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四种策略

2018-05-24 10:21高晓兵陈丽宁梁朝州游佳陈桂梅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微课

高晓兵 陈丽宁 梁朝州 游佳 陈桂梅

【摘 要】本文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及避免学生受到二次伤害,论述如何根据 A、B、C 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制作相应层次的温故预习微课、新课学习微课、复习指导微课,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制作微视频,发布到班级 QQ 群、微信公众号,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 微课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66-02

通过查阅学校 2016 级 3218 名入学新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发现,分数高的达到 113,低的是个位数;同时,84 分及以上的约占 14.39%,60 至 83 分的约占 56.65%,60 分以下的约占 28.96%。此外,就某一个初中知识点而言,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程度又不相同。据此,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时,一度饱受被贴上“数学差生”的标签之苦,若再度将他们分成 A、B、C 三个层次的班级,势必会再度伤到他们的自尊心,使教师就此失去教学的机会和意义。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分班而受到二次伤害,笔者并没有以此进行分班教学,而是通过微课教学来推进分层教学。目前在中职学校完全具备了微课的教学条件:简易的微课能轻松地开发出来、QQ 或微信及晓黑板 APP 平台可免费借用、师生普及使用智能手机、校园免费 WIFI 全覆盖。而且微课具有“小容量、大能量,实内容、形象讲,随时播、重复赏”等优势,可供学生进行选择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根据 A、B、C 各个层次不同,采取四种策略,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层次性的微课,效果甚好。

一、分层发布微课,课前走“进”数学

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预习,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不少中职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预习、预习什么,缺乏预习的素材。为此,教师不妨把握课前的教学时机,为学生提供一些预习指导和素材。从多年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温习回顾好初中所学的一些数学内容,应当成为数学教学长期的一项工作。因为中职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弱到使教师无法顺利推进新课教学的地步,并且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数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

为便于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笔者主动申请加入学生的班级 QQ 群,并申请当管理员,以便在上课前,将同一知识点的 A、B、C 层次的微课视频发布到 QQ 群中,并提供一份材料清单。材料清单简要列出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微课进行学习。例如,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要求 A 层次的学生不仅要能够确定出解集,而且能在数轴上准确表达出解集,并能解答参数问题。微课将涉及“利用数轴法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不等式组的参数问题”这三方面的内容。要求 B 层次的学生不仅能够确定出解集,而且能准确表达出解集,微课将涉及“(数轴法或口诀法)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求 C 层次的学生能够确定出简单不等式组的解集,微课将涉及“利用口诀法确定简单的不等式组解集”内容。

二、分层应用微课,课中走“进”数学

向 45 分钟要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的一个永恒追求,因此需要着力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各层次学生得到充分、有效地引导、训练、学习,得到应有的收获和发展。笔者根据“B 层以上学生占到 70% 以上,是教学的主流”的情况,兼顾“全班教学、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有效借助新课微课进行分层教学。主要采取“全班播放 B 层次微课、引导学生自学 A 层次微课、师生同观 C 层次微课”的策略,当然 B 层次的微课内容需要包括 C 层次微课,只是例子要比 C 层的少一些。

例如,对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求 C 层次的学生会判定出两个简单集合的关系,比如确定集合 M={1,2,3,4}与 N={1,2,3,4,5}关系;要求 B 层次的学生会判定出两个集合的关系(包括复杂的),比如已知集合 M={x│x=4n+1,n∈Z},N={x│x=8n+1,n∈Z},请确定集合 M 与 N 的关系;要求 A 层次的学生会判定出两个集合的关系(包括复杂的),并能解决含有参数的问题,比如已知集合 M={2,3},N={x│mx-6=0},若 NM,求实数 m 的值。

在新课教学中,笔者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全班同学展示 B 层次的微课,和学生一起学习,然后向学生布置 A、B、C 层次的当堂训练题目,同时在班级 QQ 群发布 A、C 层次的学习微课。选择 A 层次、C 层次的同学分别集中到相应的新学习小组,进行观看学习和小组讨论,并模仿完成相应的训练题。教师巡查各个层次学生的当堂学习及训练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当然,教师一定要重点关注 C 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和学生一起观看,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进一步优化微课视频。

三、分层分享微课,课后选“进”数学

课后复习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多数中职学生常忽略的一个环节。有学生认为数学是文化课,有时间和心思复习数学,不如去实训室练练技能。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得知,很多学生其实很想复习,只是不知道如何复习,更没有复习资料。确实,学生除了一本中职数学课本以外,几乎没有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辅导书。为此,笔者专门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免费平台,分享二维码给全校学生进行扫描、关注,并积极分享复习、巩固的学习资料:一是 A、B、C 层的预习微课、新课微课以及清单;二是根据 A、B、C 层次的学习要求,专门制作的一些简易的复习指导微课;三是 A、B、C 层作业的图片及视频讲解版,以及共享同意发布的部分学生作业,对的、错的,都给予公开;四是一些相关练习题、求解思路及解答过程。

四、分层制作微课,学生共“进”数学

由“学习金字塔”理论知,教授给别人,知识能够保留90%,足见学生教人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然而在现实中,常遇“不知道如何教别人”“学生不愿意教别人”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营造“同学互教共学同进”的和谐学习氛围,笔者专门指导班級学生用“手机+白纸”制作微课的技巧,并将指导微课分享在班级 QQ 群以及微信公众号。下达“每人都要制作、分享一个微视频”的数学学习任务,同时确定“每多分享一个微视频,期末加 3 分”的奖励办法,由此不少学生都纷纷主动参与进来,毕竟这是保证期末考试及格、拿高分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笔者还专门找 A 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开发 A 层次、B 层次、C 层次的微视频,分享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对某一道题目的思考、对某一道错题的反思等。笔者也与 C 层次的学生一起讨论,鼓励他们制作微视频,哪怕是自己对某一道题目的错误想法。

从一年多的微课分层教学应用以及学生的教学反馈来看,总体效果是比较好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普遍表示自己得到了尊重,感受到教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学好数学,制作了易、中、难的三个微课学习版本,使师生保持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的和谐关系;二是学生普遍表示有更多的学习指导材料,尤其是视觉化高、形象易学的微课资料,让自己能够选择更助于自己学会、弄懂的学习资料,因此学生能够带着自信感、获得感、进步感、成就感重新走上数学的学习之路;三是学生普遍表示,原来自己也会制作微视频,还能够教其他同学,而且通过制作教别人的微视频,使自己能更好地学会了知识。

【参考文献】

[1]刘 芳.浅论中职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6(38)

[2]庄 严.数学分层与递进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生活教育,2016(18)

[3]高晓兵.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广西教育,2017(6)

【基金项目】2016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职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GXZZJG2016A009)。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