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翠燕
【摘 要】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测量工具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教育部门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制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加强家庭、学校的联合教育等相应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现状 调查分析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11-02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中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高中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智能、人格形成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在调查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分析,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式及内容。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三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5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6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46%。其中,男生 253 人,女生 233 人;平均年龄 17.21 岁。
使用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由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构成,总共 100 个评定项目。这 8 个内容量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每个条目均采用 2 级评分制。总分在 65 分以上,界定为心理异常。8 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达到 8 分以上时,表明该生需要在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
研究者集中发放问卷,发放前使用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当场填写完问卷并回收。效度量表得分在 7 分以上视为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在此次调查中,总分≥65 的人数(即心理异常者)为 7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 1.44%。具体而言,八个内容因子高分者(因子分≥8 分)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学习焦虑(38.89%)、身体症状(21.62%)、过敏倾向(19.75%)、自责倾向(12.27%)、对人焦虑(7.07%)、恐怖倾向(4.57%)、冲动倾向(4.57%)、孤独倾向(4.16%)。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为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心理问题突出者。部分心理问题检出率也较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习焦虑,表明高中生的学习焦虑问题突出,充分说明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由于高考的升学压力、高中学习任务加重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和父母都很关心学习。学生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与学习有关,担心作业做不完,考试前害怕考差,成天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有可能导致失眠、注意力涣散以及记忆力下降,还有可能出现某些异常的行为和习惯。这可能是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高分者比例也较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中等的学习压力比较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压力过大,焦虑随着而来。当焦虑急剧上升时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知觉异常。如果焦虑是慢慢产生的,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肚子痛、心神不定或失眠等不良身体症状。由于学习压力过大,一旦学业成绩不理想,往往会产生愧疚感,感觉无脸面对父母和老师。因此从结果看学生的自责倾向也较高。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由以上调查可见,中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抗挫折能力弱,加上学习压力过大、家庭以及社会因素,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各地的落实情况还有待改善。很多学校不仅硬件没有配备齐全,连师资也非常短缺。目前还有不少地方是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者班主任来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工作中往往使用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缺乏专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开展得不甚理想,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应当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定时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教育部门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以分数为主导、过分看重分数以及升学率的重要性,应当淡化分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制订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从调查结果来看,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如高一年级开展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相关课程,高二年级开展情绪调节、合理归因等相关课程,高三年級开展考试焦虑、压力管理等相关课程,指导学生系统地应对学习相关问题。当然,除了学习方面,也要对人际、生涯规划等其他方面加以相关指导。另外,在开展常规课程的同时,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辅以小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对一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加以疏导。
(三)加强家庭、学校的联合教育。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了,学校就承担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有时教师跟家长反映问题,家长也是事不关己的态度。其实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衣食住行和成绩单,也要关心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多和孩子沟通,加深双方的了解,消除代沟。家长要意识到,光靠学校和教师,孩子是很难教育好的。只有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孩子在学校、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可以适当开展相关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联合家长一起来管理学生。通过家校合作互动,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融洽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使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坚持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的心理教育工作,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有目的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序、科学地往前发展,进而培养新一代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葛爱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2013(12)
[2]杨旭升.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途径[J].青少年德育工作研究,2016(5)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4]刘 春.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健康教育,2006(20)
[5]郑亚楠,王 芳.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27)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