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增高[1]。颈性眩晕主要是指颈部软组织损伤、颈椎骨关节错位等颈源性因素刺激和压迫椎基底动脉导致供血不全,临床上以眩晕、头痛、视物模糊为主要特点,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天旋地转,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2]。笔者采用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住院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51.8±3.2)岁;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2.9±0.7)年。治疗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52.3±3.4)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3.4±0.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3]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为视力模糊、头昏头痛,耳鸣等;②旋颈试验阳性;③CT或MRI检查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异常表现;④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⑤排除脑梗死、颅内肿瘤其他原因引起的临床表现。
1.2.2 中医诊断标准[4]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性眩晕的中医诊断标准: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②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耳鸣、汗出、面色苍白等;③急性或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1.2.3 中医辨证标准[5]参照《中医内科学》中有关痰浊中阻的辨证标准:表现为头昏眼花,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单纯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法半夏15 g,生白术15 g,天麻10 g,茯苓20 g,陈皮10 g,苍术12 g,薏苡仁30 g,泽泻10 g,葛根15 g,黄芪15 g,桂枝10 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 10 g。恶心呕吐加竹茹10 g,生姜10 g;颈肩部不适、头痛加羌活20 g;耳鸣加郁金10 g,石菖蒲12 g;便秘者加枳实15 g,厚朴12 g;眠差加远志15 g,枣仁12 g;脘闷纳呆加砂仁10 g,白蔻仁10 g。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2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药治疗同对照组。针刺穴位组成为百会、四神聪、太阳、印堂、合谷、风池、大椎、颈段2~4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溪,常规消毒皮肤,使用0.25 mm×40 mm毫针(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黔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70027号),所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其中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检测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参照《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分标准》[6]进行病情改善情况评价,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分值越高说明病情越轻,反之则重。
1.5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4]。痊愈:患者的头晕、头痛及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颈肩部活动正常;显效:患者的头晕、头痛及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但颈肩部活动有轻度不适;有效:患者的头晕、头痛及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无效:患者头晕、头痛及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BA平均V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治疗前后LVARVABA治疗组34治疗前16 53±2 1217 54±1 0217 86±2 56治疗后35 64±5 68▲※32 85±0 61▲※34 21±0 75▲※对照组34治疗前15 24±2 1516 86±2 4516 58±2 12治疗后32 13±2 36▲26 42±0 66▲31 54±1 02▲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仲景认为痰饮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的学说。本病的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发病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风、火、痰、虚、瘀等致病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使湿聚痰生而、清窍失养而发病,临床上以痰浊中阻型较为常见[7]。现代医学认为[8]本病由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导致椎神经丛受激惹,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血流不畅,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因其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而危及生命,因此要给予积极治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程钟龄的《医学心悟》[9],方中法半夏、陈皮具有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白术、薏苡仁、茯苓具有健脾化湿之功效,天麻平肝熄风,止眩平晕,其中半夏、天麻为治风痰眩头痛之要药,陈皮理气化痰,可使气顺痰消,苍术、泽泻健脾渗湿,葛根发汗解肌,桂枝温经通脉,黄芪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之功。针灸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针刺穴位以足少阳经、足厥阴经及督脉为主,穴位组成为百会、四神聪、太阳、印堂、合谷、风池、大椎、颈段2~4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溪,具有疏通经络,清窍除眩,兼通脾胃,涤痰降浊,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10]:针刺和口服汤药共用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收缩状态、调节管因子平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改善眩晕的临床症状。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世平,陈华云,冷卫国,等.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1):48-51.
[2]郝春波.自拟消眩方合针刺辅助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5):1680-1682.
[3]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38,23.
[5]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63.
[6]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4-15.
[7]范淑敏.针刺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肝肾不足型颈性眩晕35例[J].中国针灸,2016,36(9):938.
[8]冯润枝.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60例[J].河南中医,2011,31(1):69-70.
[9]雷鸣,王美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375-1377.
[10]成向东.针刺配合手法与中药汤剂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J].北京中医药,2016,35(2):145-147.