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8-05-24 10:21陆丹丽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

陆丹丽

【摘 要】本文论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针对政治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和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意识问题,提出情感素材引领、问题对话引领、思维引领、练习引领等措施,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8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渥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得一些青少年迷失了方向,他们变得没有目标,价值观念出现扭曲并偏离方向。要扭转这种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养成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思想政治课堂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和突破口。本文针对政治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和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意识问题,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有过程、有预期目标的结果,它是指人在面对不确定的、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其贯穿于情境分析、提出并解决问题、交流结果整个过程中。这种综合素质依托于人内在动力系统以及个人所特有的思维模式、学科观念和探究技能。

思想政治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及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来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学科技能,以及个人情感、品质和观念的素养。政治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更高的境界和视野关注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发展,培养他们乐于思考的品质和兴趣,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内容。

二、强调和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刻不容缓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很多教师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理解。这主要表现为忽视发现、排斥改变、拒绝发展。

第一,忽视发现。主要表现在教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就是不顾一切地“另起炉灶”,把新课改跟以往的改革割裂开来。对于新课改抱着超乎现实想象的期待,对于一些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采取全盘的否定。表面看这好像是对核心素养改革的重视,其实是否定了新课改的现实基础,全盘否定了以往改革所取得成果和意义,是片面的。

第二,排斥改变。主要表现在老师不愿意接受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否认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根本追求。常见的几种说法是:“核心素养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必说指导学生备考,衡量教学实效了。”“教育方式没有十全十美,现在这种方式也有可取的地方,何必再折騰”,等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老师在固守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模式,并为之叫好,却忽略了现有教育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不足之处。

第三,拒绝发展,主要是部分老师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没有勇气通过提高自己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是千方百计地抵触和抵制新课改对他们固有知识和习惯的冲击。

对于以上的这几种现象,虽然只存在于部门教师当中,但是这对于新课改的推进来说也是不小的阻力。要想在新课改中将学科核心素养变成现实,就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层面的这些问题。

因此,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刻不容缓。素质教育已然在我国实施多年,但是因为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政治教学面临的升学压力已然很大,这就使得很多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自觉的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点的传授和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教会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答题,这些都对学生的考试和升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因为这样的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的做法,必然会使学科价值大打折扣。

三、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化措施

(一)情感素材引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教学的深度,更要使课堂有温度。显然,“有深度”是相对于学生的学科知识而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将课堂内容深化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智慧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有温度”是相对于学生的个人情感而言,教师应通过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老师应通过情感素材引领让学生乐学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情感素材引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多选取那些切合所教课程内容又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素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实践对这些素材进行多方位解读,鼓励和引导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的情感在教师的引领下升华。比如,在讲到《经济与生活》诚信经营的必要性时,笔者选取了张瑞敏怒砸海尔冰箱、三鹿奶粉退出历史舞台等学生熟悉的品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还能用的冰箱张瑞敏要全部砸掉,海尔为什么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什么让国产奶粉巨头走向没落并成为历史的罪人?进而引导学生明白无诚信不经营,诚信经营十分必要。同时,通过我国成绩优异的海外留学生因为地铁逃票,屡次求职都被拒之门外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人无诚信不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进而达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二)问题对话引领。问题对话引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和探讨,让学生在思索和论辩中明辨是非。比如在讲到《生活与哲学》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时,讲到国外一些地方专门为中国人设置的中文提示语,如泰国皇宫的厕所上写着“便后请冲厕”;新加坡环球影城的吸烟区写着“请在此吸烟”;美国珍珠港的垃圾桶上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巴黎圣母院也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

师:在国外看到我们国人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提示语我们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外国人对我们的歧视吗?认为这些还是小事吗?

生:(静悄悄,显然他们的情感已经被触动)

(教师乘胜追击,继续发问,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情感)

师:那么反观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自己有没有讲粗口、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乱抛果壳纸屑……

师:既然在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生:教育的同时,还有处罚。

师:不错,这和我们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一致的。那么我就想问,既然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和民众都没能做好?

生: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

师:也许单个来看,大家还认为这些是小事,但是就是这些小事早已经形成一个大事,我们中国人的脸已经丢到了全世界。我们应该感觉到羞愧和耻辱。那么说到这,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生: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教师通过这些生活问题的对话引领,让学生感受到对话的真实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公民意识。

(三)思维引领。关于人的智能,美国知名教育家加纳德归纳为八种,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要求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心理、情感、综合能力、生存能力、适应能力、责任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一些有哲理性的笑话或者“脑筋急转弯”,让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和思维碰撞中领悟人生道理。

例如,在讲到《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时,可以给学生出一道 IQ 题:“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罗浮宫处于火海中,如果当时的情况允许你抢救出一幅画,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完自己的答案后。再抛出:“对于这个假设,法国的一家报纸曾经专门举办过一场智力竞赛,最后的金奖得主是一个法国的著名作家贝尔。大家猜一下,这个作家给出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会得金奖?”

这时候学生已经进入到情境里:最喜欢的、最贵的、最方便的,等等,答案五花八门。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给出答案:抢救离窗口最近的那幅。到此,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这个 IQ 题中我们领悟到了什么?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最终得出结论:人生要有所取舍,我们在给自己制定目標时,不一定非得选择最有成就最有价值的,而是应该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的。这个作家之所以获得金奖就在于他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样的思维引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政治课的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究课程问题的兴趣,开始期待下一次政治课,想着下一次政治课老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 IQ 题,这都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练就他们洞察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看似不经意间领悟人生真谛,对人生、对社会有了自己的思考。

(四)练习引领。练习引领,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必每次每题都是核心素养题,而只需要在每次的联系中加入 1-2 道与本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较为典型的题目即可。让学生在练习中和教师的讲评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所启发,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例如,通过布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后实操题,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并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感悟人生道理。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并非朝夕,而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慢沉淀,是一种长效教育。作为政治教师,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不忘初心,自觉增强自身的政治认同感,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周 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6(1)

[2]张忠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2016(5)

[3]赖祝明.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5)

[4]李 新.核心素养结构的四种类型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8)

[5]季成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践行[J].中小学德育,2017(6)

[6]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7]朱传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途径探析[N].今日文教周刊,2016-12-09

[8]李 晴.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J].莱芜日报,2016-10-20

[9]李晓东.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9)

[10]贝新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尝试[J].中学教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7(20)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