾志朗宣布推动生命教育以来,不但教育主管单位为各级学校提供资源,社会上的宗教团体、公益团体也纷纷编纂生命教育手册,出版关于生命教育教科书,也有组织招募义工进入校园进行辅导或教学活动。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讲授者和生命教育的研究者。首先作為讲授者来说,个别学校拥有属于自己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各异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和需要构筑自身教育模式,形成丰富教育资源;其次作为研究者来说,主要指高等教育学校,通过调查研究生命教育现状、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为生命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是家庭扮演的角色,随着教育的发展,更多人意识到生命教育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而并非某个组织或学校责任。因此,家庭的参与度得到展现,尤其是在论坛、会议中邀请家长和学生代表去反映问题,以期促进生命教育的进步。
三、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一)大陆实行生命教育的现状
大陆的生命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走人大众视野,作为重要工作推行则是在近些年,随着港台生命教育发展成果引入和当下社会现实的紧迫性,大陆学者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发展之初,生命教育注重于生存技能学习,而不是探求生命启蒙和意识,而这些取向都有舍本逐末之意,不仅压缩了生命教育范围也降低生命教育本身效能,使生命教育并未取得预期效果。2005年末,大陆首本生命教育教材出版,从人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和与宇宙的关系四大方面,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及物及世界,组成了核心内容。
大陆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固定专业教材和课程,而工作也大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虽然很多地区开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但课程讲授仍以安全为主、少数地区穿插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等。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将生命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在近些年大陆生命教育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中也涉及到开展生命教育,但并未涉及生命教育主管机构,探索也更多的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关于生命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没有与年龄相符的教材等,我国应试教育发展现状,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也导致许多学校对生命教育淡化和稀释,甚至取消生命教育课程,边缘化生命教育课程,长期以来“唯成绩主义”这种功利思想的肆虐也注定生命教育在大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台湾地区的实施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不断丰富完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内涵和形式,不单学校课程设置有生命教育课程,而且课下实践活动中也穿插体验式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生命教育真谛,从课堂知识中升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做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台湾地区除了学校生命教育外,诸多团体和组织也进行生命教育,课上课下相结合丰富生命教育内涵和表现形式;另外网络发展为其提供了新载体,生命教育网络的进步不仅能及时更新生命教育信息,有利于各方交流沟通,另一方面,生命教育网络化发展也有力带动生命教育进修课程发展,可以让一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学习能力,台湾的生命教育也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
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到今天也并没有形成完备的课程内容,现有的生命教育也是课堂教学为主,而其中又以安全教育为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生命教育长远发展,课下体验式的生命教育更无从谈起。因此应致力于课程开发、完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帮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体味到生命教育的本真所在,生命教育的途径也更应该多元化、泛化,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 2.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生命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生命教育建设的重要条件。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师资由专门师范学院培养,广大教师也在社会团体中获得继续教育和学习,由院校培养之后进修不断提升技能的方式标榜着台湾地区生命教育日渐完善。同样,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所中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以及专家教授的参与,促进了台湾生命教育理论化发展进程,提高了生命教育的科学性,并且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专家学者也在参与中,所以产出理论结果也带有国际化视野,使得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与国际接轨。因此,大陆地区在发展生命教育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且做好后续再培养工作。
3.积极寻求政府部门支持。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主要得益于当局者的支持,为寻求生命教育在课程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并能够在学校中受到重视,教育部门出台了规章制度、成立相关生命教育机构。反观大陆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虽然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科目得以确定,但是在推行、落实发展时最欠缺的也恰恰是行政和制度规定,没有充足经济支持。虽然生命教育纳入了我国2010—2020年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也至少表明在国家层面还是认可生命教育的存在,但就目前而言仍没有确切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生命教育的开展。因为缺少行政支持,生命教育在全国推行和落实上都没有那么如鱼得水,也导致了大陆内部生命教育的发展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整体,没有形成合力,取得的成绩也并不显著。因此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应该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4.全社会形成良好生命教育氛围。无论是生命教育引进台湾还是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民间团体和组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生命教育。政府当局致力于生命教育规划落实、专家学者参与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学校及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特色教育、民間组织团体提供丰富生命教育组织形式等,全社会对生命教育这一问题上提供了人员和舆论保障。全社会形成的良好生命教育氛围,有利于促进生命教育由课堂转向社会、由学校延伸至生活,真正的让生命教育生活化,回归生活。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大部分仅停留在学校教师和课堂层面,并没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学校忽视甚至轻视生命教育重要性,在生命教育贯彻落实上减少课时,或稀释生命教育,更遑论引导生命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打好组合拳,实现它的原有价值必须要借助社会合力。
5.生命教育是活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活的教育,一方面是针对生命教育的对象来说,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人,不同人的性格、接受能力等各有差异,不能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一概而论搞一刀切;另一方面是针对生命教育的发展来说,生命教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并不是固守在原地的,因此要不断地赋予它时代精神,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化,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是有弹性的生命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缺陷可以由社会团体和组织来进行弥补。
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遇到的困难还比较多,但是生命教育的发展可以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取其精华,革故鼎新。
五、结语
当下是追求标准化和高效率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在带给人们的便利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迷失其中。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都可能会遮挡生命本身的光芒和色彩,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停下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能停下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教育的发展,可以让我们通过教育唤醒纯真的心灵,能够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和珍惜生命,通过教育来增加生命的厚度。我们应该看到当今大陆出现的种种青少年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生命教育的缺位导致的,而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获得长足发展我们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况且两岸文化同宗同源,在学习交流上罅隙会更少,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对生命教育的不断探索发展,生命教育发展的前景必然无比光明。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让生命更美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
[2]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7.
[4]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
[5]李聪.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J].广东社会科学,2011(1):64 - 66.
[6]吴仁英.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
[7]杨春雷,吕辛.我国高校生命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38 -140.
[8]郭粹,赵辉.高校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