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程智慧课堂的生成策略

2018-05-24 10:21梁永坚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智慧课堂信息技术

梁永坚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情感介入、有效提问、信息技术三种策略在中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即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教师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并通过情感介入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从而生成智慧课堂。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程 智慧课堂 有效提问 情感介入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51-02

21 世纪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具有合格的技术与业务能力的人才,更应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智慧型人才,这样才能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成功应对挑战。但多年来,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一直都是白板上的几张 PPT 和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的四十分钟讲授,学生感到味如嚼蜡,毫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记忆上。本文提倡的智慧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以问题去引导教学活动的持续展开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笔者认为,教师要创立一个智慧课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情感介入、有效提问、信息技术。

一、情感介入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它能激发学生懂得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以及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甚至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在现实的学科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的失衡现象普遍存在,即使在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情感因素的实施与应用情况仍不容乐观。课堂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情感介入是智慧课堂的基石。学生如果不喜欢这门专业课,不喜欢上课的教师,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何从谈起?我们药理课程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来进行学生专业课程的情感教育:

(一)激情导入。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我们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视频案例或故事导入这节课的内容,引起大家共鸣,然后提出相关专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踮踮脚、伸伸手就够着这节课的重点,并置身于职业情境中,感受职业氛围。比如学习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课程时,我们以吃麻辣串引发寄生虫病的视频导入,学生看后唏嘘不已,讨论良久,很多人都明白了荨麻疹只是症、寄生虫才是因。又比如课前讲述医学院教授服药后梦游啃尸案的故事,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大家对药品不良反应更是心有余悸,印象深刻。

(二)教学急智。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也不是表演。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教师要善于用教学智慧捕捉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并激发课堂生命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比如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个头孢过敏急救的视频,随口问了一句:“班上有没有青霉素过敏的同学啊?”本来想一笔带过,讲述一下过敏急救的重点内容。没想到居然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她青霉素过敏。笔者的教学急智一下展开了:让她口述一下过敏时的表现,医生采取的抢救措施。她讲述完后,笔者还让所有学生鼓掌,对她的分享表示肯定。这位学生后来说最喜欢上笔者的课,并成为期考唯一一位满分者。

(三)记住学生。教师要记住的不只是学生的姓名,还有他们的外形相貌,甚至是一些小毛病、小习惯,这比你四十分钟满堂灌有效得多。教师只有寻找完善的情感提升策略,才能真正做到转识成智,利用情感教育开启智慧课堂之门。比如有一次,笔者看见一位学生上课老在抓痒,下课笔者就找她谈话,她把手伸给我看,笔者判断是癣,就推荐了一些药物,讲了些注意事项和卫生习惯。这位学生很感动,对学药理学课程的兴趣变浓了,期末考试也由以前的不及格提高了九十多分。

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是智慧课堂的灵魂。根据中职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探索实践探究型理答:即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学生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做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最终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比如我们在每节课课前有个轮流说的任务,教师在上节课结束后给每个小组安排一个问题,学生下课后组织讨论,归纳总结,然后这节课上课前讲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表达能力,又创造了一种“高挑战、低压力”的教学氛围。

其次,教师要提倡鼓励型理答,因为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兴趣激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我们提问:“度冷丁和吗啡在药理作用上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只要翻书就能答出,适合对基础差的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提问。他们会发现自己居然也能答出问题,获得同学的掌声,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满足学生对自尊和成功的需求。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51页)

再次,教师要适当追求延展型理答。对于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难题,要准备高挑战、能力要求强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需要把学过的知识过滤、还原、重构,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求形象性。如“为什么度冷丁常用,而没有成瘾性的镇痛新却不常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学生如果没有强大的药理学功底,没有足够的归纳理解能力,就不能把有用的知识过滤出来,就不能把逐个将药的治疗过程演绎出来,就不能再造出一个理性的认识。

最后,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专业有关的问题,还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地方性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学生一些机会,去体验社会生活现象;给学生一些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带着懵懂的新知识去分析、认识社会中的事物,让所学有所用。这样的课堂有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应用、理性的思考、快乐的传递,学习过程即是智慧的再造过程。如我们上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出门通行证”,有让全班学生登录网上好药师药店调查最好卖的药品的药理特征,有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上的药品说明书画一张思维导图等内容。学生发现学到的知识实实在在地得到应用,积极性都非常高。

三、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智慧课堂的保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智慧课堂就不会拥有普及性、即时性、延续性。

首先,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智慧课堂的普及性。我们开发的 guilinwx.com 桂林市卫生学校药理学平台,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拓展知识,也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重新回炉课程提纲。让学生登录平台,可以直接进入药理实验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手机上学习实验技能。

其次,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智慧课堂的即时性。笔者使用 Kahoot 软件理答,全班每个人 2 分钟内可以马上点击手机作答,答完后师生可以立刻在白板大屏幕上看到全班学生的答案、作答时间以及即时评价,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信息技术保证了智慧课堂的高效。

最后,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智慧课堂的延续性。笔者使用微信大屏幕理答某个案例,学生只要把二维码拿回去,用手机扫一扫,想什么时候答案上墙都可以,觉得不对,可以撤回,重新上墙。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培养的不仅是一双双勤劳能干的双手,更需要培养一个个聪明智慧的头脑。智慧课堂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并通过情感介入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头脑风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專业的提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练就本事、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史耀晖.转识成智,情感教育开启智慧课堂之门——基于对卫校师生调查基础上的因素分析[J].新校园旬刊,2014(12)

[2]孟德全.慧眼识“意外”妙手促精彩——中职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技视界,2014(4)

[3]周琴香.问题启迪思维实践增长智慧——刍议中职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J].中国孵化器,2013(11)

[4]刘 斌.重视课堂理答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4(22)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智慧课堂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